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25、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活得太久了(五)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25、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活得太久了(五)(第1/2页)

    蒲安本想开口与李白说几句,告诉他现在不用大娘去称呼齿序第一的女子,忽觉周身气温骤降,她循着目光看去。

    这次趴在玻璃罩上的专家们眼冒绿光——羡慕的。

    其中李白的粉丝哀嚎:“我研究了一辈子的李白,他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呢呜呜。”

    新出炉的蒲大娘面不改色,含笑以对。

    经历了一家子皇帝轮番内涵,又经历了李隆基我骂我自己,她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

    理工专家们看着文史专家们心潮起伏,一个个庆幸极了。

    “还好没联通伽利略、牛顿、卡文迪许他们,不然现在被人看热闹的,就是咱们了。”

    等等,理工专家们突然一怔。

    对啊,理论上是可以联通牛顿他们这些伟人的!那日后如果……

    往日友好相处的同事们,看向彼此的眼神中,突然多了几分竞争意识。

    【告别洛阳后,李白又开始四处旅游打卡,这次是真的旅游,只是他的诗作中,还是表现出他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李白并没有完全放下出仕的心。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受永王李璘之邀,入李璘麾下,李白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实现梦想,却不曾想,这次机遇,让他陷入了牢狱之灾。

    永王李璘被唐肃宗李亨和唐玄宗认定谋反,迅速平乱,李白也因牵扯到谋反案而入狱,好在被宋若思、崔涣所救,才幸免于难。

    最后,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一年后,关中大旱,皇帝大赦天下。

    李白终于得以从夜郎回家,人生大起大落,不外如是。

    在李白人生中的最后几年,他居无定所,最后投奔族叔李阳冰,写下《临终歌》后,撒手人寰。

    青年时,李白写大鹏,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晚年时,李白写大鹏,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他自来是血中有风,骨中有傲的人,却也在晚年,感慨时运不济。

    李白的一生,无法于政务上大展身手,但大唐乃至我国上下五千年,李白是唯一一个,将漫天云彩揉碎,对青天、邀明月、与神通游的诗仙。】

    蒲安说到这里,放出一段视频,视频里的主持人声情并茂地朗诵关于李白的诗——

    “你是谪仙人,你是明月魂。”*

    【就连李白的离开,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有说法认为他因病离世,有说法认为他大醉死去,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泛舟江上,饮酒赏月,‘醉后不知天在水’,见江心月如见天上月,跳入江中,捞月亮而亡。

    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李白,是因为他的作品带我们遨游青天之上,见神女,见银河,见明月。

    当我们或困在某处、或困于内心时,读到李白的诗,或许就能看见一双带你走出来的手,明月指引你的方向,你会忽觉肋生双翼,忽然与李白产生共鸣,举杯邀月,对着诗,对着李白,浮上一大白。

    现在,喜欢李白,愿意去了解李白的人不少,如果大家想了解李白,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x大学李教授写的。】

    蒲安推荐的,就是那位说他知道李白,但李白不知道他的教授。

    李白一边疯狂给蒲安的后台发送自己的诗,一边回复了一句:“吾亦是凡人,无甚可敬仰,这位李郎君能做大学之师,学识应不在我之下。”

    所有工作人员们都看到李白的留言,纷纷恭喜李教授——“老李啊,现在李白可知道你了。”

    又夸蒲安,“还是咱们小蒲细心,又懂事又聪明。”

    大家说笑一会,发现怎么老李还呆呆的不说话。

    搞起李杜之争的两位教授,他们亦是李教授的学生,关心地走到老师身边。

    “诶呀,不好了,老师激动得撅过去了!”

    李隆基越听天幕对李白的夸赞,越羡慕,当然,作为皇帝,他不会表现出来,而是道:“方才侍儿来报,安禄山、史思明两贼子俱已伏诛,李翰林安心在朝为官罢。”

    李白回禀:“大家,如天幕所言,乱世之根,不在安史之流,而在大家也,臣请大家不可沉湎享乐,重现开元盛世。”

    李隆基心有戚戚焉,频频点头,正要开口说话,就见天幕左下角出来“爬灰爱好者李隆基”的评论——

    “老贼,今日勤于政务否?各都护府可安?外族可安?奸佞可除?贤臣可选?只要天幕在一日,我便监察你一日,休想懈怠!”

    李隆基瞬间怒从心中起,撸起袖子,开始与年轻时的自己对线:“竖子,与尔何干?皇姑可除?朝臣可服?你先管好你自己!”

    蒲安熟练地打断争吵,挥手告别。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来聊一聊与李白并肩的诗圣,杜甫。】

    青年版李隆基自看到“皇姑”二字,便目光凛然,天幕道破他必杀皇姑,皇姑自此定会警惕于他,恐怕日后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他正沉思,内宦来报:“公主殿下驾到。”

    李隆基抬眸,太平公主已经进来了,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火花四射,暗芒交锋,但也只一瞬,他们就又是同往日一般无二的亲密姑侄。

    “三郎,天幕之言不会挑唆了你我姑侄情谊。”

    才怪,老娘就是来算账的!

    “自然,侄儿深敬姑姑,怎会行悖逆之事。”

    再寻机会杀人夺权罢。

    太平公主此番前来,是告诉李隆基,她要离开长安,前往安北都护府。

    “听天幕所言,日后节度使作乱,从都护府起,我身为大唐公主,自当尽心竭力,由我坐镇,也能辖制节度使一二。”

    “呵呵,姑姑,有天幕预警,日后不会设置节度使了,就算设置,也会同时设多个,分管军政等务,姑姑千金之子,怎能去苦寒之地。”

    姑侄二人在明知对方心里想什么的前提下,开展友好交流,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估计太平公主离长安这件事,得掰扯很长时间。

    再看中年李隆基。

    怼完年轻时的自己,李隆基神清气爽,又连发旨意,令督办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杨玉环没有说话,她自听天幕所言,便一直愣愣地出神。

    虽说如今不会再有安史之乱,可万一出个别的什么乱世呢?她会不会又被冠以祸水的名头,再度赐死?

    她能怎么办呢?已经是后宫妃嫔,她再也出不了宫。

    从寿王妃到杨贵妃,她一直是被动地接受,从来没主动思考过,她想怎么活,不是作为哪位王公贵族的妻子而活,而是作为她自己,她想怎么活。

    杨玉环感觉到清醒的痛苦了,清醒且无力改变现状时,是最痛苦的。

    “我该怎么办?我能做什么呢?”

    她喃喃自语。

    蒲安正要管直播间时,突然听到电流声中,夹杂着一个娇弱的女声,她僵住动作,仔细分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