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她的1979》 100-110(第4/12页)

 说实话, 建筑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县中心多了一栋六层楼,那是邵清和之前返乡时捐助的县医院新大楼。还多了一些电线杆子,乱糟糟地分割着蓝天。

    街头有年轻人穿上了喇叭裤, 顶着一头秀发, 在一些老人诧异的眼光里,骄傲地招摇过街。

    正巧是赶墟的日子, 从火车站出来,主街两边挤个水泄不通,提了篮子卖鸡蛋的, 卖小菜的, 卖纳的布鞋的……异常热闹,耳边嗡嗡作响全是谈买卖的乡音。

    她从街边过,买了只烤红薯, 捧在手上吃。吃一半时路过国营商店,听见一个人用粤地方言骂街。

    “神经病, 都秋天了, 电风扇统一调价。”

    扭头去看,果然电器柜台的前边贴出了一张大红纸, 写着“接上级通知,电风扇从今日价格起上涨5%。”

    陈兰君哑然失笑。那一边,小贩们在那边热火朝天的砍价谈价;这一边,价格的变动还是全靠上级的“计划”。这确是转型中年代的独特风景。

    填饱肚子后,陈兰君另外买了半只用荷叶包着的叫花鸡,直奔县中学,来都来了,肯定要顺带见见小妹竹君。

    正是上课时间,门卫室的人有点不情愿理人:“上课时间,不能进学校的。”

    “我是来找我妹妹的。”陈兰君掏出随身携带的学生证和介绍信。

    瞧见“明德大学”几个字,门卫立刻站起来,笑着说:“原来是大学生呀,你把妹妹信息说一下,我帮你去找老师说。”

    没等多久,一个小小的影子就从教学楼跑过来,两只麻花辫飞舞在空中,人儿像小炮弹一样扑进陈兰君怀里。

    “姐姐!你回来了!”

    “哇,小妹你又长高了。”

    借了两把板凳,姐妹俩个在树荫下坐。陈兰君手托腮,笑盈盈地望着小妹。小丫头正努力撕咬着一只鸡腿,吃得很高兴。

    “怎么样,在学校高兴吗?学习生活还好吗?”

    “都好,”竹君鼓着腮帮子说,“作为你的妹妹,我也不是吃素的。”

    她的成绩不错,是稳定的优等生,因为人也温柔善良,在学校也很得老师同学的关照。

    听她絮絮叨叨说着学校的事,陈兰君心里有片刻的犹豫。

    若真是换一个环境学习,不知小妹能不能适应。

    她试探着问竹君:“小妹,若接你到鹏程市去读书,你愿意吗?”

    竹君有些惊讶,偏头想了想:“有点想去,可是……这里的同学也是很好的……姐,你觉得呢?”

    “是我的话,我会去。”陈兰君说,“这里确实很好,只是相比起来,很难像鹏程那样,让你看到更多更有意思的事情,何况,那边毕竟是市,教育会比县城好。”

    还有一点,等到竹君高考的时候,鹏大就建起来了,若有本地户口,考大学那优势是没话讲的。

    作为姐姐,陈兰君是希望小妹能有更好的未来的。

    若是按照之前的路,小妹是高中毕业后,就在县里一家制衣厂打工。等到陈兰君创业成功,有余力有钱想要资助小妹重新读书时,她拒绝了。

    刚做了母亲不久的小妹低头看着怀里的婴儿,语气很平静:“姐,谢谢你,但现在不需要了。”

    她选择了一个同在制衣厂打工的男人作为丈夫,结婚生子,离父母不远可以时常去探望。日子平平淡淡,倒也算不上坏。

    但是陈兰君却很自责。

    她还记着童年时,那个说“想要去看看更远的地方”的小竹君。

    要是自己能够更早一点就发财,负担小妹读书就好了。陈兰君总是这样想。

    教育,对于她们这样乡下出身的女孩子,像是垫脚石,能够跨越一道无限的墙,去看到更广阔些的世界。

    这倒不是说,像小妹重生之前的轨迹不好,陈兰君只是希望她的妹妹,能够见过更大的天地之后,再做出选择。

    自己作出决定的坦然,和压根没得选,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望着眼前懵懵懂懂的竹君,陈兰君心中稍稍有一点欣慰。至少,现在,她能托着她的妹妹去看看更远的地方。

    陈兰君轻轻握住小妹的手:“如果你问我的意见,我很希望你去。”

    竹君笑起来:“好呀,那就去。”

    她双手攀上陈兰君的颈脖,全然的信赖与亲昵:“姐姐,我知道的,你很疼我,也为我好。”

    小妹这边很轻易地被说服了,接下来就是要做爸妈的工作。

    由于还有一天才是正儿八经的假期,陈兰君先骑了小妹的单车回家去,约定明日再来接她。

    一口气踩单车回家,天已渐黑。

    结果家里竟然没有人?

    通常而言,没到睡觉的时候,家门都是没上锁的,方便同村的人过来串门。

    但陈兰君摇了两下门,纹丝不动,喊人人也不应。

    远远的听到隔了一片田的邻居家在喊:“他们到镇里去了。是阿兰吗?”

    “是。”

    “过来吃饭吧!正好饭烧好了。”

    邻居家大妈不由分说地沿着田埂走过来,拉着陈兰君往家去:“来,都添了筷子了,也好让我们家小丫头沾一沾大学生的文气。”

    这样的热情,陈兰君也不好硬是拒绝,稀里糊涂手中就多了一双筷子,面前的碗也堆上了几块腊肉。

    陈兰君连声道谢,从包里摸出一袋饼干,塞到邻居家小女孩手中,才肯坐下吃饭。

    她边吃边打听:“婶子,我爸妈是有什么事吗?”

    “阿郑没和你讲?”邻居大妈叹了口气,“还不是为了厂子。”

    “是怎么了?生意不好吗?”

    “呵,不仅是生意不好。”邻居冷笑一声,“人家说,我们村的厂,挤压了国营企业的原料市场什么的,是对国家计划的冲击!放他娘的屁。”

    第105章

    陈兰君爸妈所在的村办家具厂, 命运起伏不定。

    去年一成立,业务即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年底在工厂做工的村民都分到了一笔厚厚的奖金, 家家户户都飘荡着肉香,好些年没过过这样富裕的年。

    然而太过红火, 也是一种罪过,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小乡镇。才开春, 妈妈郑梅就被领导喊到公社——现在叫镇政府去, 说有人举报她们干扰国营企业正常营业。

    一宗罪,是村家具厂抢了木材,导致县家具厂收不到好的木材;二宗罪,是村家具厂的家具价格竟然比县家具厂的低, 严重扰乱了家具的计划市场, 导致县家具厂的产品卖不出去。

    告状的主要是县家具厂,以及其他没有村办企业的村子。

    这样的帽子扣下来, 郑梅是不认的,和领导解释:“我们只是老老实实做点家具,那木材本就是我们村人走了好多地方去收的, 那些地方以前县家具厂也不肯去啊。至于价格, 我们减轻购买者负担,还有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