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70-280(第8/28页)

为武长仪,李旭轮自然也变成了武旭轮。

    但看起来,只是改姓的话,好像并不能够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

    武清月挑眉发问:“他这又是怎么了?现在非要让他当太子的人已经不在了,那些臣子也不会蠢到现在就觉得能让他立起来和我争权,他有什么好躲的。”

    他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安全得要命!

    作为一个安分的皇子,刚刚改朝换代的圣神皇帝巴不得让他好好地活在人前,做个对外展示仁德的标杆。

    武曌摇头:“他给我的理由,还挺有道理的。”

    想到彼时从武旭轮口中说出来的话,武曌都觉有那么一点刮目相看的意思,只觉那实在不太像是她那儿子能想到的。

    “他说,他怕朝臣提到二王三恪之事。”

    武清月目光一动,旋即意识到,为何阿娘会说这竟还算是个合格的理由。

    何为二王三恪,便是历代王朝给前一代王朝的后裔加封往后名号,还要给其以一块封地,让他能将宗庙给搬迁过去,以显示后头的那个王朝对前朝的优待。

    汉代灭亡之时汉献帝刘协的山阳公,隋恭帝杨侑的酅国公,都是这样来的。

    那么遵照这个自尧舜之时就流传下来的规则,武周代唐之后,对于李唐也该如此的。

    “旭轮说,他今日听到有几个被搀扶下去的老臣,在那里念叨着什么太庙太庙,就想到了这件事。”

    听到这里,武清月没忍住笑了出来。

    她完全能够想象得到,武旭轮在将这件事跑到母亲面前说出来的时候,到底是怎样一副着急上火的状态。

    那些老臣惦念的太庙,作为李唐的根基,当然不可能只是被留在长安作为遗存之物,权当看不到这个东西就行的。

    若真要遵照二王三恪的规则,则又有另外一个问题。这个被作为前朝遗脉敕封为王侯的人,身份必须足够高,最好是末代帝王,或者是末代帝王的子嗣。就算能将规则稍微灵活一些,也起码得是李元嘉李贞这样的身份。

    可后者,基本都已经被武清月在去年杀光了。

    唯独剩下最合适的一个,现在叫做武旭轮。

    意识到这一点,他一见阿娘回到了宫中,就连滚带爬地找上了门。

    武清月问道:“那阿娘是怎么回答他的?”

    若非她的决定相当要紧,大概也不会非要在此刻来和她相商。

    武曌抬起了唇角:“我和他说,有些时候他这种逃避还算能帮得上忙。我正愁如何再给处理太庙拖延些时日,他就来个一哭二闹,那也不妨按他想的去做。不过,我给他额外提出了两个要求。”

    “其一,尽量让人知道,他到底是被谁逼走的,若能趁机再抓出一批潜藏的顽固分子,也正好能给官场上腾出位置来。其二……他可以走,但是我会让人在暗处保护于他,以防他真出现了什么不测。”

    武清月点了点头:“我明白阿娘的意思,若要对太庙动刀,进行什么变革之事,也无妨再做得彻底一些。”

    “就像阿娘之前所说的那样……武周的周,已是一个新的周期了。”

    那又何必再按照什么二王三恪的规矩呢?

    在那些规矩之中,反正也从来没有给她们以站在巅峰的位置。

    只能用自己的办法,去为新世界的到来打开局面罢了!

    在这元月初一的最后一刻,武清月将手搭在了母亲的手背之上,缓缓出声:“阿娘,我一直在呢。”

    所以,就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好了!

    ……

    虽然等到第二日,武曌就很觉无语地看到女儿看着手中的文书,费力地从奏章堆里探出了个脑袋:“阿娘,我能申请和旭轮一起离家出走吗?”

    圣神皇帝当即眉头一竖:“你在这里说什么混账话呢?”

    武清月悲愤地正了正面色,“就算明知道这个改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想到我要比别人都更快适应这些名字,我就想躲两天。”

    她将文书摊开在了面前。

    在那上头写着的,确实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朝堂之上的官名改革。

    三省六部制度的框架其实并未改过,就如同李治当年所做的那样,这次也只是对官职对应的名字做出调整。

    武周的朝臣也确实该当在新的官名之下,进一步削弱和李唐之间的联系。

    所以早在武清月还在“剿匪”的时候,武曌就已先和珠英学士商榷,将这些新的官名,都给提前确定下来。

    今日皇位已定,正是该当敲定官职系统的时候。

    三省之中,改中书省为凤阁,最高长官为内史,门下省为鸾台,最高长官为纳言,尚书省为文昌台,最高长官为文昌左右相。

    其中这鸾凤之名,也正是为了继续对外传递一个信号。

    那便是女主天下!

    随后的六部,则按照礼部之中的职权分给春官为例做出变更。

    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因前者执掌官员升迁考评,后者掌管朝廷财政,位居前二。

    礼部彻底改名为春官,兵部改夏官,刑部改秋官,工部改冬官。

    此外,还有秘书省被改名为麟台监,太史局改名为浑天监,内侍省改名为司宫台,御史台改名肃政台……

    别看尚书还是尚书,侍郎还是侍郎,少卿还是少卿的,再如太医署这等没什么好改的,最后也并无变动,武清月依然觉得眼前一黑。

    只能说,阿娘起的这些官名,起码还是好听的。

    身为武周太子,她也得尽快将这些给记住。

    武曌显然也看得出来,阿菟这句想要离家出走的话,反正不能当作真话来听的。她说完了那点意气用事的话,就已重新埋首在了案上。

    当她走到对方身边的时候,还听到武清月在絮絮叨叨着什么。

    仔细一听,好像是在说“秋主肃杀刑罚,所以是刑部……”

    “凤阁鸾台也挺好的,内史和纳言都是阿娘的翅膀……”

    “……”

    “浑天监这名字真的不能改改吗?要不还是让下玉去算算这个风水问题吧?”

    武曌咳嗽了一声。

    武清月一脸无辜:“阿娘,我在记呢。”

    武曌伸手轻轻弹了一下她的脑门:“明日在朝堂之上,你别给我说出这种话来。”

    别人家的皇帝和太子是什么关系,大概在她这里是没法去找个参照了。

    或许就按现在这样,享受这种甜蜜的烦恼,也没什么不好的。

    总之,这份官职改名的诏令,在登基大典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便已宣布了下去。

    不过,这份诏令,在武清月这里,仅仅是记名字有些艰难,唯恐在随后的官员调度指派中,会出现什么错漏偏差,在那些听到圣谕的官员这里,却显然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

    无论是凤阁还是鸾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