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养猫日常: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陛下养猫日常》 22-30(第10/14页)

公子,所以初见时婉瑛才会将他认错。

    两人视线相碰,彼此都怔然了下。

    不同的是,婉瑛飞快垂下眼睫,撇开了视线,而姬珩一直在注视她,甚至从头到脚地打量一遍。

    婉瑛穿着他送的月白锦缎,外面罩着青缎披风,衣裳裁剪得非常合身,勾勒出一截盈盈细腰,袖口和衣襟都镶了白绒绒的兔毛滚边,将一张小脸衬托得如玉雕琢的一般。

    远远望着,竟真像哪家偷溜出去玩的小公子。

    姬珩不禁扑哧一笑。

    婉瑛被他笑得不大自在,拘谨地捉着袖口,心想是不是太奇怪了?却听见他轻轻叹了口气。

    “还好,小九没有投胎成男儿身。”

    婉瑛疑惑地抬头。

    只见他摇摇头,似真似假地感叹:“不然,朕只能做个断袖了。”

    第28章 上元 父亲带儿子出来观灯。……

    乘上马车, 婉瑛才发觉不对劲,撩起毡帘往外看,这似乎是出宫的路?

    “今日是上元节, 金吾不禁,坊市不歇。”身后传来皇帝的解释,“听说朱雀大街上正热闹, 这些日子拘在宫里,想必你无聊得很了, 朕领你逛逛去。”

    婉瑛方明白过来, 原来他指的生辰礼是这个,而不是自己身上这套衣裳。

    而她也终于知道, 为什么他要让她换上男装。她一介女子之身, 自然不好在大街上抛头露面, 换成男子装束,会省去很多麻烦。

    想通这一关节, 婉瑛便主动询问道:“就这么去吗?”

    姬珩的眼神明显不解:“忘带什么东西了?”

    “不是, ”婉瑛摇头, 指着自己的脸,不知要如何解释, “妾身的意思是, 不需要戴上帷帽或是面纱吗?”

    “戴那玩意儿做什么?”姬珩反问。

    婉瑛被他问得哑口无言,讷讷地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姬珩如今与她相处久了, 察言观色, 对她的心思也能猜准个八九分,很快反应过来:“以前出门时,萧绍荣让你戴过?”

    他突然提起萧绍荣, 语气毫不避讳,让婉瑛恍惚了下。

    她有多久没记起过萧绍荣了呢,连梦都做得愈发少了,从前的那些事,久远得像是前尘往事了。

    看着她出神的面容,姬珩没有不悦,只是说:“不用戴。”

    婉瑛陡然回神,下意识问:“那要是有人看呢?”

    姬珩扬唇一笑,淡淡道:“把他们的眼珠挖出来就可以了。”

    婉瑛:“……”

    有的时候,她会分不清皇帝到底是说的玩笑话,还是认真的,因为他很擅长一本正经地胡言乱语,或是将真心话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让人摸不清头脑。可是此刻,婉瑛却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句话,他是认真的。如果有人盯着她看,他是真的做得出挖人眼珠这种事。

    婉瑛急忙转头,无所事事地盯着马车内壁的花纹看,避开那道盯住自己的灼热视线。

    思绪飘飘荡荡,不知为何,突然想起那年初到玉京时,萧绍荣也带她上街游玩过,每回都会让她戴上帷帽,他说不想让别的男人看去婉瑛的容貌。

    帷帽又重又不透气,吃饭也不方便,但婉瑛还是戴得心甘情愿,因为她也不喜欢那些男人看自己的目光。一层薄纱,不仅隔开了那些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凝视,也为她筑起一道安全世界的樊篱,在这个小世界里,她感到安心。

    可面纱能遮住面容,却遮不住春衫下弱柳扶风的身形,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视线飞来,蛛丝一般的黏在她身上。

    后来,萧绍荣就不再带她上街了,他笑着说,好在瑛娘你原本也不爱出门,有什么新奇好玩儿的物件,夫君买来送给你。

    婉瑛认为他说的挺对的,自己本来也不爱出门,于是顺其自然地将自己圈在府里寸步不出,等着萧绍荣时不时带些外头的物件回来送给她。

    婉瑛从来没有不满过,可现在,难道是因为闷在屋子里太久了么?听着马车外春晓和小顺子的斗嘴声,他们正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哪条街新开了家糕点铺,今日上元佳节,承天门前摆了座鳌山灯,那灯有多高多大……

    听着听着,婉瑛的内心也不禁生出一丝雀跃。

    真的……很久都没有出门过了呢。

    *

    承天门前的鳌山巨灯,婉瑛很快便看见了。

    正月十五本就是灯节,从正月初五起,京中各大灯烛铺子、私人作坊就开始大显身手了。莲花灯、百兽灯、兔儿灯、螃蟹灯、这些都是常见式样的;还有不寻常的九天如意灯,魁星灯,麒麟吐火灯;有的在剔纱上描金细画,绘出二十四种美人图,灯上美人或坐或立,有的笑颜如花,有的饮泪吞声,有的两靥含愁,神态动作栩栩如生,似要从纱灯上活过来一般。

    满街华灯璀璨,美轮美奂,看得人目不暇接,就连那树梢枝头都挂满了灯。

    在这其中,最显眼的大概便是位于承天门前的那座鳌山灯了。

    这是宫中将作监所做,因为出自内廷,所以极尽奢靡,用料讲究,光是灯纱便是用价值千金的蜀锦所制,灯高七层,几乎与城楼比肩,大得令人咋舌,上面绘着飞流瀑布,还有“共赏元宵”“与民同乐”的字样。

    有的商家新奇凑趣儿,还在纱灯上绘了《四书》中的小故事,令人猜典故,或是写了《千家诗》,让人接下一句,猜中灯谜者赏灯一盏。

    婉瑛最近恰好在学诗,姬珩便带了她去猜灯谜,权当考试。

    商家为了不亏本,写在灯上的诗自然不会是人人都能背的小儿诗,只偶尔几盏粗制滥造的丑灯,因为卖不出去,上面题的诗才相对简单。

    有一盏灯上写的是“最喜小儿亡赖”,婉瑛才学过这首,顿时如获至宝,口齿清晰地接出下一句:“溪头卧剥莲蓬。”

    “哇,真厉害。”

    姬珩拍着手掌,真情实感地夸赞,仿佛她对上了千年难遇的绝句。

    有他带头,春晓和小顺子也捧场地鼓掌喝彩,就连吕坚也笑着说她是文曲星下凡。

    猜中的鲤鱼灯被小贩推入婉瑛怀中。

    平心而论,那算不得什么好灯,鲤鱼色彩艳俗,是用纸糊的,连鱼眼睛都贴歪了,比起这满街的彩灯来说逊色不少,但婉瑛却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唯恐压坏了。

    凭自己的本事收获而来的东西,那份成就带来的满足感沉甸甸的,再加上耳边有春晓、小顺子等人毫不吝惜的夸赞,婉瑛信心大涨,在这些越来越夸张的马屁下逐渐迷失了本性,一鼓作气,接二连三地猜中了好几盏灯,等猜到那盏兔儿灯时,却一下受了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灯上题着半阙词,要接下半阙。

    秦观这首名垂词史的《鹊桥仙》,对她这种刚入门的人来说,还有些难,因此绞尽脑汁,也只能忆起一二句。

    “柔情似水,佳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