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王一路硕博: 71. 姜医生要升职2 既然逃不了,那就往上……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寡王一路硕博》 71. 姜医生要升职2 既然逃不了,那就往上……(第1/2页)

    主任面容和蔼,目光如炬:“姜茶,昨晚是你值班,这个病人的情况你应该清楚。”

    姜茶正思索着等会儿要开的医嘱,冷不丁地被提问。

    姜茶不敢马虎,道:“血小板和粒细胞都减少了。”

    “嗯。”主任看着她,意思是让她继续说。

    主任问:“所以你怎么考虑?”

    旁边的人把脑袋深深地低下去,只有一个主治一边翻着病历上的检查单,一边看向她。

    “我认为这是一个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有可能是甲流,因为甲流也会引起血小板的降低,并且考虑到最近大环境下甲流盛行的趋势……”

    “产科对于妊娠晚期合并itp可口服类固醇或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初始治疗,如果无效,为防止孕妇脑出血或者其他内脏出血,可用大量激素冲击治疗……”

    “对于32床的情况,应选用丙球治疗,激素虽然起效快,但考虑32床并没有明确血液系统的疾病,贸然使用激素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嗯。”主任点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但她转过头去,又开始提问其他人,大约对姜茶的回答还算满意。

    实习生推着小车跟在后面,走向另一个病房。

    病房里传来动画片的声音,是小孩子们在排队做雾化。

    雾化机器的屏幕上播放着类似小猪佩奇的动画,坐在机器前的小女孩乖乖扣着面罩,注意力全被画面吸引。

    儿科病房的墙壁上刷着蓝天白云,病床和其他科室不同,类似于一种围栏幼儿床,床上的被子也是花被子。

    其他儿童坐在床上,好奇地看着这一大堆医生涌进来。

    姜茶发现如今的小孩子真是聪明得不得了,有一个梳着两根马尾辫绑着哄蝴蝶结的小女孩嘴上挂小灯笼,委屈地和陪床的父亲说:“让我自己说嘛,不要你说。”

    主任被她逗笑了,便面朝她问:“这几天大便如何?下床走路有力气吗?”

    原本神色蔫蔫的小女孩一下子高兴起来:“能走路!大便每天都上!”

    父亲在一旁补充:“今天有点干,我看她还是没什么力气。”

    主任说:“她白细胞还是低,白细胞低人是有点没力气的。”

    主任转头说:“再补点电解质,补250差不多……”

    主任对孩子父亲说:“她前几天吐了不少,今天再补点电解质。”

    父亲看上去是个儒雅的读书人,讲话很客气:“好的好的。”

    然而出病房后,主任却对她们道:“这个病人发热住进来,家长认为不是甲流,当时在门诊做出来的是甲流阴性,这两天再测也是甲流阴性,但她住进来之后因为低烧一直有用奥司他韦,不排除第一次做的时候抗体还没出来,后来再做的时候已经转阴了。”

    “你们要结合临床表现,多思考……家属的话总是主观的,可能从他们的角度觉得就是没有,但你们是医生,要有自己的判断。”

    主任两鬓花白,已经是临近退休的年龄,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教给她们。

    规培到底是什么?

    规培制度的出现不过十几年,有人说它是压死医学生的无数根稻草中的一个。

    有人说,无数规培生的血肉与泪水苦苦维持着这庞大的医疗机器。

    在沉默中生,在沉默中亡。

    但这其中种种,又岂是言两语可以概括。

    平心而论,姜茶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很好,也教了她很多;或许错的,从来是制度而不是人。

    姜茶跟着主任后面,一边记今天要开的医嘱,一边记下主任说的重点。

    既然逃不了,那就往上走吧。

    这里的大部分家长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儿科没什么病人,最近也就是流感盛行,儿科才住了这么些人。

    人多了,遇到奇葩的概率也大。

    只是就算儿科现如今只有十个住院病人,还是有一个奇葩家长。

    姜茶和同伴抱着病历回去补的时候,同伴问起:“哎,34床是不是昨天又溜回去了?”

    说起这个,姜茶无语凝噎:“是的,她觉得这里睡得不舒服,晚上偷偷把孩子带回去了。”

    现下流感形势不如前阶段那么严重,医院的出入限制也放开了。

    不听话的病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同伴:“……”过了一会儿,憋出两个字:“奇葩。”

    姜茶说:“今天凌晨一点来的那个,周六白天就开了住院,没来,昨天夜里发了高烧,抱过来了,对着我们一通发火,说我们考虑得不够全面。”

    同伴是儿科规培基地的人,深深叹气:“你说,我现在跑路,还来得及吗?”

    主任和主治查完房后就去门诊了,因此办公室里只有补病历的规培生和干坐着的实习生,聊起天来就更大胆一点。

    “你往好处想想,儿科缺人,好留院,而且咱们医院儿科病人少,我觉得算蛮好的科室。”

    正说话着,一个家长模样的女人闯进来,大家吓了一跳,立刻噤声。

    姜茶转过头来:“您好,有什么事吗?”

    女人压着嘴角,一脸生气:“我手机被人偷了!我要调监控!”

    姜茶的cpu一下子烧没了。

    护士追过来,把女人劝走:“这里不能随便进。”

    护士劝走女人后,又提醒姜茶她们:“大家最近把柜子锁好,小偷又开始作案了,医生休息室的门最好也锁起来。”

    姜茶揉了揉眉头:“好的,谢谢。”

    有人问:“怎么最近又有小偷了?保安没拦吗?”

    “怎么拦得住?”同伴叹气:“哎,不是说产科还有人偷白大褂装医生偷孩子吗?”

    姜茶吃惊:“我们医院吗?近几年吗?”

    “可能前几年吧。”同伴说:“对了,今天血还是我们采吗?”

    在得到姜茶肯定的回答后,同伴忍不住抱怨道:“欺人太甚!又不是我们科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也太不守规矩了。”

    姜茶说:“我等会儿采了,带到门诊去吧。”

    在姜茶要去采指尖血的时候,有个实习同学主动站起来,要和姜茶一起去。

    姜茶不认得他,但是知道他是临床五年制的同学,这些实习同学私下排了个表,每天轮流来一个人。

    这是海都市大学医学院的老传统了。

    姜茶说:“没事,你坐着吧。”

    正这时,骨科的人进来了,骨科近来薅走了儿科十张床位,不过他们很少往办公室来,基本上查个房就去上手术了。

    骨科,沉迷于搞手术第一人。

    心内:这个人心脏不好。

    麻醉:风险太大。

    骨科:什么,他骨折了?能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