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第7/15页)

渐好起来。

    袁机的建议很诚恳,他觉得凭借他妹妹的学识定然会中举。

    这几年江南多了不少招募女学生的童学,再加上最大的商行也招女人做工,家中送女儿读书的人变多了。

    这种转变连袁机都意识到了,最显著的是街道上出门的女子变多了,也因为治安不归县太爷管,归专门隔出来的警察署管,治安的案件关系到他们的薪资,街道上流氓混混也变少了。

    杭州还专门另建了监狱来安置犯人,不打也不骂,这些犯人被一家做雨伞的厂和服装厂给包下了。

    每日的固定工作就是踩缝纫机和修竹子。

    有时订单多,传到警察署那边,警察署会立马出动大批人上街扫黑再抓一批。

    毕竟进去的犯人创造的利益会分给警察署一份,犯人多的是,抓完一批还有一批。

    几年下来,杭州变得干净文明起来,谁也不想被警察抓到把柄关进监狱去。

    治安一好,敢出门上街的女人也变多了,女人一多商业就繁荣,这收上来的税自然也增长。

    总之是个良性循环。

    袁机的妹妹叫袁筝,早年出嫁,后来丈夫去世,她没有子嗣,便回了娘家。

    这要是不爱惜女儿的人家,怕是都不愿意把女儿接回来,或者是接回来往尼姑庵里一扔。

    当然也幸好婆家是小门小户,不需要争那个贞节牌坊,才放她归家。

    归家后她多是教育哥哥的孩子,才七岁的侄女可以说是她从小看到大。

    眼下听哥哥这么一说,袁筝有些胆怯,“要不还是算了。”

    多年未出门,出嫁前的手帕之交早已断了联系,袁筝习惯了闭门过日子,猛然让她出远门,去京城考女举,她不免退缩了。

    袁机却鼓励她,“免除路费,去试试又有什么关系,正好我打算带江哥儿走一趟。”

    袁机的长子袁江,早年调皮掉进过水里,之后留下了咳症,一到换季就咳嗽,杭州的大夫只说多养养,他听闻京城开了一家非常大的医馆,无病不治,便动了带儿子去治病的心思。

    袁筝一听事关侄子的健康,便很快同意了,再说有哥哥陪着,去哪里她都不怕。

    四月里,江南气候温润,不冷不热非常舒适。

    袁家忙活起来,袁机的妻子夜里帮着蒸了一打梅干菜饼,这饼没有放荤油,冷了也能吃。

    知道亲爹要出门,袁家小女儿吵吵闹闹也要去。

    没人同意,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半大孩子出远门已经很艰难,再说路途遥远,小的路上生病可怎么办?

    天蒙蒙亮,袁家兄妹便起床了,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

    袁机将长子叫起来,十岁的长子面色苍白,吸了一口冷气便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立马捂嘴,怕把屋内的妹妹吵醒。

    “爹……”

    袁机推了推他,“快去洗漱,马上要出发了。”

    门外传来动静,袁机去开门,就看到事先约好的黄包车到了。

    近几年杭州城内多了不少黄包车,有人拉,也有前面安自行车的。

    袁机妻子递过来梅干菜饼,袁机接过递给了外面的车把式两个。

    梅干菜里放了辣椒,一点点辣椒很开胃。

    袁机见儿子洗漱好,就拉着他上车,后面的袁筝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灰扑扑的老棉布挡住了外人的窥探。

    两大人一孩子上了车,车把式快速地将剩下的饼塞进嘴里,再过来将油布帘子拉下来挡住清早的风。

    袁江被父亲和姑姑夹在了中间,然后掏出了母亲包在报纸里塞他怀里的饼。

    他小口吃着,感受到黄包车的颠簸。

    等到了岸口,袁机扶着妹妹和儿子下车,顺手结了车钱。

    他们此次是打算坐船到苏州,再从苏州转船走大运河到南京,在南京做通往北京的火车。

    路程不算太远,往年得提前一两个月出发,如今行程已经缩短到七日内。

    火车的诞生就是奇迹。

    码头有往苏州的船,这边做客船生意的都被收编了,只能通过码头的售票处售票,主要是方便收税,同时也规范了船资。

    售票处灯火通明,开着的是电灯,宽阔的大厅坐着不少人,也躺着不少人,都是等船的。

    这边的船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袁机的船票是提前买好的,走了几排才找到了两个连着的空位,他推着妹妹和儿子坐,他自个儿拿着包袱。

    包袱里除了妻子给摊的饼,还有几瓶清水。

    瓶子是玻璃瓶子,很久前装着罐头,如今装了凉白开,出门在外不方便,能凑合就凑合。

    大厅通往码头有两扇门,这会儿用铁栅栏拦着,栅栏边上悬挂着一个牌子,白底绿字写着入站口三字。

    过了一会儿,有人举着一个木板站在栅栏内。

    “杭州通往上海县的十三号船马上启程,票是十三号船五点十分启程的来这边排队。”

    很快陆陆续续有人拖家带口过去排队,栅栏外喊号的人喊了有几声,然后就看着墙壁上的挂钟。

    等钟指针走到五点整才开栅栏,也没有仔细看票,只要手中拿着票就可以过。

    等队伍里的人走完,栅栏再次被拉上。

    袁机开始掏出自己的票,票上写的是五点半开船,是十四号船,也快了。

    果然五点二十又有人喊了,他连忙拉着儿子起身,将票塞给两人。

    “拿紧了,别掉了!”

    排队进入口,码头有人指挥他们上了船身上刷着十四号字样的船。

    上船前有人拦着检验票,这次比较认真了,检查完一张,便用剪子将船票一角剪掉。

    袁机等人上船,船很大,能装下上百人,是那种钢铁船,带着烟囱的那种。

    船都是座位,上了船等人坐得差不多了,又来了检票员,这次不仅是核查票据还有路引,户帖。

    户帖上是贴了照片的,不出门不需要,只要去办路引,这户帖都需要补上照片,听说是朝廷的新规定。

    确定人照片和船票都对,检票员去查另一个。

    这样查完,船才开始启动。

    袁机听见前后都有人讨论。

    “上个月还没查这么严,这个月是怎么了?”

    “还不是女举,听说官府要保证女举顺利不出错,若参加女举的人顺利进京,地方衙门会有奖励。”

    “什么奖励?”

    “听说会多留百分之一的商税给地方用来发展。”

    “若是地方有考中女举做女官的,明年的教育资源会按照中女举人数来分。”

    “难怪这些学官这般积极,水匪好像都变少了。”

    “谁敢在这个时候惹官老爷不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