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240-260(第7/26页)

    高松然听到沈妈妈的叙述后,起初有些疑惑,一时没转过弯来。

    插花,或者沈建对美的感知,和他“睁眼”有什么关系?但他很快联想到自己曾经曲解过的一个谐音释义——“争艳”。

    这个词本来就是用来形容花朵的,他之前还以为系统要沈建以后当模特呢。

    想明白其中的关窍,高松然在电话中坚决地告诉沈妈妈,这是个万里挑一的难得好机会。

    听出高松然的激动,沈妈妈问:“高老师,你是不是很早就看出我们家沈建擅长插花了?只是觉得插花是女孩子做的事,怕他害羞,所以一直没和他说呀?说实话,我也有这个顾虑,所以,哪怕那位老太太的助理这么热情,我也不太愿意和孩子说。”

    高松然耐心解释道:“我和沈建同学交流过,他喜欢什么、以后想干什么,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您放心,能在高中阶段找到明确人生目标的孩子少之又少,随波逐流的才是主流。我激动不是因为会对他擅长插花而另眼相看,也希望家长不要因为对插花和性别的传统观念去限制孩子发挥天赋,导致孩子错过任何可能的好机会。实话告诉您,就在我们10班,有男生擅长跳舞,也有女生擅长格斗——咱们全校格斗社团里都没几个男生能打过她呢!”

    有了高老师的肯定,沈妈妈心中也更加笃定,再次联系了那位老妇人的助理,很快,专业的艺术理论教学、色彩课程,老妇人那里给沈建通通安排上了。

    体育生转艺术的,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潘梦影。

    可体育生转非舞蹈艺术特长的,就连特长生扎堆的三中都是很少见的,沈建算是开了个头——至少,沈妈妈一度这么以为。

    不过,无论是沈妈妈,还是给沈建安排课程的相关人员,很快就发现他并不是学艺术的料,对色彩、形态搭配并没有十分敏锐的嗅觉。

    相反,他的天赋范围狭窄,只局限在花艺上,对色彩、形态搭配的理论,可谓一窍不通。

    不光一窍不通,就连讲解一下刚插好的一盆花为什么要这样摆放、搭配,沈建也吞吞吐吐,难以用言语解释自己的创作过程。

    问了半天,只挤出了两个字——“感觉”。

    要是沈建真的放弃体育去考艺术特长,怕是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高松然发现,沈建在花艺方面的天赋表现和胡小舞形成了鲜明对比,很有意思——

    胡小舞能说会道,只要看一眼别人的脸,就能提出让对方容光焕发的化妆建议。但她自己上手化妆时,手残党的缺点便显露无疑。

    如果他的10班每位学生都成为各自领域的完美天才,那相关研究机构可能真会带着高科技探测仪来三中、来10班教室探查“风水”了!

    如果真的有人查出教室里那些喷雾液、特殊道具有猫腻,进而发现高松然的秘密金手指怎么办?

    这种“缺陷”反而让作为班主任的高松然感到欣慰。

    除开天赋已经昭然若揭的丁悦,高松然“开天眼”的最后一人,是个叫季满月的女生。

    和沈建、许岩这些没什么特点、不太容易让人记住的同学一样,季满月的学习成绩在10班常年居于25名上下,没有任何一科成绩突出。

    这个女生唯一容易让人记得住的特点,是她脆弱的体质。倒不是说她经常生病,而是开学第一天,老师们就特别提醒:季满月对大量食物过敏,各位老师、同学切勿出于好心“投喂”季满月。

    第246章  dam是什么意思?

    为了减少学生间的攀比, 三中校规不光要求大家必须穿校服,还明确禁止学生从校外带食物进校园——无论是校门口小吃摊上买的食物,还是家长亲手做的, 一概不准带入。

    这项规定本意是为了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但对于季满月这样的学生来说,却成了一道难题。

    她对很多食物过敏,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有一半都含有她吃不了的成分, 比如坚果类、大豆、海鲜、某些乳蛋白……剩下她能吃的菜本就不多,点菜时还得小心翼翼地问清楚配料, 因为一道普通的炒绿叶菜, 很有可能加了蚝油调味, 或者拌了些花生碎以提升风味。

    季满月刚入学时, 所有老师和同学都了解到了他的特殊情况,但时任班主任黄巍并未因此给季满月开绿灯。

    “规定就是规定,”黄老师总是这么说,“今天你的身体特殊, 要特事特办,明天所有人都说自己特殊,那规定不就形同虚设了?”

    高松然接手10班后, 也第一时间了解了季满月的特殊体质。他就通情达理多了,特意找季满月谈过话:“学校的规定是不允许带外面的食物,但你的情况特殊,我也不希望你每次去食堂吃顿饭都跟打仗一样。再说了, 你去食堂点菜还要问这问那的,不是也耽误别人排队吗?”

    高松然温和地告诉季满月:“这样吧, 你可以每天从家里带饭,我帮你放在办公室冰箱里。中午你来取, 也低调些,在办公室茶水间吃饭吧。”

    很多年以后,当季满月也步入职场,开始理解责任的意义时,她才意识到,高老师当年的决定背后所承担的风险。

    三中那条禁止学生带食物进校园的校规,除了为了避免学生间的攀比,其实还有一层不易察觉的考量——规避责任和纠纷。如果学生在食堂用餐后出现不适,责任自然归咎于食堂;若是学生在校外用餐出现问题,追究起来也有迹可循。

    最复杂的是那些混合情况,比如学生从校外带了食物进食堂,又在食堂点了菜,结果出现了问题,责任归属就成了难题。为了避免这种纠纷,三中索性一刀切,禁止校外食物进入校园。

    毕竟,学生在校外吃饱后,再跑到食堂去吃东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高松然允许季满月带食物进校园,存放在教师办公室的冰箱里,这实际上也让他承担了一些额外的责任。

    起初,季满月每天中午去取饭时,还满心欢喜,觉得这是高老师对她的特别关照。有时,遇到高老师在办公室辅导其他同学,她还会特意拿着饭盒向高老师问好。

    后来回想起来,季满月总是后悔不已,觉得自己当初应该低调一些,避免引起他人注意。

    好在季满月整体还算是个低调的女生,她认为自己容易过敏的体质,和杜寒的口吃、何珊燕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一样,都是个人的缺陷,于是,她在班里也尽量保持低调。

    所以,当高松然突然叫季满月去办公室谈话时,她的心情颇为忐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是最近有两次语文作业没交?还是上次英语段考的完形填空错了几处不该错的地方?

    一见到高老师,就听高老师劈头盖脸问了一个让季满月完全懵逼的问题:“你知道dam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吗?”

    季满月疑惑不解,在脑子里拼写了一遍这个词,随即说道:“是‘该死的’意思。”

    高松然瞬间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似乎有些惋惜地说道:“唉,有时候给你们在课堂上看那么多国外电视剧电影,不知道是对你们好,还是害了你们。你刚才说的那‘该死的’词语是damn,后面有个n的!我再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