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嫁给失忆大佬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女装嫁给失忆大佬后》 100-110(第9/26页)


    他只是早就察觉梁王世子不值得深交而已,再加上此前雍州贪墨军饷、官盐一案,让他不意外对方竟会是这种人。

    只不过……原来最开始的赤忱相交,也都是刻意为之,这一点的确让他有些意外.

    梁州府城,李禅秀许久没再收到裴椹用金雕传信,初时还有些不适应,但忙起来后,时间渐久,也就没空想了。

    这天终于得了半日空闲,他再次想起此事,然而还没来得及深思,底下忽然又有人来报,说洛阳被胡人攻破了。

    李禅秀愣了一下,急忙让人呈上信件,看完才知,赵王从东线借的兵,果然也大多是北胡兵,此外还有鲜卑、东胡。

    这支联军来势凶猛,洛阳叛军终究不敌,城破后,叛军首领被杀,另有一名叫赵律的将领,带着残部匆忙南逃,估计会往梁州或荆襄方向来。

    而这些打着帮赵王名号的胡兵占领洛阳后,立刻撕毁和赵王的协议,兵锋直指赵王。

    司州郡守朱友君原本在阻挡胡兵,没挡住后,干脆势头一转,也去攻打赵王。结果赵王兵败被杀,老皇帝生死不知。

    梁王父子也匆忙逃到金陵,本来他们想去长安,但奈何沿途有胡人阻挡。

    梁王到金陵后,很快在金陵登基。而他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李禅秀梦之前到的那样,下诏允许大周各地人自行招兵买马,号召他们共同抵抗胡人。

    只不过梦中梁王因在逃亡路上被胡人大军追杀,惊吓过度,没多久就病死了,梦中下这个旨意的人是他的儿子,梁王世子李桢。

    如今梁王没死,李桢一时半会儿,估计也当不了新帝,所以变成了梁王下旨。

    然而就在梁王登基后没几天,率军回到司州的朱友君却忽然称,圣上已被他救回司州,梁王在金陵登基是叛逆之举。

    之后不久,圣上更是封朱友君为大将军,让他都督各路兵马,攻打洛阳的胡人,并讨伐金陵的梁王。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老皇帝怕是被他这位心腹爱将背叛,已经成傀儡了。要不是时机不够成熟,朱友君怕不是还要给自己加个九锡。

    不过李禅秀目光不在司州,他注意的是那位被胡人打败后,率残部南逃的叛军将领,赵律。

    此前他只听说了占据洛阳的叛军首领名字,并不耳熟,没想到赵律也在叛军中。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意外。梦中胡人来得更快,没有兖州、豫州发生兵变一事,而这位赵律,刚好是兖州的一名将领。

    胡人打来时,他率兵积极抵抗,后来兵败,手下劝他南渡长江,去投奔金陵的新帝李桢。然而赵律不知为何,深恨当时的皇室,发誓再不效忠,竟直接在江边自杀。

    李禅秀会记得此人,除了他的英勇和大义外,最主要是梦中裴椹和他通信时,曾提过此人,说他早年在金陵从军,善练水师。当时裴椹正苦于水师人才不足,为此还在信中遗憾过。

    如今梁王已在金陵称帝,以后西南义军想争天下,与金陵一战不可避免,水师人才十分重要。

    想完这些,李禅秀立刻点一支兵马,让周恺带领,往洛阳方向去,多在江边渡口逡巡。

    “若遇见赵律残部,能救则救。”他叮嘱道。

    如今周恺率兵出发已经快十日,迟迟没传回消息。

    而李禅秀这天忽然又收到李玹命人传来的消息——此前他们想结盟的义军首领董坚突然被部下杀死,新上位的首领范恩见如今大周各地都拥兵割据,有几个甚至大胆称帝,就连占领洛阳的胡人都打算自称是前朝大雍的正统,范恩一时心动,也起了称帝的心思。

    第 105 章

    由于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 朝政丨腐败,大周境内爆发流民起事已不是稀罕事,不过此前都是小规模, 真正能成事的, 也只有董坚。

    董坚此前在东南以白衣教的名号起事,短短时间就集合了各地流民,一度险些拿下两京。但在洛阳被裴椹击溃后,由于各路义军想法不同, 本就不是铁板一块, 加上内部夺权, 迅速又四分五裂。

    分裂后的流民义军主要分成两派,一派往东和北, 如今盘桓在冀州、青州一带。另一派继续追随董坚,回到东南以及荆襄南部一带。

    董坚起事时年岁已大,在长安、洛阳接连被击溃, 又经历义军内部倾轧夺权,最终分裂后, 明显大受打击, 刚逃到南边,就大病一场,因此被部下范恩寻机杀害。

    如果说董坚算得上是一方枭雄的话, 那杀了他上位的范恩就和西南义军的蔡澍一样, 短视且浅见。

    李玹派人去商讨结盟之事时, 范恩当场直言不讳:“结盟自然不成问题,不过我欲称帝, 也希望你们能支持。若西南义军支持,日后你们那位太子要称帝, 我定也送上贺礼。或者我们两家共同称帝,相互结盟,岂不是美事一桩?”

    李玹派去的使者听后,当时脸色就不太好。

    李玹听完使者回报,也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带着人回来了。

    西南义军以大周正统名义起事,若同意这样的说辞,岂不是认同大周与范恩一部各自为国,就此分裂?

    就是金陵的梁王和如今已成傀儡的老皇帝,当初都不敢承认被胡人夺去的北地从此不是大周的。

    李玹以大周太祖正统一脉的名义起事,若为一时安稳,反承认他人为帝,只怕会成为天下笑柄,日后更无颜讨伐金陵那对父子。

    何况此前想与这支流民结盟,主要是看重董坚也是一方枭雄,有头脑,有胆识。然而如今范恩上位,目光短浅,匆匆要称帝,只会成为出头的椽子,最先遭到讨伐。南部这支流民义军,恐怕将不长久了。

    好在李玹此前到西南时,已迅速稳定之前有些人心不稳的诸部族,并抽调数支兵,又沿途招兵,押运粮草往府城回了。

    只是回来途中,他又得知一个消息,荆襄的薄胤见南部的流民已不足为虑,北边皇帝又被囚,各地纷纷自立,也想趁乱分一杯羹,打算攻打他们西南义军,夺取梁州和益州。

    收到父亲派人急送来的消息,李禅秀立刻在府城召集众人,紧急议事。

    对于薄胤忽然要攻打他们,李禅秀十分能明白对方的目的。此前负责对付他们西南义军的人是北边的裴椹,而东边的薄胤南有流民掣肘,如果当时向西攻打他们,白白损耗自己不说,功劳还要跟裴椹分。关键是打下梁州后,又不能给他,他还极有可能被南边的董坚钻空子。

    如今董坚已死,裴椹又去了长安,没人再跟他抢,一旦他拿下梁州和益州,北可夺长安,向东,也可顺江而下,到金陵去争一争。

    但对李禅秀他们来说,情况却忽然危急了。荆襄的薄胤这些年一直韬光养晦,实力不弱。

    梦中新帝李桢派兵围剿西南义军时,薄胤就是主力,一举击溃了当时带兵分裂出去的蔡澍,之后又乘胜追击,拿下梁州,直逼益州,把残余义军逼进了深山老林里。直到一年后李禅秀到了西南,薄胤又跑去金陵争权,情况才有所好转。

    当然,眼下义军没有被蔡澍分裂,情况自然比梦中强许多。

    但他们往西北要防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