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30-40(第6/19页)

商,都喜欢跟后金做生意,就冷笑着道。

    “倒卖官盐,乃诛三族的罪。通知罗天纵,首恶从者一律斩立决,家眷判流放,三代不赦。”

    王承恩赶紧拟旨,写好后先给游健过目,然后盖上玉玺,就发了出去。

    游健继续和曹化淳说话。

    “朕没想到后金的探子,对江南地区已经渗透到了这种地步。这次是个机会,好好将江淮一带梳理一遍。”

    曹化淳表示明白,却转而道。“万岁爷,固原巡抚胡廷宴上疏,说是边关缺响,士兵恐哗变。”

    游健:“”

    游健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然怎么听到这样搞笑的上疏折子。

    “朕’清空‘国库给各地守军驻军补足粮饷,漏了固原?”

    曹化淳摇头,自然说没有。

    “那这固原巡抚是怎么回事?”游健冷笑的问,又自问自答。“别是自己无能,导致守边士兵不满却将责任推卸。”

    曹化淳感叹:“万岁爷此言,很有道理。只是具体如何,万岁爷还得派监军前往固原查探一番。”

    第34章 Chapter 034处置!

    固原属宁夏,黄河之水经过的宁夏,先后冲刷出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他们草肥马壮,乃是华夏的塞上江南。

    历史上固原爆发兵变,起因是那里先爆发了农民起义,然后因为拖欠粮饷,士兵趁着农民起义的时候,一举造反,劫夺固原州库。

    由于当时的固原巡抚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诿,导致哗变的士兵直接加入农民起义的队伍。到崇祯二年,起义军先后攻击泾阳、富平等地。

    首先这儿再提几句,在江浙一带抄家所得银两,全数贴进补发粮饷中。

    一个地方粮饷最少也是几十万白银,全国各地又有多少驻军守军。这样子清空了,说真的,不怪游健咂舌,说商贾贪婪。

    仅仅只是查抄了江浙一带与官员勾结,企图闹着让减免赋税的商贾,就够将拖欠好几个月的全国粮饷给清空,这都不是贪婪又什么是贪婪呢!

    当时游健就感叹万千,下定决心要再接再厉,不过还是庆幸自己查抄的行为,避免了崇祯元年会爆发的宁远兵变以及蓟镇兵变,只是没想到

    还有个固原兵变。

    不对,固原兵变已经避免了,毕竟粮饷已经补足。但是农民起义,怎么说呢

    这个就不是说能避免,就能避免的。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老朱家的祖宗,开局一个碗,最终成了大明的开国之君。

    这么伟大的榜样在,如李自成、高启祥之流,难道不能憧憬推翻大明,建立另一个封建政权?

    所以农民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谁让大明中后期的皇帝,真的没几个像样的。

    爱玩的,喜欢做木工的,还有明明没有本事,却觉得自己所向无敌,最后成了瓦剌留学生的大明战神。

    朱由检其实也称得上奇葩。

    属于才大志疏,耳根子软的类型。

    才大志疏其实没什么,耳根子软也没什么,但两者结合在一块儿,又是皇帝,那危害性真的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朱由检就’错‘在太勤奋。

    研究表明,要是朱由检不那么勤政,像他皇兄朱由校那样,只专注木工活儿,根本就不过问国家大事,大明国柞说不定还不会亡于他手。

    可惜朱由检勤政,又才大志疏,可不就

    哎,还是那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当皇帝的话,还是要一定天赋的。

    游健就觉得自己挺有当皇帝的天赋,最起码关键时候,游健超级有自知之明。

    “曹大伴,你安排人前往固原探查一番。”游健顿了顿,又道。“至于流民作乱,该剿就剿,不必留情。”

    曹化淳应是,很快就去做了安排。

    这时候张太后已经派人将朱慈烺和朱媺娖接走,俩孩子目前正待在慈宁宫,玩耍得十分开心。

    游健享受难得的安逸,躺在软塌上,眼睛半眯半阖,貌似睡着了,又貌似没有睡着。

    殿外宫娥轻手轻脚的走来走去。又有负责扫洒的太监,正在打理庭院。天气很好,说是晴空万里无云也不为过。

    “不知道草原那波人怎么样了?”游健自言自语起来。“水深火热,水深火热,啧,越想越觉得天道爸爸还是爱我的!”

    完全忘了前几天还在诽谤天道不要脸,居然让满清那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倒好,一口一句天道爸爸

    不过自言自语倒是真相了,现在草原那波鞑子,可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嘛。

    卢象升那边,在升任蓟辽督师后,就采取坚壁清野政策,方圆百里不止没有人烟,连条狗都没有。

    后金那边皇太极练兵5万,企图用5万精兵攻打山海关、石门关,卢象升这边,直接命令镇守山海关、石门关的守兵,日夜勤练兵,以防后金5万精兵偷袭。

    八月初三日,后金过宁远围屯,攻越山海关、石门关。二十二日,后金进犯黄泥洼,总兵祖大寿奉命拦截,大胜。

    与历史上的小胜相比,此次大胜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卢象升上疏为祖大寿请功。

    游健接到请功折子后十分高兴,自然不吝啬赏赐,并且叫来工部尚书薛凤翔以及左侍郎刘廷元,询问水泥厂的建设问题。

    原先游健从小伙伴手中得到水泥配方以及玻璃配方等配方后,就先造了水泥厂,就在京郊。为了安全性,特别是保密性,水泥厂其实是挪了一处皇庄,并派禁卫日夜把手。生产一批水泥,就运送一批水泥出京,并且同时,还着手准备铺设从京城到辽东地区的水泥官道。

    还是那句话,需要不少的人力以及金钱。游健并不希望大明百姓服徭役,如果有可能,自然是外族来干苦力。

    可惜呢,现在说大明百姓不服徭役的话,不现实。辽东地区可以,那是因为犯人多流放到那儿。

    如果流放犯人被押解来京城铺桥修路,那就不是流放,而是来做工的。

    所以游健干脆就提高待遇,以日结工钱的方式,招揽百姓修路。

    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从京城修到了天津,又从天津起头,准备一直修到辽东地界儿。

    督促铺路的工作,游健是交由工部负责。工部尚书薛凤翔直接管理,并每半月一次就跟游健汇报一次。

    今天刚好就是每半月一次汇报进度的时候,并且薛凤翔还带上了工部左侍郎刘廷元,一起汇报工作。

    “臣的意思是,万岁爷不妨多建造几家水泥厂。”薛凤翔斟酌言辞的道。“现有的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不够铺设官道。”

    水泥这玩意儿,挺没有技术含量。游健将水泥厂建在皇庄,又安排禁卫三班倒的日夜巡逻,就是怕后金那边的探子,跑来盗走水泥配方,反过头来在盛京老窝搞建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