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120-130(第10/26页)

帝国,他们自己称自己为罗马帝国,我们称他们为大秦。实际上,他们是陛下你那个时期罗马共和国的延续。”

    李令月整理了一下思路,言简意赅地向嬴政描述了罗马共和国是如何进入了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又是如何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的。

    帝国分裂之后,不到一百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华夏大陆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而东罗马帝国,也就是后世人口中的拜占庭帝国,在此后又延续了一千多年。

    直到华夏大陆迈入了明朝中期,东罗马帝国才被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嬴政感叹道:“同为当世强国,为何始皇帝的大秦二世而亡,罗马却能延续千年之久!”

    他实在是意难平。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他们那边的封建制度,与我们的封建制度是不一样的。你若是感兴趣,我之后再与你细说。”

    李令月宽慰嬴政:“在我们华夏大陆的朝代更迭中,没有哪个国家朝代能够持续统治那么久。”

    “哪一朝延续时间最久?”嬴政问。

    “延续时间最久的,当属周朝,周朝国祚791年。其次是商朝的554年,紧跟着是夏朝的470年。这三个朝代统治时期,都被后世之人定义为奴隶社会时期。后来,陛下你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建立起来的大秦,则被视为封建社会初期。”

    李令月道:“若说封建社会哪一朝延续最久,当初两汉。西汉与东汉,拢共延续了405年。”

    “汉……”嬴政对这个朝代并不陌生,这就是取代了大秦的朝代。

    此前,李令月大军在大秦停留期间,嬴政曾为变法之事,屡屡与李令月商讨大汉律令。

    从李令月口中,他也知晓,大汉的创建者,正是如今他手底下“知人善用”的刘季。

    汉承秦律,却能够延续那么多年。

    正因如此,嬴政才会向后世的大汉学习经验。

    可眼下看来,即使是大汉,存续时间也不如夏、商、周,更不要说与罗马帝国相比。那么,他现在正在行进的这条道路,当真是正确的吗?

    有那么一瞬间,嬴政对自己、对前路产生了怀疑。

    当李令月得知他的想法后,摇了摇头:“陛下,你这就是既要又要了。你不能一边想着高度集权,一边想着让王朝持续很久。延续时间最久的周王朝,真正鼎盛的时期,也不过就那么两三百年。后来,群雄割据,周王朝便名存实亡了。你是希望大秦名义上存续的时间更久一些,还是希望大秦实际统治的时间更久一些呢?”

    嬴政想想,也是。

    沦为吉祥物才能延续下去,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指望着子孙后代实际掌权的时间久一些。

    这时,船舶靠岸。在经过了二十几日的水上航行之后,李令月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扬州港口。

    与后世身处内陆的扬州不同,现在的扬州城,处于长江入海口,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

    人们既能从扬州港出发,进行远航,又能利用京杭运河,将各项货物运送到其余的地方。

    在经过不断扩建之后,扬州港已俨然成为一个水上交通枢纽。

    李令月的船队入港时,恰好有一艘巨轮远航归来。

    当嬴政看到那艘巨轮破浪而来时,他陷入了短暂的失神。

    仅仅只是听着李令月的描述,永远比不上亲自看到这一幕感受直观。通过这艘巨轮,以及巨轮周边被排开的海水、江水,嬴政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广袤而又充满了未知的世界。

    嬴政看到,等候在一旁的人们以巨大的热情,迎接这艘远航的船只。

    他看到一箱一箱的货物从那艘船上被卸下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这些货物运向不同的地方。

    他看到,几名长得怪模怪样的人,跟着归来的人们一起踏上了属于大唐的国土。这些人正用一种他听不懂的语言在交谈着什么。

    不远处,有一座灯塔,静静地矗立在高处,俯瞰着人来人往,见证着人间繁华。

    嬴政感到自己心中某一块莫名被触动了,他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我大唐的‘罗卡角’。”李令月是这么回复嬴政的。

    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这句话,在后世被用来歌颂航海者的气魄,在此刻,却被李令月拿来当做这些勇士们的赞歌。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扬州港其实并不适合这样的称呼。

    但这是最为靠近长安城的一处港口,是武皇和李令月看着它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港口,甚至是她们亲自参与建设的港口。

    李令月对扬州港,自然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

    她仿造后世的罗卡角,特意建立起这样一座灯塔和一块石碑,不仅是在鼓励和歌颂远航者们,同样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短暂的繁华迷昏了眼,不要忘记罗卡角承载的兴衰史。

    当周围的百姓们看到李令月的官船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他们不会忘记,是李令月的关照,铸就了现在的扬州港。

    靠着这个港口,靠着各项惠民政策,他们的生活一天天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扬州也成为了国内的富庶之地,水运中转枢纽。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自然对李令月满心感激,

    “是太女殿下!肯定是太女殿下的船队到了!”

    “我早就听人说过太女殿下要来,只是一直不知道殿下究竟什么时候来。没想到,我竟然能够等到太女殿下的船!”

    “让让,快让让!我也想看看太女殿下究竟长什么样!”

    港口上的百姓们越来越多,且一个个都开始躁动起来。

    李令月见状,赶忙对身边的一名亲兵道:“拿着孤的令牌去找扬州知府,让他派一队官兵来维护秩序,别闹出什么踩踏事故来。”

    亲兵领了她的令牌,正打算乔装离开,就看见一队知府带着底下的一众官员匆匆朝着李令月等人船只靠岸的方向赶来。

    扬州知府一面命人维持着现场的秩序,一面带着官员来到李令月的面前。

    这时,他的脑门儿上已经满是汗水了。也不知道他那些沿途的同僚们是怎么回事,都不给他传个信儿。

    否则,他肯定会一早就把什么都安排好,命人将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早早就带着人在码头上等候李令月的船队。

    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李令月人都到了,他才着急忙慌地赶过来。

    “参见太女殿下,微臣有失远迎,望殿下恕罪。”

    李令月私底下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但她在知府等人面前,看起来仍然颇有威仪:“平身吧。”

    她淡淡地扫了知府等人一眼,只这一眼,便让知府等人觉得充满了压迫感。

    她那双犀利的眸子,仿佛能够一眼看穿知府等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你也别怪你那些同僚们不给你通风报信。孤这一路只随机靠岸采买些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