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150-160(第12/17页)

    “对呀!阿婆,刚才离开的人,是不是倭国的人?他们来找您是做什么的呢?”李晏仰着小脑袋,好奇地望着武皇。

    他身旁,李清也悄悄竖起了耳朵,就等着听答案了。

    两个孩子自以为他们的动作隐蔽,殊不知,他们这点小心思,在武皇和武皇身旁的重臣眼中一览无余。

    武皇并没有因为李晏和李清年龄小,就随意地敷衍他们。

    她对他们说:“倭国使臣认为他们的国名不雅,希望朕能将他们的国名改为‘日本’,取‘日出之国’之意。①”

    李晏歪着小脑袋,好奇地问道:“倭国是什么意思?倭国为什么被称为倭国?”

    “倭就是小矮子的意思。据说,当初岛国之人前来朝拜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见岛国之人身材矮小,便为他们赐名‘倭国’,并赐予倭国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自此之后,倭国便成为了大汉的附属国之一。②”

    “小矮子!”李清惊呼了一声:“谁要是说我是小矮子,那我肯定不高兴!那个汉,汉什么帝可真损啊!他为那个国家赐名倭国,他们就接受了吗?”

    “他们不知‘倭国’是何意,自然接受了。”武皇道:“不过,几百年过去了,就算当时,他们不知道‘倭国’的涵义,现在也该知道了。他们自然不愿意再顶着‘倭国’之名。”

    “所以他们才会来觐见阿婆,请求阿婆为他们改名。”李清好奇地看向武皇:“那,阿婆答应了吗?”

    武皇眼也不眨地道:“区区弹丸小国罢了,哪里值得朕为它花心思?”

    第158章 第 158 章

    “这么说,他们要一直顶着‘小矮子国’的名头了!”李清的脸上露出几分同情之色。

    “倭国人素来奸猾,最是擅长见风使舵,可没你想象中那么老实!”武皇的语气有些冷硬。

    李晏举起肉乎乎的小手,歪着脑袋疑惑地道:“倭国曾经得罪过阿婆吗?”

    那么小一个国家,居然敢得罪阿婆耶,胆子还真大。

    对此,武皇发出了一声冷哼。

    她想起她初登皇位之时,地位不稳固,倭国使臣对她这个新皇便不大恭敬。

    他们表面上对武皇点头哈腰,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与支持李弘的人接触,两头下注的想法简直昭然若揭。

    后来,武皇以雷霆手段坐稳皇位,又兼李弘病故,倭国这才彻底收了心,开始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毕恭毕敬地对待武皇。

    不过,武皇并没有对孩子们提及这段过往。

    她向孩子们提及的是另一件事。

    自汉朝以来,倭国一直以中原王朝的属国自居,定期派遣使臣来进行朝贡。

    然而,随着倭国的发展,倭国天皇渐渐不满足于附属国的地位。

    隋唐交替之际,对应的是倭国的“飞鸟时代”。

    隋大业三年,倭国首任女天皇——推古天皇派遣使臣小野妹子向隋炀帝杨广递交国书,国书的开头便是“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①。

    日出之处的天子指的是推古天皇自己,日落之处的天子指的是隋炀帝。

    在这句话中,推古天皇无疑是将自己摆在了与隋炀帝同等的位置,不再以隋朝的臣下自居。

    据说,隋炀帝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大发雷霆。不过,他再恼火也没用,隋朝和倭国毕竟隔着海呢,想要派军队打过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倭国使者见隋炀帝当真恼了,便寻了个由头,说是倭国之人不精通汉文,表达有误,这才勉强将这尴尬的场面敷衍了过去。

    当时的隋朝官员表面上信了这番话,心中怎么想的,不得而知。武皇在回顾这段过往之时,对倭国使臣的说辞,却一个字都不信。

    倭国这么做,无非是在试探隋炀帝的底线。

    类似的情况,在大唐刚刚建立之时,也曾出现过。倭国的使臣看似谦卑,实际上心眼子可多了。

    这也让武皇愈发坚信,倭国虽小,倭国天皇的野心却一点都不小。

    武皇将两个孩子揽到自己的身边,对他们说道:“你们记住,我大周足够强盛之时,倭国会是我大周最忠实的臣下和奴仆,一旦我大周稍稍露出些疲软之态,就要当心倭国的反扑!”

    她的目光渐渐变得犀利起来:“倭国可利用,而不可轻信。”

    说起来,原本武皇是不怎么将倭国放在眼里的。

    他们想隔着茫茫大海远征倭国不容易,难道倭国想要在他们的地盘上搞事情就容易了么?

    是李令月再三向武皇强调,倭国虽小,对于此国却不可轻忽,武皇这才开始仔细地翻看了这个国家的资料,以及倭国过去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记录。

    这一查看,自然就看出了一些端倪来。

    而现在,这份警惕也被传递给了李晏和李清。

    两个孩子对于武皇说的这些话,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却努力将“重点”记了下来。

    武皇见了两个孩子歪头沉思的模样,看起来呆萌呆萌的,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

    “不过,这倭国的国力如今十分弱小,你们也不必太将这弹丸之地放在心上。倭国若是安安分分地不作妖,就由着他们去吧。”

    “那我们到底是要重视倭国,还是不要重视倭国?”李清拉了拉武皇的袖子。

    “总体来说不必将他们当回事儿,不过,在某些特殊时期,也需要谨防他们反咬我们一口。”

    李清和李晏听得似懂非懂,他们没有继续追问,只是默默将武皇的话记了下来。

    李清曾经有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经历,不过,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就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够理解的。就算问到底了也没用,所以现在,李清已经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啦!

    现在,她已经会写好多字了,凡事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她就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就算她现在搞不懂,以后,她也总有一天会搞懂的。

    李晏见了妹妹这副架势,就猜到了她的想法。看样子,他可以省点力气了呢。

    日后,他们总是在一处,既然李清把这个问题记下来了,他就不用记了。等李清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他自然也就明白了。

    “阿婆,倭国人真的很矮吗?”李清又问。

    “即使是倭国人中,也有个子高的。这次来我大周觐见的倭国使臣,个子不算矮。”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倭国国王急于摆脱“矮人国”这一称谓,又怎么会派遣个头矮的使臣出使大周呢?

    此番来长安的使臣,都是天武天皇精挑细选的。

    可惜,天武天皇将倭国个子最高的人摆在武皇面前,也没能让武皇为自己的国家赐下新的国名。

    小孩子的兴趣,总是一阵儿一阵儿的。

    刚刚,李晏和李清还沉浸在周榕榕描述的吐蕃中,闹着要让周榕榕多给他们讲一些与吐蕃有关的事呢。这会儿,他们又对与大周仅一海之隔的倭国产生了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