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歌: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明月歌》 80-90(第21/30页)

到她是哪个,老子把她剁成秋后蚂蚱酱!”

    刀疤脸不言语。

    “夫人,谢郎君,汤饼煮好了。”

    侍卫长走过来,见地上两根血淋淋的手指头,心道这谢郎君真是半点不讲究,如何能当着夫人的面,行这种血淋淋的事。

    要审问的话,也拖去别处再动刀子嘛。

    “娇娇,你先去吃点东西。”

    “可是……”沈玉娇迟疑。

    “我知道。”

    谢无陵朝她一颔首,眉眼沉肃:“你想知道的,我都会给你问出来。”

    对上男人漆黑沉静的眼眸,沈玉娇心下一动。

    他懂她。

    而她,也信他。

    “好。”她点头,不再看那一地血渍,转身与小娘子们分食汤饼。

    侍卫长和谢无陵对视一眼,极有默契地将地上两人提到远处。

    免得审问太不堪,影响小娘子们的胃口。

    一刻钟后。

    刀疤脸断了一臂,失血过多,昏死过去。

    胖子面如金纸,筛糠般抖着,裤/裆处有可疑湿意。

    谢无陵不紧不慢擦了沾血的刀,走向沈玉娇时,眉眼含笑:“吃饱了么?”

    沈玉娇嗯了声,迫不及待问:“可问清楚了?”

    “能问的都问了,只他们俩就是送货的,知道得不多。还是得回长安,寻到那个刘麻子。”

    “谢无陵。”

    沈玉娇看他:“我有个想法。”

    谢无陵撩起眼皮:“嗯,你说。”

    “都已经到这一步,不如将计就计。”

    沈玉娇深吸一口气,灼灼火光下,温婉眉眼一片破釜沉舟的决然:“虽不知那害我之人,与秋婆到底是何关系。但若能将这滩水搅浑,叫那秋婆不得安宁,也不枉我此番遭这些罪。”

    “谢无陵,你愿助我一臂之力么?”

    “当然。”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无陵迎上她明亮的眸光,薄唇微翘:“夫人尽管吩咐便是。”-

    三个时辰前,百里之外,骊山围场。

    篝火烈烈,明黄色绣龙纹锦旗在t?夜色中飘扬。

    今日围猎,裴瑕猎得一条极好的白狐皮。

    他想着这条正好给沈玉娇做条围脖,她皮肤白,戴着这条无一丝杂色的皮毛,定然更衬她肤色如玉。

    未曾想夜宴之上,寿安公主主动讨要起那条白狐皮:“不知裴学士可否割爱?”

    裴瑕极少如此厌恶一人。

    寿安公主是其一。

    他难以理解怎会有人如此寡廉鲜耻,害他妻儿,竟还有脸向他讨要东西。

    然这是宴会上,皇帝与南诏王子都在席上,他不可显露私人情绪,只淡声道:“还望殿下知晓,南诏四季如春,用不上此等御寒之物。且微臣出发前,已允诺内子,会给她打些皮毛回去做冬袄。微臣不好失信于内子,还请殿下见谅。”

    哪怕早知他会拒绝,但真被他当众回绝,寿安嘴角的笑意还是凝了凝。

    她心道,南诏四季如春用不着皮毛,窑子里的婊子更用不上这样好的皮毛。

    “原来裴学士与夫人早有约定,那是我唐突了。”

    寿安公主端起酒杯起身,愧疚道:“我敬裴学士一杯赔罪。”

    她举杯一饮而尽,裴瑕眉心轻折。

    寿安放下酒杯,见他并未举杯,委屈蹙眉:“裴学士是不愿受我的赔罪么?”

    “微臣不敢。”裴瑕起身,挹礼:“微臣不胜酒力,还望公主见谅。”

    “一杯酒都喝不得?”

    “……”

    寿安这点小伎俩,实在不够看。

    裴瑕猜出酒中定然有些不对,但当着皇帝与众位王公重臣之面,他若不喝,便为不敬。

    就在他准备手滑失杯时,余光瞥见被禁军拦在外头,抓耳挠腮的景林。

    裴瑕眸色一暗。

    他端起酒杯,抬袖饮尽:“殿下请坐。”

    寿安公主见他喝了,心满意足,也不再纠缠。

    然而一刻钟后,短暂离席的裴瑕匆匆回来,以府中有急事,先昭宁帝告罪请辞。

    都轮不到她插一句嘴,昭宁帝一应诺,裴瑕便疾步朝外,连夜离了骊山围场。

    【88】

    【88】/晋江文学城首发

    翌日, 天朗气清,暖阳融融。

    沈玉娇和五名小娘子坐在前往渭南府的马车里,再次与她们交代:“进去之后, 心里不慌, 但面上要慌。我们越是乖巧胆怯,他们的防备便越低。别怕, 我府中侍卫会暗中保护你们,官府的人也会很快赶到,届时将那些作恶的歹人一网打尽, 免得他们坑害更多无辜之人。”

    五名小娘子听罢计划, 纷纷颔首:“沈阿姐, 你说的我们知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 你比我们金贵都不怕, 我们更不怕了。”

    “咱们都是一样的人, 哪有谁比谁金贵。”

    沈玉娇给她们一人发了把小刀, 藏在腰带里:“且这不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要套住,你们更得保全……嗯,这应当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在是秋婆的势力太大, 单凭我们六人,掀不起什么风浪。倘若能将那些被拐卖的女子都救出来, 把事情闹得大,闹到人尽皆知, 当地官府也掩不住, 长安朝廷若还要脸面,自也不会姑息。”

    因着圣华塔与寿安公主之事, 沈玉娇对昭宁帝已是心灰意冷,更知要这昏聩皇帝拿个公道,怕是比登天难。

    既如此,她便借着百姓之力,集庶民之怒,将这天捅出个窟窿。

    祖父曾说,他为帝师时,与天子讲的第一堂课便是《荀子·哀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知为君二十载,昭宁帝是否还记得这个道理,但有一点沈玉娇很清楚——

    昭宁帝好面子。

    竟有人在天子脚下,如此放肆拐卖良家,无疑是将昭宁帝“贤明圣君”的脸面往地上踩。

    哪怕为着这份脸面,他也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其实,沈玉娇也不确定这事能否顺利做成,但谢无陵听罢计划,见她忧心忡忡,笑着与她道:“娇娇可还记得你从前与我讲的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故事?难道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便能笃定成功当上皇帝?纵使起义最终还是失败,后世人提及此事,是骂他们愚蠢莽撞,不自量力,还是赞他们心怀壮志,不畏强权?”

    “谁能不怕死?但若个个都怕死,还能做成什么事?娇娇,我虽读书没你多,却也知这世间是非黑白,天理公道。当然,只要你觉得对的事,那不论黑白对错,我都听你的。”

    他望着她,那平日里尽显风流的桃花眼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