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子无为(科举)》 130-140(第16/18页)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痛。

    沈江霖不管这里面暗中搞鬼的,是毅王、肃王还是什么王,竟然敢下这般死手,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以他大哥大嫂的脾气性格,若非怀疑到了这些王爷,绝不会在信中提这么一句,而对沈江霖而言,他不需要更多的证据,因为这些人并不无辜,他们都觉得沈江云是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捏。

    第二日一早,沈江霖进宫后,先是帮皇帝整理了奏本。

    今日整理奏本的时候,沈江霖不似平时的慢条斯理,而是带着某种目的性,只是因为沈江霖如今已经在御前站稳了脚跟,每当沈江霖在整理奏本的时候,无人敢上前打扰,所以沈江霖今日的一些不同,也无人发现。

    沈江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那两本奏折。

    一封奏折来自杜凝章。

    看完杜凝章的奏本之后,沈江霖心里冷笑了三声,果然是杜阁老,谨慎圆滑的很。

    在杜凝章的奏折中,他们此行一路虽然遇到了山匪,但在他的指挥之下,已经大获全胜,擒获了山匪一百九十八人,交战过程中,亡对方二十五人,又将自己这边的战损说的非常轻,同时又说了他们是如何一路赈灾而去,到了安阳后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安抚了百姓,下达了哪些政令云云。

    而他大哥和大嫂的名字,却根本没有出现在奏折上过。

    好一个杜凝章!

    如此轻描淡写地将事情说了一通,到头来,竟然全成了他的功劳了。

    若是没有牵扯到沈江云夫妇,实际上以沈江霖的政治智慧,他当然是明白为什么杜凝章要这般写的。

    毕竟现在虽然逼供出来了一些信息,但是根本没有办法进一步证实,万一得罪了几位亲王,在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他这次赈灾不成、反受其害,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不如先将事情简单化,压一压,只当普通山匪对待,等到解决了赈灾事宜后,再好好搞清楚悍匪事件的始末,甚至,杜凝章都不一定会将这件事捅出去,而是将此事作为政治筹码来和那些王爷们谈判,以后或许更有说不尽的好处。

    人人都在里面计较得失,只有他大哥大嫂想的是黎民苍生。

    偏偏想着黎民苍生的人,却连出现在这本邀功奏折里的资格都没有。

    如何的可悲可叹!

    但是现在不是悲叹的时候,沈江霖迅速地将这份奏折合拢,然后放到了重要但不紧急的底下的第三本。

    有时候奏折摆放的顺序,会决定这封奏折被周承翊看完之后的走向。

    根据沈江霖对周承翊工作效率和作息习惯的了解,今日重要且紧急的奏折一共有四十六本,周承翊大概需要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处理完毕,等到最重要最紧急的事务处理完毕之后,周承翊就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期间或喝一杯清茶,或到御花园中转两圈,但是在此之前,他会先翻看一下最上面的几本重要但不紧急的奏折,为的就是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休息的时候,心里也会琢磨一二,等到休息完毕之后,再去处理,那就速度上快了许多。

    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二十八天,而沈江霖伴驾何止二十八天,这便是沈江霖为周承翊打造的看奏折的习惯,在他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起来。

    果然,周承翊处理完今日最要紧的奏折之后,便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翻了翻第二堆奏折上的前几本,见没什么大碍之后,就放了下来。

    杜凝章的奏折并没有引起周承翊多么大的注意力,赈灾路途上虽然出了一点小波折,但是既然已经拨乱反正了,也没损失多少赈灾物资,周承翊便觉得一切向好,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就是作为帝王的无奈之处,只是通过几本奏折去了解天下事,文字往往又可以充满欺骗性,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叙述方式,都可以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帝王又如何能够将天下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呢?

    周承翊根据撂下了这本奏折,反而是最开始的第一本奏折,原本周承翊已经看过放下了,却又再次拿了起来,笑着对沈江霖道:“说来二皇子的周岁礼朕原不想大动,只是架不住礼部的人一次又一次的上奏,只是这样一来,又要花费不少。”

    周承翊虽然口中说着“花费不少”,但是脸上的表情无疑是愉悦的,毕竟这是周承翊的嫡子,又是在他登基后不久,死掉了唯一的大皇子后,后宫好不容易又传出了喜讯,有了这个正宫嫡出的皇子!

    周承翊的子嗣不算多,在他登基的时候,他的后宫之中只有一个刚一岁半岁的皇长子,还有两个小公主,但是登基之后不久,大皇子就因为染上风寒夭折了,这对周承翊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毕竟这是周承翊第一个儿子,对他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和关注,看着那条小小的生命离开,周承翊自己都是痛不欲生。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大皇子夭折之后,民间和朝堂上不知道怎么的,就流言四起,说着说着,竟然变成了皇长子是代父受过,定是当今有什么不德之事,才会在刚刚登基后不久,大皇子就夭折了。

    这要的流言蜚语传入周承翊耳中的时候,更是令他大发雷霆,恨不能将这些嚼舌根的人全部杀了!

    但是那时候的周承翊刚刚登基不久,一面伤心缅怀自己的大皇子,一面还要和朝臣继续争斗周旋,就算心中有万般痛苦,也只能咬牙忍了下来。

    后来便有了二皇子的出生。

    二皇子的出生,冲刷掉了大皇子夭折的悲伤,也让周承翊后继无人的传言不攻自破,更重要的是,二皇子出自正宫皇后,天生就有占着正统地位,带给了周承翊许多正向的政治利益。

    周承翊登基之后,除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外,可以说其他一应后宫开支,都是能省则省,唯独在二皇子的周岁宴上,被礼部几次上折子奏请后,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说到底,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偏向,二皇子如今圣眷正隆,许多明眼人瞧着,都觉得周承翊是拿二皇子看作当年的自己在培养了,二皇子只要不长歪了,或许马上就是下一个太子。

    若是未来太子,理应办宴。

    刚刚那第一封奏折,便是礼部呈上的周岁宴的规划方案,周承翊看完之后,虽然心里觉得满意,但是依旧认为奢靡了一些,此刻正好御膳房的人送来的几道小点心,周承翊看了觉着今日的点心样子做的格外精致,赏了沈江霖一盘,让他坐在下首一起同用。

    一杯清茶,一小盘糕点,作为上午的工作加餐,绝对再合适不过。

    沈江霖谢恩之后,就坐在下首的小案后面,陪着周承翊一道用了起来。

    周承翊今日心情不错,和沈江霖边吃边聊,知道沈江霖尚未有子嗣后,忍不住在沈江霖面前带着几分炫耀的意思,说起了二皇子小时候的那点趣事。

    当然,现在的二皇子也还只有八个月大,再有趣也不过是一些吃喝拉撒之事,好在沈江霖是同样有几分育儿经验在身的,和周承翊说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

    等到话题转到了周岁宴上,周承翊感叹周岁宴的规制要精简一点,却看到了沈江霖面上欲言又止的神情,心下一动,问道:“沈爱卿难道对周岁宴也有高见?若不然,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