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50-160(第2/23页)

遣返回来。

    禇老看了眼杜思苦:“你问这个干什么。”

    杜思苦脑子一转,“就是问问,报纸上不是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吗,师傅,咱们厂的工人应该不用去吧。”

    禇老敲了一下杜思苦的脑袋瓜子,“想什么呢,那是没有正经工作的年轻人才去的,咱们是工人,就该在厂里做事,咱们这样也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要下乡做什么,你是比那农民同志会种田啊还是比他们更会种地啊?”

    何必抢他们饭碗呢。

    杜思苦听明白了。

    这是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啊。

    到拖机厂的第三天,杜思苦才看到杜老三,三哥看起来干劲十足。兄妹俩点了点头,就各干各的去了。

    杜思苦去了维修部那边。

    她到拖拉机厂的主要工作就是跟大家一起把坦克履带板做出来,现在第二次的改良版就快出来了。

    除了要试验之外,还要待军用坦克的其他零件出来,一起组装,然后看看整体效果。

    再根据各各零件的情况进行调整。

    又过了几天。

    杜家。

    晚上,杜得敏踉踉跄跄的来了。

    杜家有正在吃饭。

    “大哥,文秀不见了!”杜得敏惊慌失措,“我早上出门好还在的,回来就不见人了,大程的两上孩子都说一天没见着文秀了!”

    哪也找不到!

    学校那边没课,压根就没开门。

    杜得敏跟大程分头行动,大程去派出所了。杜得敏回来找大哥帮忙!

    杜父这会顾不上吃饭了,出去叫了几个相熟的邻居朋友,一起帮着找人。

    杜得敏:“老五,你跟文秀是一个学校的,你去找她同学问问,看看她在不在同学家?”

    老五站了起来。

    却被杜母拉住了,“天都要黑了,你一个姑娘家不好出门,明天再去。”

    杜得敏急得跺脚:“大嫂,这都什么时候了!天黑了你就带老五一块去啊!去同学家问问,不在就回来,就当是帮帮我吧!”说着掉起了眼泪。

    杜母见着确实有些不忍心,“行了行了,等会我就陪老五一起去。”

    真是的!

    净瞎找事!

    杜得敏看杜母肯帮忙,擦了擦眼泪,就赶紧走了,她得去找大程,问问派出所那边的情况。

    杜母对老五道:“你再吃两口,我跟你奶奶说一声。”

    说着便进了屋。

    杜奶奶听到杜母说文秀人没了,也有些急,“你让派出所人去程家问问,是不是他们搞的鬼!”她始终不相信外人。

    杜母:“我会跟有胜说的。”

    又道,“妈,等会家里就没人了,我把门从外头锁上。”锁前,还把尿壶从屋外拿进来了,放到杜奶奶的屋。

    很快,杜母就拿着手电筒带老五出门了。

    几拔人找了大半夜,也没找到文秀。

    还是第二天,派出所送来了消息,“郭文秀下乡了,知青下乡的报名表上有她的名字,她是第二拔走的。”

    文秀下乡了!

    这,这怎么行!杜得敏听到消息直接晕了过去。

    后来被大程送到了卫生所。

    医生一摸脉:哟,这是有喜了。

    火车上。

    这节车厢全是下乡的知青,一张第年轻人的,充满朝气。

    郭文秀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靠着窗,她下乡要去的地方正是父亲下放的那个农场,她记得地址。

    在西北,有些偏僻。

    不过没关系,她爸在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能好好过的。

    郭文秀看着窗外的田野,心里充满了希望。

    “你叫什么名字?”

    “分到哪了?”

    旁边的年轻人们热热闹闹的聊了起来。

    杜家。

    杜母从知道杜得敏把出了喜脉之后,心情一直很复杂。小姑子四十的人了,还能怀孕?瞧不出来啊,那遇事就倒的身子骨,还能怀孩子。

    生孩子是好事,可这么大年纪生孩子,是不是喜事那得另外。

    这一把年纪了,就不说怀孩子的辛苦了,等生了孩子,谁照顾?

    想到这。

    杜母跟杜父嘀咕了一句:“这文秀这走对了。”这要文秀要是不走,这照顾孩子的事只怕要落到这个姐姐身上了。

    啧。

    得亏走了,不然真要被拖死了。

    杜父想了半天:“这孩子不能要。”

    杜母瞪了他一眼:“就你管得宽!那是他们程家的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不过,有件事杜母得提前说清楚,“咱们家这情况你是知道的,我得照顾妈,回头小姑子真要生孩子,可不允来咱们家坐月子。”

    这事她不可能同意,“外嫁的闺女回娘家坐月子对娘家兄弟不好。”

    闺女?

    小姑子用这词不合适。

    杜父:“那程家不是有人吗。”那后妈年轻得很,只比杜得敏小几岁。

    杜母不想提程家的事,倒是说起文秀下乡,“文秀之前户口在咱们家,这次她下乡,也算是从咱们家迁出去的,明天我去街道问问。这应该能算咱们家的名额了!”】、

    杜父点头,“是得问问。”

    晚上。

    老五翻来覆去睡不着,文秀都下乡了,她的许多同学也响应号召下乡了。她妈说乡下条件苦,她住不惯。

    她就不信了,她不比文秀强?

    明天她回学校看看,有多少同学去了。

    她可不想当落后分子。

    次日。

    杜母办了街道办,把文秀下乡的事说了,她特意强调了文秀是上在她杜家的户口上。

    “你家几口人啊?”

    “现在啊?”

    “对。”

    “四口人。”

    “这不对吧,不能这么算,你家有多少个孩子,全得算上。”街道办的人把家庭登记表递了过来,“填上吧。”

    杜母就填了。

    填完表,街道办事处的人一看,“你家五个孩子呢,这可不少啊,就一个下乡了。”这边大笔一挥,又添了一个下乡的名额。

    算上文秀,杜家有了三个下乡的名额!

    “哎!!!你这同志怎么回事,之前可是说好两个下乡名额的!”

    “那是之前,现在改了,只能留一个在城里!你家特殊,就留两个吧!”街道这边的意思很明确,还得走一个!

    杜母气坏了,在这边跟办事处的大吵了一架。

    拖拉机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