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90-200(第4/25页)
纸?就是他院子里扔着的那些木头还有刀片之类的?”三姑娘又问道,九福晋点头:“贵妃娘娘十分看重,说这东西很是重要,用纺织厂半分的红利和我交易,日后但凡我活着,就能领纺织厂的红利。”
她顿了顿就笑道:“如此一来,我这后半辈子,也算是有了保障。”哪怕府里这小阿哥是个庶子,日后但凡他想要这份儿钱,就必得要将她供着。
一辈子的安稳,贵妃娘娘为她考虑很是周全。
三姑娘顿了顿,忽然说道:“额娘,我想请个先生。”
九福晋疑惑:“以前的先生呢?”
还不至于老九一死,那先生就走了吧?
顿了顿,她补充道:“想请个什么样的?这个不好咱们就换一个,虽说额娘……但请先生的银子还是有的。”
三姑娘抿抿唇,略有些忐忑:“想请个教导格物和算数的先生,我日后想做这些东西。”
她并不觉得自己比谁笨,他们家以前没阿哥,宫里宴会,或者是去别人家参加宴会,总被嘲笑。三姑娘心里不服,就自己在家看四书五经,然后去和堂兄弟们比试。
她年纪虽小,却是能比她大四五岁的堂哥都比下来呢。
当然这事儿谁也不知道,堂兄弟们输给了女孩子,觉得丢脸,绝不会主动说出来,自家姐妹生怕阿玛责备,也不敢提。所以这事儿就是个秘密,三姑娘只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四书五经她都能学,这算数和格物,她肯定也能学。
她敬佩贵妃娘娘,现在贵妃娘娘又在她们家正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她们,那她就要好好学这些东西,将来也为贵妃娘娘效力。
她算是看出来了,就因为她是女孩子,科举上战场这些事儿,和她是没什么关系了。但她又不愿意和大姐一样,将一辈子荣华富贵,还有自由安稳,全都系在一个男人的良心上,所以她就需得给自己找一条晋升之路。
贵妃娘娘是她目前唯一能看得见的梯子,她唯一能抓得住的绳索。
九福晋有些吃惊:“你要学格物和算数?”
“是,我以前听塔纳说过,说是贵妃娘娘说了,要想做出来那些滑板车,扭扭车,还有怀表这些东西,就需得学好了格物和算数,连弘昼阿哥,也必得每天学算数和格物呢。塔纳也学,所以,我也要学。”
三姑娘点头:“不会女红日后可以买衣服穿,不会诗词顶多是别人说一句文采不好,我以前学的,就算是不会,也并不妨碍我过日子。但格物和算数我要是学的好,日后是能改变我的命运的。”
九福晋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可后宫争斗,贵妃娘娘万一……”
“贵妃娘娘就算是有个什么万一,我自己学会了做东西,哪怕是将来只做出来一个类似于滑板车的东西呢,这东西能不能让我一辈子衣食无忧呢?”三姑娘问道,她才八岁,她现在学,完全是来得及的。
也就是贵妃娘娘不爱财,不管是那滑板车还是平板车,民间谁想仿制就仿制。
贵妃娘娘若是爱财,先让人大批量的做一些出来,随即图纸保密不宣传,这东西哪怕是只卖三五年呢,能赚多少钱呢?老九天生的商人,三姑娘是他亲生,岂能一点儿没遗传到?
她不光是数字方面非常敏锐,她对别的东西,也是十分通透,看多了心里也就有了门道。
九福晋不说话,三姑娘软软的哀求:“我还小呢,距离成亲还有好些年,再者咱们家现在这样,我就是成亲,又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呢?倒不如一心一意的学这两样,回头若是真给娘娘作出了什么东西,娘娘赏识,我这婚事有娘娘掌眼,还能比现在更坏吗?”
那肯定不是,若是耿文华指婚,必然是要给三姑娘挑一门很不错的婚事的。
“再者,我若是学得好,将来指不定能拜娘娘为师……”三姑娘又说道,整个京城,谁不知道贵妃娘娘十分赏识算数和格物方面有才华的女子呢?对于诗词文章,娘娘倒是不如何看重的。
“额娘,咱们家现在这样了,再坏能坏到哪儿去呢?倒不如奔着个可以看得见的前程去。”三姑娘继续说道 ,缠着九福晋答应:“额娘,求您了,我记得阿玛以前有几个门客,就是很擅长格物和算数的。”
九阿哥天性聪颖,连康熙都不止一次的夸赞过他,但偏他不愿意干正事儿,一心只奔着经商去了。
九福晋也不知道他去经商,到底是因着自己喜欢,还是因着老八需要。但作为枕边人,九福晋也是知道老九在别的方面的才能的,当年跟着耿文华学组装怀表,老九就是学的最快的。
他这方面有天赋,闲暇时候也就愿意折腾折腾,再加上有钱,也就养了几个有这方面才能的门客。
当然,他对外肯定不会说是自己感兴趣,只说是想学耿文华,若是能做出来几样稀罕东西,也算是一条赚钱的路子了。
那几个门客……倒是也有两个忠心的,就算是老九没了,这两天也没着急来辞别,而是还在别院那边住着。
“你一个女孩子家……先生都是男
的……”九福晋就迟疑,三姑娘顿时亮了眼睛:“额娘可以让咱家的女孩子都跟着去学,人多也就不怕有什么闲言碎语了。”
九福晋叹口气,伸手摸一摸三姑娘的脑袋:“这事儿,你让我想一想。”
钱财倒不是难事儿,她那嫁妆给二姑娘留出来一半儿,剩下的一半儿也足够请先生。但这住处……这府邸肯定是留不住的,一家子需得搬走,为节省开支,就不能要这么大的宅子里。你既然请先生,是不是也得给先生安排好了住处呢?
人家现在是住着大宅子呢,能甘心去住小院子?
或者,将小院子买下来做束脩?
也不知道那纺织厂的半分红利,一年能有多少银子。
九福晋这边的愁绪,耿文华是不知道的,她正兴致勃勃的叫了内务府的管事来吩咐呢:“一定要用最好的器材,这刀刃必得十分锋利……”
说起来这武器锋利,上好的钢材才是最好的材料,可惜,炼钢这事儿……她也没经验。
她出生的比较晚,大炼钢距离她出生,都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时间久远,就连家里长辈都不再提起来了,她上哪儿知道什么土法炼钢之类的东西?
再者,炼钢那也是要有条件的,现在这种社会生产力,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条件。
“这个放铡刀的槽口,需得做成有卡扣的,但又是能活动的,方便换刀刃,又不能随随便便掉下来砸到人。”耿文华心里吐槽着,但还是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就算是掉下来砸不到脑袋,但砸到了手或者脚,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个铡刀的事情算是已经解决,那接下来就该考虑这个缝纫机的事情。没有缝纫机,全凭人工的话,难免是要更耗费人力的,但相对的,人力越多,成本越大。
这可不是吃人口红利的时代,这清朝的人口虽说在历朝历代中算是数的上的,是一次大爆发,但因着土地稀少——还是那句话,生产力的缘故,国土面积并不能代表生产面积,再加上农耕手段比较落后,粮食也不算多,至少有六成的人口,还出于只能吃个半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