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武周]问鼎》 180-190(第31/40页)

能继续站在与大唐结盟的立场上,李清月想了想,还是在离开藏原之前,和东女国的女王商议,将敛臂王女一并带去长安,为她求个官职后再将其放还归国,同时也为东女国此次相助大唐的战功要来对应的赏赐。

    此外,除了正常的战功嘉奖之外,倒是还有一个她打算为其求个官职的人,正是裴行俭的夫人库狄真如。

    吐谷浑抗击吐蕃期间,库狄真如协助于裴行俭安抚吐谷浑民心,本就贡献不小,此前的远赴长安为吐谷浑求索援兵也办事周到,更重要的是——

    往后吐谷浑与东女国的往来必然不少,以东女国的风俗习惯,总还是需要一个女官与其商谈国事的。

    那么比起让弘化公主这个执掌吐谷浑实权的王太后亲自奔走,直接给库狄氏一个正经办事的官职,显然更为可行。

    若这两个官职到手,再由大唐向着吐谷浑与东女国各自发出国书,作为边境盟好的凭证,李清月便更能暂时放下对这一带的担忧了。

    她刚想到这里,忽听有人在旁说道:“难怪都说早年间生活在藏原之上的羌人,一到过冬之时就会想要往湟水谷地迁移,直到此地建立起了一个个国家,这种搬迁才渐渐停止。”

    敛臂王女裹了裹身上的厚氅,发觉穿过山口后好像没有那么严寒了,便加快了点骑马而行的速度,凑到了李清月的身边。

    她精神抖擞地观察着这些此前不曾走过的地方,满脸都写着好奇。

    李清月瞧见她这表现不由心情更好,但想想还是觉得,得给她提前说些东西,免得她就这么一副没甚心机的模样到了长安,招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趁着还要跟文成公主介绍长安城中如今的情况,见敛臂王女靠近过来,李清月干脆将她也给喊上一并“上课”了。

    正好还能让文成公主帮忙充当一下临时的翻译,免得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

    但这不说还好,一介绍起长安城中哪些人处在权力的顶峰,敛臂王女就忍不住插话了, “我有个问题想问。”

    对上敛臂王女这双求知欲旺盛的眼睛,李清月却忽然有点不太妙的预感。“你说说看。”

    敛臂王女用蹩脚的汉话认真发问:“你刚才说,按地位排,皇帝和皇后下面是太子,那为什么是你的兄长而不是你?”

    在场之人谁都看得出来,她那眼神里的疑惑一点都不加作伪,应当就是她的困惑。按照东女国的规则,显然也该当是由李清月这样的长女继承国主位置。

    敛臂王女追问:“他有你能征善战,对抗外敌吗?”

    李清月:“……”

    这个问题要她怎么说呢。

    总不能说,这只是现在的情况而已。

    要知道,她那位英明的阿娘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在有她的协助推动下更不可能只停留在皇后的位置上。

    所以今日的太子,也未必就会是明日的太子……

    李清月捂着脑袋,决定先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太子不需要会打仗。”

    “那他需要会做什么?”敛臂王女好奇追问。

    “……他需要有个做皇后的娘。”李清月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无力吐槽道,又转而抬高了音调,“行了行了,你管太子需要做什么,反正跟东女国往来的是我这个当将军的,又不是太子,你只要按照大唐参与朝会与赏功的规矩办事就行了。”

    见李清月一副再多啰嗦就要拔刀的表情,敛臂王女终于乖乖地坐回到了文成公主的边上,“那你继续说吧。”

    中原的规则太复杂了,她记不住!

    好在,她领了官职就能回去,按照安定公主给她们制定的发展路子,慢慢将地盘扩展到党项羌的地盘上去。

    到时候,她就把这些早年间还在耀武扬威、瞧不起东女国的家伙,都给一个个地打服过去。

    她一边托着腮一边遐想着这些,随着马车的摇晃和李清月的低语,竟然直接睡了过去。

    这一觉没人打扰,还因车中暖炉的作用睡得极好,等到她醒来的时候,竟已到傍晚了。

    她掀开车帘走出,就见车马已停在了鄯州的州府缮城所在之地。

    看到文成公主就站在不远处,敛臂王女也顾不上这“翘课”的尴尬,连忙快走几步上前问道:“安定公主呢?”

    “去见鄯州刺史去了,说是正好还有安西都护的军情送到,需要请公主看看是否要再在此地停留几日。”

    敛臂王女目光一亮:“意思是,可能还要战事要打?”

    别人可能会对战事避之不及,敛臂王女却不会!

    她已尝到了跟随安定公主作战的好处,虽然起先的升级争端中有些损失,但相比随后的收益简直不值一提。

    倘若还有新的战事,能让她再立点功劳,免得去了长安还有这些个条条框框的规矩,简直再好不过了。

    可惜从文成公主口中说出的显然不是个对她来说的好消息,“不,不是还要打仗,是安西都护的战乱也已被平定了,邢国公调兵折返意图支援吐谷浑,先派遣了骑兵快马来报,让鄯州刺史提前筹措一批军粮,以备战时之用。”

    结果……

    他这前脚收到了苏定方的消息,后脚就获知了安定公主这边的情况。还是直接接到了从藏原上下来的这支凯旋队伍。

    “公主实在是应该早点将作战取胜的消息报于我等的。”

    鄯州刺史这位置不太好调度,所以自龙朔元年到如今,还是那张允恭担任着。将安定公主接进州府之内后,他便将人迎到了主座之上。“若是邢国公早知公主有此等平乱的本事,估计也不用如此着急了。”

    李清月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想提前告知,而是我也没法一口咬定,在禄东赞死后,吐蕃内部的发展能否如我所预料的一般,暂时中断了进攻的念头,正好也借着令其送回文成公主一事做个判断。倘若这其中有所反复,我又已将平定战局的消息送回,才真是影响行军计划。”

    “我与苏将军在辽东战事上有过合作,知道他是何种脾性的人。若论对大局的掌控,李唐将领之中他是头一份的,不会因为吐蕃这边局势不利就改变进攻西域叛军的节奏。”

    “如今这出各自为战,反而均有胜果在手,难道不是陛下也当喜闻乐见的事情吗?”

    苏定方从西域撤兵,应当是那头的叛贼已基本落网,最多就是还有些后续的安抚差事,需要契苾何力等人深入北部草原处理。

    也不知道在这场平乱之战中,卓云取得了多少战功,能否在现有的官职上再行升迁……

    事实上李清月的猜测也并没有错。

    对于擅长评估战局的将军来说,吐蕃这边的没有消息,反而是最好的消息。

    如今这已彻底尘埃落定的局面,对谁来说都将会是个惊喜。

    “也对。”张允恭当年能同意弘化公主还朝求援,能在西域战局有变的情况下也不忘往吐谷浑方向送出一条消息,本也不是个蠢人,听李清月沉着分析,也不由随之露出了个赞赏的神情,“苏将军自西域统兵而回,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