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60-180(第28/30页)
相反方向。
喧嚣的大雪,令世界一切像隔了一层毛玻璃,马蹄声轻了,沿路看不见行人,偶尔传来如同树枝折断的声音,他寻声望去,却什么也看不见。
“这样的天气,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那真是树枝折断吗?
贾诩没有回答,目光顺着帷帐扬起一角,望向窗外白茫茫的寂静的世界。
兵马安顿在城外,安排好当日职守的将领,太尉车驾仪仗在三百亲兵护卫下入了城。
与外城的戚寥不同,进入内城过后,鸡犬声、车马声、人声渐起,灯火渐密,慢慢热闹起来。
冬至之日是大节。
除夕,公卿要半夜就入宫觐见,新年伊始就要随天子祭陵、祭日、祭田,并斋戒,种种礼仪次第,几乎没有间歇。
反而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必听政,是休息的时候。
故两京习俗重冬至,家中祭祖,亲友拜会等活动,都集中在年前。
原本除夕祭祀宗庙的荀氏,显然也入乡随俗的更改习惯,融入闾里热烈的祭祀准备氛围之中。
长安荀氏的族居处,已同旧日改名高阳里,车架驶入,里中就知道消息,待荀柔的到家门口,府门大开,阿姊荀采领着数名仆从站在门口相迎。
“外间雪大,文和不必下车,我令车驾径送你归家去。”荀柔推开车厢,当即被扑了一脸雪,当即又回过头道。
“如此就多谢太尉。”
不必在寒风里走当然是好,贾诩拱手致谢,望见年轻太尉已一步跳下车,飞快向着静立在门边的雪色鹤氅的青衣女子走去。
注意到投来的视线,女子向车中轻轻颔首屈膝行了一礼。
贾诩垂首回礼,再抬头,女子已被低垂的青罗伞盖掩住,只有零星絮语自伞底传出。
“阿姊安否?”
“家中一切平安,弟在外征战辛苦……”
厢门被御者自外合拢,随着光线一暗,却也掩了飞雪寒风,贾诩跪坐车中,听马车在御者吆喝中再次驱动,耳边只有细碎的马蹄和碌碌车轴滚动。
寒风霜雪,似乎在走进宅院的那一刻,就被瞬间抛在了身后。
屋内的炭烧得火红,荀柔跟着阿姊走进正堂,撩起帘障,迎面就被温暖的空气燎了一脸。
“拜见大人。”
“吾儿一路平安。”
“是,儿无恙,请大人放心。”
……
冻到麻木的躯体渐渐从外层开始解冻,双颊被室内温热的火气蒸得有些刺痒,荀柔忍着挠脸的冲动,专心回答父亲的询问。
正好姐姐递来一盏热水,他颔首道谢,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暖意顺着喉咙向下蔓延温热了脏腑,同时生姜那股浓烈的辣劲儿,刺激得他差点眼泪掉下来。
荀柔眼眶顿时红了,难以置信的望向荀采离家三个月,亲姐姐居然学会了黑暗料理!
青年眼眶泛红,泪水盈睫,衬着雪白的皮肤,微红的双颊,竟有一点楚楚可怜的味道,把荀采居然都看心软了,还给他好声好气的解释,“外面天寒地冻,姜汤散寒,且生姜温肺止咳,对你并无害处。”
“阿姊,可以先提示小弟一声。”荀柔小声抗议。
那他可以选择喝下去,还是暖手。
“若是直说,你未必会饮下。”
他就是……就是甜党嘛,这也算错?
荀柔从盘中拾起一枚甜枣,闷不啃声,塞进嘴里。
“呵呵呵~”荀爽抚着胡子愉快的笑看。
荀柔再拜而退。
回屋热水已经准备妥当,先洗了个热水澡。
冬天里,头发却不方便洗,只能用豆粉、白芷、川芎、零陵香等制成的粉末拍在发上,用篦子篦过,滤一下发上的浮土尘埃,由于头发里并没有藏着军中特产的小动物,处理起来倒还简单。
在侍从前来通报堂兄荀彧到访消息时,荀柔已经给头发辫好小辫子了。
他还年轻,发量充沛,要将发髻束得端正紧实,需要先把外侧的头发编出几条辫子,虽然麻烦了点,但这种麻烦持续一辈子也是可以的。
“请阿兄进来。”荀柔对着铜镜,迅速将头发攒成一个发髻,用铜冠扣住,再以玉笄固定。
如流水般的清香,随着款款脚步,先人而至,玄衣帻巾的荀文若,自屏风后转进屋内,翩然一礼。
风光霁月。
这个词,简直就是为了他堂兄而创造。
荀柔注意到堂兄衣摆沾湿,连忙拉兄长坐到榻边烤火,又让人温酒送来。
“兄长几时回的长安?”
“陈仓国贷之事毕,既有赵伯然为陈仓令,我自然要回长安做太尉长史啊。”荀彧侧坐榻边,微微一笑,拱手道,“彧至今还尚未拜见过上官,实在失礼。”
“……不过权宜之计,阿兄,怎么也捉弄起我来。”荀柔伸手挠了挠脸颊发痒处,“我还以为兄长来,是提醒我入宫陛见。”
“现下大雪封城,车马难行,就算要见天子,也要等雪停过后才是。”荀彧道,“眼下却有一事,这几日我回长安后,已有好几位族兄来寻我,想要出仕太尉府,然前次含光你在族中选人出征时,其人却不曾应命,太尉毕竟掌管军事,这几位族兄不谙武略,似乎不适合,我已拒绝,只是,此事还当告诉你一声。”
什么不合适,荀柔心领神会,忍不住一笑,“阿兄真是君子,也不必如此委婉,不过是才能不足,又好高骛远,年中我要出征,军中文吏一向不足,若是有心,早就来相荐,何能等到现在。”
“你既心中有数,也就足够了。”荀彧点点头,“为国举才,当以德行才能,切不可徇以私情,你新用事,当谨慎公平,以免落人口实。”
“……阿兄,我们还是聊聊雪灾吧。”堂兄摆出这样劝诫的姿势,让他怎么怎么别扭。
“你是说,救济百姓?”荀彧认真道。
“不错,”荀柔点点头,“先前我实在未曾见过如此大雪,不止寒冷,城外民舍也不知倒塌多少,有多少人被大雪掩埋,此事就算要长安令来做,他人手也恐怕不足,倒不如让兵卒来,我此回带了五千兵马,救灾正合适。”
“能就百姓自然是好事,只是还需请得天子应允才方便行事,否则含光你固然是怀诚坦荡之君子,却难免朝野内外纷纷议论纷。”荀彧担忧的深敛眉头看向他,“莫要不以为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可不防。”
类似的话,先前陈群也说过,但意思却全然不同。
前者是审视告诫,堂兄却是真正担心。
怀诚坦荡、君子。
原来阿兄仍然对他还抱着这样的期待,在他阻止长安在河东郡安插人手后。
荀柔抿了抿唇,心中略有些杂乱,点点头,“阿兄放心。”
第180章 荀氏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