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32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320-340(第23/27页)

子带了份“大锅炖”。

    然而,艾米丽刚才被辣子鸡的刺激弄出了心理阴影,瞥了一眼一锅炖里的豆角,惊疑不定:“这……这个不是辣椒吧?我好像真的吃不了你们的辣。”

    便有同学私下议论:“这么点入门级别的辣她都吃不了,难怪只能吃得惯那酸溜溜的香料。”

    “博尔特吃这些东西也能跑那么快,真是难为他了,还是咱们的菜好吃……”

    听了同学们这些话,高松然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他并不是不能理解同学们的口味偏好,甚至他自己也觉得那酸橙香料不太对自己胃口。

    但他在课上给同学们放国外电视剧、此次积极推动高三学生也参与交流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接触外国文化,感受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就盲目陷入“我的文化比你的强”的优越感中。

    不过,眼下大家正吃得高兴,他也不好打断,只打算等交流活动结束后,再通过班会讨论这个问题。

    第338章  海边生活的分享,似乎让钱增增产生了灵感

    眼看讨论的气氛逐渐微妙, 10班的“小众美食家”林鹰站了出来。

    “其实,食物和地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就像咱们华国内部各地,饮食习惯也差别很大嘛。有些沿海地区的人习惯了清淡的食材, 他们可能吃不惯我们林河省这种重油重盐的菜, 而我们吃他们的菜,又觉得嘴里咂摸不出味道。”

    环顾了一圈,见同学们竖起耳朵听, 林鹰继续道:“还有我之前参加的民族美食推介会,会上有那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菜, 很多都是他们伴随成长的家乡味道, 可咱们林河省的人未必吃得惯。你们想想, 艾米丽家乡的酸橙香料, 本质不就和咱们用的花椒辣椒差不多吗?这些调味料,其实都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罢了。”

    事实上,虽然同学们对雷鬼国美食的议论声音很小,还特意用了不少外国人听不懂的俚语, 但那一张张写满嫌弃的表情,艾米丽还是看在了眼里。

    这种情形,她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毕竟, 她在与其他国家留学生交流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自己国家的味道并不总能被轻易接受。

    甚至这次同行的霓虹国男生小岛,对她带来的烟熏烤鸡也只是礼貌地尝了一口,便再没动过。然而, 面对眼前这群即将和她朝夕相处一个月的高中生时,艾米丽心中依然隐隐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念头——她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也想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的国家存在感更强一些。

    毕竟, 10班的同学们对霓虹国的了解近乎如数家珍,从旅游景点到历史名人,从艺体明星到二次元文化,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甚至还有一两个同学能用简单的日语和小岛对话几句。

    而谈到艾米丽的祖国时,大家却只知道一个名字——博尔特。

    没错,博尔特是雷鬼国的骄傲不假,可艾米丽心里还是有些不甘,急切地向同学们展示更多关于她家乡的符号,而不是让大家对雷鬼国的印象仅停留在一个运动员的名字上。

    这时,林鹰站出来帮她解围,在其他人吃不惯她带来的烟熏烤鸡时,他至少能站在中立的角度说几句公道话。

    这让艾米丽心里感激不已,甚至当下就默默记住了林鹰的名字。

    她努力回忆林鹰刚才说的话,似乎对如何介绍家乡的饮食文化有了新的启发。

    于是,她用还磕磕绊绊的中文说道:“对!就像你们有些内陆省份的人喜欢吃辣椒,是因为气候太潮湿了,辣椒可以帮助身体排湿气。而我们国家的人,住在赤道附近,那里气候炎热又干燥。所以,这种带酸味的酱料特别适合我们的口味,因为它能带来一种清爽的感觉!”

    不同地区民众对口味的偏好,往往与天文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这样的解释,似乎比单纯描述香料成分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原本吃完就皱眉的同学少了不少,话题也随之转移到另一边——大家开始讨论小岛带来的日料,霓虹国人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养成了这样的饮食风格。

    地理、物产甚至营养学,都成了讨论的重点。

    就连没吃上半口烟熏烤鸡和寿司的季满月,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久病成医,她被迫研究食物里的过敏源多年,对各类食材的熟悉程度也超过了大多数人。

    虽然10班整体成绩不算拔尖,但对这些“偏门”知识抱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却不少。

    高松然欣赏地看了林鹰一眼:有林鹰这样能从包容、理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学生,果然让推荐他们班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决定更加值得。

    他希望班里的其他同学也能向林鹰学习,在给出自己的看法之前,多一些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用优越感去评判他人的文化。

    既然这样,高松然心想,下一节班会上也不必再讲那些大道理了,谁会喜欢听大道理呢?

    考虑到运夏市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班里虽然不乏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但即使这些同学,也只有在假期才有机会去海边旅游。

    而艾米丽和小岛刚好都来自岛国,且他们家乡的城市都靠海,这让高松然看到了一个极具趣味性的文化碰撞点。

    于是,他调整了下一期班会的主题——“海边的生活介绍”。

    艾米丽精心准备了做演讲的ppt。照片上明媚的阳光、加勒比海地区特有的白色细沙滩、以及色彩艳丽、充满热情的加勒比建筑风格,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画面切换到一张清晨的沙滩,艾米丽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讲解道:“在我们雷鬼国,阳光总是很明媚,即使在八到十月的雨季,每个月最多也只会下七八天的雨。早晨的海边,还没有那么炎热,所以我特别喜欢在清晨的沙滩上跑步。我家的村庄离海边不过五百米,小时候我们根本不用闹钟——太阳一露脸,我大哥、二哥、弟弟,还有小妹五个人,都会一骨碌爬起来,一起跑到沙滩上,迎接第一缕阳光……”

    回忆起童年时光,艾米丽的眼睛亮了:“有时候,我们还能碰见来村庄旅居的游客。清晨,是我们村庄的海边最容易看到海豚的时刻,不少游客也都起个大早,只为看海豚,简直是慕名而来。”

    顿了顿,她歪了歪脑袋:“嘿嘿,这个中文词我用得不错吧!”

    艾米丽对于海边生活的描述,让同学们心生向往,眼前浮现电视广告里热带沙滩度假的场景。

    她回忆里的大海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温柔明媚,充满生机。尤其是清晨与阳光同行、与海豚邂逅的画面,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黄莹莹忍不住感叹:“大海真好啊,要是有机会去那样的地方生活就好了……”

    然而,小岛却为同学们展示了大海的另一面。

    艾米丽的村庄附近,大海温和宁静,主打旅游业,但小岛的家乡却是另一种景象。

    他的祖辈和父辈都靠打渔为生,而霓虹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大陆板块交界处,地震和海啸频发。

    自然灾害成了小岛幼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他的演讲开始前,他播放了一段渔民举行祭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