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100-110(第12/16页)
要事求见之时,美妙的乐声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着从殿外走进来的人:“什么事?”
如果来人不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只怕此时,李隆基已经将人给撵出去了。
杨国忠拿着手上的信件,对李隆基道:“圣人,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和杨贵妃闻言,满脸都是诧异之色。
“你在胡说什么?禄山是朕与贵妃的干儿子,为人憨厚老实,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会反?”
李隆基想起杨国忠在朝堂上与安禄山不睦的事实,很快便为此事下了定义。
“定是你与他又闹不痛快了,是不是?你们怎么闹,朕不管。可这次,你污蔑禄山谋逆,未免太过了。”
李隆基这般宠爱杨贵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满门,按理说,他应该更加偏向身为杨贵妃兄长的杨国忠才是。可事实上,他是很懂得权术平衡之道的。
就如当初,李隆基那般宠爱武惠妃,在废黜太子李瑛之后,却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么得他宠爱的李亨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寿王与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十分亲近,李亨却与李林甫矛盾颇深。
对于李亨与李林甫明争暗斗之事,李隆基乐见其成。
唯有身边的宠妃、宠臣与他的继承人不是一条心,他才能放心地继续宠爱他们。
否则,宠妃、宠臣与他的太子沆瀣一气了,还要他这个皇帝做什么?
李隆基这套平衡之道,放在杨国忠与安禄山身上,也同样适用。
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是个没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对安禄山委以重任。杨国忠则是他宠爱的贵妃的兄长,又惯会讨他喜欢,他自然也乐意重用杨国忠。
他想要重用的两名朝臣,关系又恰好这般不睦,简直太妙了。他可以利用朝臣间的种种矛盾,让各方势力达到完美的平衡。
对于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的斗争,李隆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放任自流。
此前,杨国忠就曾向李隆基禀报过安禄山对上不忠。
李隆基只听了听,却没往心里去。
安禄山出身卑贱,没有任何根基,可以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会对他不忠呢?他那般信任倚重安禄山,安禄山有什么背叛他的理由?
那回,杨国忠是挑着李隆基心情好的时候说的。李隆基纵然不信,也没有对杨国忠多加苛责。
但这回就不一样了,杨国忠直接打扰了李隆基欣赏歌舞的雅致,还给安禄山的罪名升了级,一副恨不得除掉安禄山的样子。
这让李隆基很不高兴。
看在宠妃杨玉环的面上,李隆基不打算重罚杨国忠。
他揽着杨贵妃,对杨国忠道:“你好生反省反省吧。说起来,那安禄山是你堂妹的干儿子,也算是你的半个外甥了。”
杨国忠:“……”
并不想要那个外忠内奸的“外甥”好吗?
那安禄山就知道奉承杨贵妃,对于杨国忠这个宰相兼国舅爷却不屑讨好,还总是与杨国忠作对。
对于那种人,杨国忠怎么可能喜欢得起来?
尤其这次,安禄山谋反打的旗号还是“讨伐逆臣杨国忠”,杨国忠纵使对国事不那么上心,但他对自己的小命还是十分上心的。
他见李隆基半点儿都不肯相信自己的话,不由有些急了,朝一旁的杨贵妃连连使眼色。
杨贵妃迟疑了片刻,却没有开口。她对前朝之事向来不关心,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李隆基。
况且,杨国忠虽然是她的堂兄,但安禄山也同样是她的干儿子,每回安禄山进京,都会在她面前卖乖讨好,把她逗得十分开心。杨贵妃也不知道,她该站在哪一边。最终,她还是决定不掺和此事。
杨国忠见李隆基准备离开了,不由急道:“圣人,这回真不是臣诬陷安禄山,他是真的反了!他的大军,已经向着关中之地打过来了!”
他说得慷慨激昂,然而,他的话语,李隆基却已不愿再听。
这时,一阵悦耳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你叫不清一个装睡的人的。你们这位好皇帝,如今是彻底只要他的干儿子,不要大唐的江山了!”
只见,不知何时,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站在了门口。
她的周边,环绕着一层云雾,她明艳的五官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好似神女临世。
杨贵妃和杨国忠看向女子的目光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敬意。然而,云雾散去之后,女子的面容,却让李隆基面色苍白,汗毛直立。
“你……你怎么还活着?不,不可能……”李隆基一边说着这话,一边踉跄着后退。
最终,他一个没站稳,狼狈地摔倒在地上。
李隆基异样的举动,也让杨贵妃和杨国忠倍感莫名。
什么叫做“你怎么还活着”?
看起来,圣人是认识眼前的女子的,只是,在圣人的认知中,眼前的女子应该已经死了。
这名恍若神女降世之人,究竟是谁?
很快,他们心中的种种疑惑就有了答案。
只见这女子用极为嫌弃的目光瞥了李隆基一眼:“若不是大唐江山就要因你而败落,惹得老祖宗们纷纷动了怒,你当本宫愿意来见你吗?”
“当初,你为了夺权,赐死本宫,又杀了不少皇族中人,如今,你对着你那干儿子倒是大方!”
杨国忠和杨玉环听着这话,心中有了底。
李隆基赐死的人不少,但被他亲自下旨赐死的公主却不多。
杨国忠和杨玉环知道的,唯有李隆基的姑姑镇国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的堂妹安乐公主。
镇国太平公主身为武皇幼女,得武皇亲自教导,酷好弄权,曾权倾朝野一时。
安乐公主则是唐中宗李显之女。这位公主虽然没在政事上展现出什么过人的才干,却将她的野心直截了当地摆在了台面上。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重新登上了帝位。安乐公主李裹儿仗着李显对她的宠爱,曾不止一次地提出让李显立她为皇太女,可惜未能得偿所愿。李显对她颇为纵容,虽立她为皇太女,却也未曾因此而斥责过她。
待到李显身故,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欲效仿武皇揽权,与太平公主和李旦等人站在了对立面。太平公主与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党羽,拥立李旦为帝。
因着这份功绩,李旦对太平公主这个妹妹极为信任宠爱,朝中大事均要询问过太平公主之后,再做决定。资源是有限的,太平公主掌握的权力多了,自然就碍了太子李隆基的眼。
双方之间渐渐变得剑拔弩张起来,李旦在中间左右端水,却收效甚微。
最后,李旦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儿子——他不忍心直接伤害妹妹太平公主,但在姑侄二人斗法最激烈之时,他将皇位禅位给了李隆基。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