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275. 第 275 章 打开思路好赚钱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回1988之IT女王》 275. 第 275 章 打开思路好赚钱(第4/5页)



    安夏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转头看着他,发现他年纪不大,稚气未脱,不能叫男人,最多叫少年。

    “你家也有果园吗?”安夏笑道。

    少年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没有,我是帮别人种苹果的。”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安夏操心了,紫金平台的收购员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之后,他顿悟了,他甚至想给苹果套模子,让它长成《西游记》里人参果的样子。

    安夏:“你还可以考虑让它变成方形,放在箱子里的时候,就像堆砖头,便于运输,节省空间。”

    “对哦!!!”

    村长向全村宣布,要试种喜庆果,先从已经挂果的中熟果开始尝试,然后在晚熟果身上正式推出。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是村长在这里有着绝对的权威,再加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投入的成本几乎可以视为零,于是大家开心的剪纸、贴果,每个苹果都贴一遍。

    安夏饭后散步,在经过某户人家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激烈的方言吵架声,安夏想起分公司经理对她说的:“凉山的人野哦!一言不合就动刀子,凶滴很。”

    听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响,安夏开始担心:这别是一会儿要见血吧?

    她见识过民风彪悍,同村人一对一的单挑仇杀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警察能管的警察管,警察管不了的有宗族村老管。

    怕就怕,相杀的双方不是一个村的。

    湖南马井村事件,就是由两个不同村的人因为一点小事引发,最终双方拉出土炮,参战人数过两千的大战。

    安夏想起前些年,因为两村械斗,造成她要收的剁椒没收上来,少赚了一大笔钱,少赚就是亏啊,越想越心疼。

    她这边刚刚教会盐源人民在苹果上玩花样,要是这边因为什么小事,发生互相拉土炮出来……不拉土炮,放土枪,搞得血流成河,也很不幸啊。

    她赶紧找来村长,想让他过来调停一下。

    见到村长,两边才消停,安夏这才看清,吵架的其中一方正是她在果园旁看见的那个少年。

    “吵什么!”村长手拿旱烟袋,气势十足地站在两人中间。

    “他啊!”中年男人指着少年:“村里刚说要做吉利果,他倒好,说要回家!他在我家吃,在我家住,有事了一点指望不上他。”

    少年争辩:“我家里真的有事,我哥托人来说,我老汉病了。”

    中年男人:“前面闲着你不说有事,现在忙起来了,你就有事。”

    “你不信可以去问嘛!再说,我又不是不回来,就是带点药回家看一下。”

    安夏问道:“你带药回家?你会看病?”

    “差不多就那些药,随便买一点。”

    安夏震惊了:卧槽?生病吃药,是可以随便买一点的事吗?!

    差不多的症状不一定是同一种病啊,就像后疫情期间,凡是差不多的病,都以为得的是新冠,其实是:甲流、乙流,甚至还有疟疾……

    安夏:“怎么不把他送去医院治?万一看错了,耽误病情不是很糟糕。”

    少年声音低哑:“他下不来。”

    “下不来?多叫几个人帮忙抬嘛。”安夏误以为他是指“下不了床”。

    刚刚还跟少年吵架的中年男人插话:“他家住在山尖尖上头,下来要爬梯,要是真生病,怕是不得下来哦……那边的山,这么陡。”

    中年男人比划了一个九十度的山。

    “啊?那你们怎么上下?”安夏不解。

    少年回答:“爬藤梯。”

    由于村长和安夏都在场,中年男人还是把少年放回家去了,安夏挺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便开车带着少年先去县城买药,反正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感觉症状相似的病,非处方药都来一点。

    然后开着车,把少年送到离他家最近的地方。

    少年遥遥一指:“那边就是我家。”

    看起来不那么远的地方,有一个陡峭的悬崖,在悬崖上,仿佛有梯状物,说是仿佛,因为看起来,它就是山自己随便瞎长出来的,并非人工造物。

    安夏想起分公司经理说的,除了盐源,别的地方不要去,这里的黑彝一向把汉人当肥羊,她就这么目送少年,看他背着一个巨大的药包,顺着藤梯向上爬去。

    “这得爬多久啊?”安夏感叹。

    旁边开车的收购员回答:“大概五小时吧。每个月我都会在集子上收一回山货,上回他们说要早上四点出发,然后十点多才能到集子上。每次也背不了多少东西,就挣几块钱,钱也带不走,转手在集子上就买东西背回去了。”

    “……他们手上一点余钱都没有?”

    “没得。真的不容易。”

    “你去过他们村子吗?”

    “去过,房子都要塌了,还住。”收购员摇头。

    这些人住在山尖尖上的原因,往前追溯,也都是“先祖避乱”,只不过,他们这个桃花源,只能避兵祸,却不养人。

    他们活得特别糙,所以生活也就这么糊弄过去。

    吃东西:生水混玉米糊糊,山上打点野兔之类的东西,但不是人人都会打猎手艺。

    睡觉:没床没被,穿着他们的传统服饰“擦耳衣”往地上一倒,合衣而睡。

    有追求的年轻人,比如那个少年会下山,给人帮工赚钱,老一辈就继续留在山上,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

    安夏问:“那像他爸那样,生病了怎么办?”

    收购员:“治得好就活,治不好就等死。别说山尖尖,就算盐源县里,都有人是没钱治不得,活活痛死的。”

    安夏震惊:“……近几年的事?”

    “诶!”

    安夏忽然想起在她的时代,有人真情实感地认为“现在早就时代不同了,全国的村子都有水泥路,家家有车”。

    “消灭绝对贫困人口”这个口号,在网上被各种调侃,很多人说“我要被消灭了”。

    而实际上,直到2023年,还有非常偏远地方的人,字面意义上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些人,是无法在网上发声的。

    不过扶贫是个大项目,是国家层面才能撬动的事情,比如像三峡移民那样,给他们一个安置村。

    收购员还在絮叨:“山尖尖上的风景好是好,就是太难爬了……”

    “风景好?”

    “诶!我觉得不比什么黄山泰山差,还有好多彝族的东西。”

    哦?有风景有人文?听起来,很有希望让它变成旅游景点啊。

    就是上下交通不便,要游客爬五小时这么危险的藤梯,那是不现实的。

    安夏看着远处的山体:“你说……有希望用卷扬机,给他们做个电梯吗?”

    现在做这个为时尚早,起码得等到国家正式推行黄金周,这个偏远地区的旅游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那是1999年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