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50-60(第6/40页)
将路都给淹没了,放眼望去,一片冰天雪地。
过几天,好不容易雪快化了,又一场寒风袭来。
冬腊月那两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这样糟糕的天气不利于行军打仗,于是打仗的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直到过完年,冰雪消融,天气转暖,朝廷派的十万大军这才浩浩荡荡地奔赴江南。
至此,为备战,朝廷已花了上百万两银子。若能速战速决还好,若是战事拖延僵持,那就还得不继续往里面投钱。
这些钱从哪儿来?只能从百姓身上来。
打仗的各种军需物资不会从天而降,只能从没打仗的各州府百姓身上盘剥。
陈云州的担忧进一步成了真。
放下这封厚厚的信,陈云州叹道:“希望朝廷能顺利吧。”
早点平息动乱,天下太平,对大家都好。不然打起来,即便推翻了朝廷,等新皇出世,天下统一太平,至少也得一二十年后了,这中间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历史上,每次王朝更迭,人口都要锐减几百上千万。
郑深将信收了起来,说道:“我托友人,若京中有什么变化,江南的战局有了结果,速速派人通知我们。”
“有劳郑叔了。”陈云州是真感谢郑深。
若非郑深,他还真是对京城的情况一无所知。
陈云州敲了敲脑袋,哎,若是能恢复原主的记忆就好了。怎么说,原主也是个读书人,在京城多少有几个相熟的官员,有了记忆也能写信问问他们。
但他现在这种状况,写信给别人太容易露馅了。
而且郑深的调查的资料中,也没有跟他关系特别亲近的官员。
郑深看着陈云州这样子,还以为他是在担忧,劝道:“大人不必急,楚弢将军能征善战,定能平息江南之乱。对了,平义仓的八个仓库昨天都装满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但陈云州还不知足,他抬头看着郑深问:“郑叔,你说咱们要不要多建几个粮仓?”
郑深蹙眉道:“如今在外面购粮也越发艰难了,再建粮仓,除非咱们庆川本地今年丰收,不然也没余粮。可今年的年景是什么样的,现在谁也无法预料。”
哪怕现在看起来一切都挺顺利,春雨绵绵,可一场洪水,半个月的干旱都可能让百姓颗粒无收。
陈云州琢磨片刻后道:“话是这么说,但咱们总是要试试,总不能因为人始终是要死的,大家干脆就什么都不干等死啊。这样,一会儿我跟陶大人商议,给各县下发通知,鼓励农耕,若是没粮种的,官府可低息借给他们。”
“再统计一下最近这两年,庆川府开垦荒地最多的家庭,每家每户可免息贷一只小猪给他们养。等到年底,再还猪仔的钱,没有利息。等七八月看看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多建几个平义仓。”
这主要是为了鼓励百姓开荒。
去年开荒最多的大部分是桥州灾民,他们一穷二白,是买不起猪仔的。
可养猪的好处太多了,单是提供肥料这一块就能让农作物增产不少。
现在有了猪仔做刺激,庆川本地的百姓开荒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郑深笑着说:“大人这么丰厚的奖励,只怕今年开垦荒地的人更多。”
陈云州无奈地说:“现在不囤积些粮食,万一战乱起怎么办?未雨绸缪先做准备吧。”
除了粮食,他还在城中囤积了一批煤炭、水泥等物资,这样即便遇到动乱,龟缩城中一两个月也不愁。
好在庆川城足够大,整个城市人口只有十来万,有的是地方安置这些东西。
囤积东西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
这时候,江南动荡的消息也经由各地行商逐渐传入了普通百姓耳中。
城里甚至有说书先生说起了江南的情况,讲得绘声绘色的。
陈云州都去听过一次,然后发现说书先生的故事应该是半编半造的。郑深都还没得到消息,他都知道朝廷大军打得江南乱军抱头鼠窜了。
不过这种消息倒是让庆川百姓喜闻乐见,毕竟普通百姓,谁想打仗呢?
陈云州摇摇头,放下钱,起身离开,不再这浪费时间。
出了门,没走多远,他就遇到了夏喜民。
夏喜民高兴地说:“陈大人,在下正想去找您呢,没想到就在这碰到了您。”
“找我什么事?”陈云州笑问道。
夏喜民看了看人来人往的马路,笑着说:“咱们去旁边的茶楼里谈吧。”
两人进了另一家安静的茶楼,要了个包间。
等茶上来,夏喜民才说:“是这样的,我们商队的马车用的球轴承载重增加了不少,而且速度也提高了一些。我有个朋友认识军需官,可以将咱们的球轴承推荐到军队那边,大人您意下如何?”
陈云州眼睛一亮,是哦,球轴承也可装到运输马车上,增加运力,加快速度,这应该赶制一批新的马车备用。
至于夏喜民说的事,陈云州思考了一会儿道:“可以,既是军队所需,降一半的价吧,但要拿现钱。夏员外,我可以不赚钱提供给朝廷,可这个
本钱一定要拿回来, 你慎重考虑。”
陈云州担心夏喜民拿不到钱。
法治社会都尚且有很多包工头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拿不到钱,更何况古代战乱年代。
军队后勤运输的车辆成千上万,需要的球轴承可不少,若是都要他贴钱生产,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现在庆川府囤积了这么多物资,已经快将陈云州的小金库耗光,让他免费送几十几百个球轴承可以,几千上万可不行。
夏喜民点头:“这个一定。我那老友相识多年,必不会坑我,这样,我从陈大人这儿拿的就将账结了。”
该提醒的陈云州已经提醒了,陈云州也不好再多说:“行,既如此,就按二十贯钱一个给你,你卖给军队多少银钱我不管。”
“多谢陈大人。”夏喜民拱手道谢。
陈云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起了其他事:“听说夏员外也囤积了一批粮食?”
夏喜民点头:“这不是看大人囤了不少吗?我也担心……希望战乱快快过去吧。”
“夏员外交由甚广,可有江南的消息?”陈云州询问道。
夏喜民摇头道:“暂时没有,我们的商队为了安全,今年都没去过江南。道听途说了一些,也不知真假,大人若是感兴趣,我就说说。”
陈云州点头表示感兴趣。
夏喜民便说了起来。
目前乱军主要有三支,其中最大的一支头领叫葛镇江,原是一名私盐贩子。因为贩卖私盐,他结识了不少人,在江南的□□白道都有些人脉,因此混得风生水起。
谁料一场洪水,将他的一切付诸东流。
灾后,他也沦为了难民,还被关在了城中等死,于是他干脆就拉了一群私盐贩子、盐工冲出县城占山为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