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50-60(第2/16页)

难以封侯。在族谱上,李广可是李信的后人。我也不知道他老爱迷路这一点是不是祖上传下来的……”

    李令月在看到嬴政讶异的神色后,很快补充道:“当然,我和我阿翁在带兵外出打仗的时候,绝对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打仗方面,我们可不会像老祖宗那么不靠谱。不过保险起见,阿政你要是准备派李信去攻打匈奴,最好给他配个方向感强的副将,可别让他单独行动。”

    至于蒙恬,李令月提都没提。既然蒙恬能“却匈奴七百余里”,那至少人家的方向感是没问题的。

    “知道了。”嬴政在心中盘算着该派谁去辅佐李信。这种事,还是宁可信其有吧。

    此时正踌躇满志准备披甲出征的李信未曾想到,他这仗还没打呢,他的名声就已经先被“不孝后”人给败坏了。

    至于这“不孝后人”指的究竟是爱迷路的李广,还是爱揭老祖宗短的李令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蒙恬与李信早就闲得快发霉了,他们在接到来自嬴政的命令后,几乎立刻便开始准备了起来。

    与此同时,芈启也急匆匆地启程,开始赶往楚都寿春。

    从秦国到楚国距离可不短,他若不动作快一些,恐怕等他赶到的时候,就只能看到楚王完的灵堂了。

    此时,楚都寿春,躺在病榻上的楚王完形销骨立,已经瘦得脱了形。

    他在将太子悍叫到跟前来考校了一番过后,失望地发现,太子悍较之从前,仍然没什么长进。

    这样下去,待他离世之后,太子悍要如何支撑起偌大的楚国?

    也许是楚王完眼中的失望之色太过明显,太子悍眼中闪过了一丝愤恨之色。

    总是这样,每次阿父见了他,都是这副一脸嫌弃的样子。有时候,太子悍都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楚王完的亲儿子。

    天底下怎么会有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这般苛刻?

    很快,太子悍就低下头,将这丝愤恨掩了下去,继续在楚王完面前装听话的孝子贤孙。

    反正楚王完已经活不了多久了,他也只需再忍一些日子。待他上位,这楚国便再也没有能够让他忍气吞声的人了!

    “太子,到寡人跟前来。”楚王完将太子悍唤到身边,指着春申君黄歇,对太子悍道:“你年轻,在国事上没甚经验。春申君有大才,日后你遇事不决,便多询问春申君的意见……”

    “儿子明白了。”太子悍一副乖顺无比的样子。

    待太子悍离开后,楚王完对黄歇感慨道:“没有想到,寡人诸子之中,最为肖似寡人的,竟是阿启。若他不是秦人所出之子,就好了。”

    楚王完回到楚国之后所生的几个儿子,资质一个比一个平庸。

    反观昌平君芈启,却在秦国步步高升。

    此时,楚王完心情极为复杂,也说不好自己究竟后不后悔。

    他一时会忍不住去想,当初他在回楚之时,若将芈启一并带回来,如今指不定就能拥有一个比膝下诸子更有才干的继任者。

    但一想到芈启是秦国公主所出,是那秦昭襄王的外孙,楚王完又觉得,当初他丢下芈启之事,并未做错。

    倘若当初他让芈启做了楚国太子,指不定秦昭襄王就要想办法移开他这块拦路石,让芈启提前上位,而后借由芈启来控制整个楚国。

    事到如今,不管他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他都只能当自己是正确的……

    第052章 第 52 章

    在楚王完反复纠结之时,黄歇垂下眼眸,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当初,舍弃公子启,不止是楚王完的主意,也是他的主意。

    公子启幼时是个聪慧乖巧的孩子,颇为惹人疼爱。可公子启自幼在秦国长大,认可秦国多于楚国。若是楚王完和黄歇将公子启迎回楚国立为太子,对楚国而言,风险太大了。

    除了为楚国着想之外,黄歇也有自己的私心——当初,芈完从秦国出逃之时,黄歇为了替芈完遮掩此事,利用了秦国公主一把。秦国公主得知真相后那愤怒的面庞,深深地刻在了黄歇的脑海中。

    虽然时过境迁,且当时黄歇那么做也是事出有因,但难保秦国公主不记恨在心。若是秦国公主的儿子成了楚国太子,黄歇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他当然要劝着楚王完另娶新妇。

    于是,楚王完与黄歇双双回到楚国之后,便有了黄歇因忧心楚王无子,而为楚王进献好生养的妇人之事。黄歇为楚王完进上的李园之妹,肚子也确实争气,一举诞下公子悍。

    李园之妹当即便被立为王后,新生的小公子也被立为太子。

    自此之后,楚王完对春申君黄歇愈发倚重。

    但没过多久,外界便有传言说,黄歇是自己先收用了李园之妹,让其怀孕后才进献给楚王的。那太子悍名义上是楚王之子,实际上是黄歇之子①。

    楚王完听了这则消息后,勃然大怒:“春申君待寡人至诚至信,若无春申君,寡人断无回国继位之日。尔等安敢污蔑春申君与寡人的王后、太子?”

    彼时,楚王完继位不久,根基不稳,尚需与春申君黄歇相互扶持着,才能与老氏族们抗衡。

    楚王完在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便认定这是老氏族们为了离间他与春申君而采用的毒计,不许任何人再议论此事。

    于是,那则要命的流言,没过多久便平息了下去。

    黄歇十分感激楚王完对他的信任,自此之后,也有意识地与王后和李园这对兄妹拉开了距离,以此来避嫌。他只在楚王命他去教导太子悍时,与太子悍进行亲密接触,以此来维持他与太子一脉的关系。

    说起太子悍的理政才能,黄歇便明白楚王为何会头疼。

    隔壁比太子悍小了近十岁的秦王政,已经利用他高超的手腕和莫测的心思,令各国国君为之头疼了。连楚王完和黄歇这两个“老前辈”,都不得不反复揣摩秦王政的心思和意图,以应对秦国的种种试探。太子悍在处理政务之时,却仍然懵懵懂懂,生涩稚嫩。

    楚王完将秦王政最近的动向告知太子悍,并让太子悍分析秦王政的意图时,太子悍十分天真地说:“秦王不跟咱们打仗,改为跟咱们合作了,这不是正好遂了阿父的心愿吗?好事也!看来如今这位秦王不像之前的秦王那么可怕,阿父也可放宽心了!”

    此话一出,气得楚王完直想抄起附近最趁手的东西,去砸太子悍的头。

    看看隔壁老嬴家多会生儿子,再看看自家怎么教也教不好的儿子,楚王完心中时常生出一种“天不佑楚”的悲凉感来。

    若不是太子悍至少还有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好处,若不是太子悍的弟弟们在理政方面才能也没比他好到哪儿去,楚王完都想直接换太子了。

    正是因为膝下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无法达到楚王完的心理预期,楚王完才会忍不住去惦记那个早早便被他抛弃的儿子。

    与楚王完的其他几个儿子相比,芈启可以称得上是极有才干了——若芈启没有本事,即便他身负秦国王室血脉,他也无法在人才济济的秦国朝堂上身居高位。

    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