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她的1979》 30-40(第2/14页)

“好点了。”阿晶忙回答。

    “能不好嘛,七块钱一支的药也不是白用,”医生将听诊器收好,说,“你们班同学真友爱,过来的次数比她亲儿子还多呢。声音小点哦,别吵着其他病人。”

    “哎,放心,我们很安静的。”陈兰君说。

    显然今天医生的心情很不错,一直笑眯眯的。

    陈兰君问:“是有什么喜事吗?”

    “还真有,”医生笑着说,“有个大善人给医院捐款呢,我们可以买些先进的设备,啊,对了。”

    她转头与阿晶说,“有一种仪器,对你奶奶原先的病很有效,到时候可以试试。”

    阿晶大喜过望:“真的,那可太好了!”

    她去握奶奶的手:“奶奶,你听见了,可要好好配合治疗呀。你要长命百岁的陪着我呢。”

    阿晶奶奶笑一笑:“长命百岁,那成妖怪了。”

    “妖怪也没关系。只要你在,我就心安。”阿晶说。

    瞧着医生离开了,阿晶奶奶双手合十,对陈兰君几个拜一拜:“我都听阿晶说了。谢谢你们,谢谢。”

    陈兰君几人哪里受得起,连忙站起来,说:“都是同学,互相帮助。”

    探望过阿晶和阿晶奶奶,几人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回到家,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她。

    郑梅将一碗香喷喷冬笋炒腊肉端上桌,说:“你们爸爸特意去山上挖的笋,可得多吃点。”

    陈兰君和小妹十分捧场,第一筷子就伸向了那碗冬笋炒腊肉。

    冬笋这种季节性食物,陈兰君好久没吃到了。玉色的笋,带着竹本植物特有的清香,切成小段之后,与腊肉用猪油同炒,香的很清新,一点腻味都没有。

    “真的好吃。”陈兰君捧着碗,笑着说,“爸妈,你们赶紧夹点放碗里,不然没有了。”

    郑梅才吃了两筷子,就有人找上门:

    “郑主任,厂里吵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回事?”郑梅把碗放下,就要起身。

    陈兰君赶忙扒了几口饭,含糊不清地说:“妈,你等下,我跟你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那里空气不好。”

    “去看热闹。”

    村里这个家具厂,是真的办起来了。厂房最后定在村西头的几间房,怕房间不够,又组织队员用铁皮搭了一个很大的棚子。

    一些容易产生木屑的活,就在棚子干。

    厂里的员工都是村民,清晨起来先给自家的菜地浇水,然后到水塘边洗干净脚上的泥,去厂子里做事,到傍晚下工,趁着还有些光亮的时候,再侍弄一下田地,一天天的可有得忙。

    陈兰君跟在郑梅身后,匆匆赶到现场,那边已经吵得脸红脖子粗,就要动手了。

    “都干什么?干什么!别吵了!”郑梅吼了一声,瞬间安静。

    哇,妈妈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嘛。

    陈兰君在郑梅身后悄悄竖了个大拇指。

    被女儿表扬,郑梅脸上不屑,但腰杆子挺得越发笔直了些,说:“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开始,吵架的是一个男社员和一个女社员,起因是工分。

    新的工分统计出来,女社员不太高兴,嘟囔了一句:“他做的凳子比我少呢,工分还比我多。”

    男社员面子挂不住,生气说:“你那只眼睛看见了?啊!你们女的能干什么活?工分少是应该的。”

    这一下,就吵起来了。

    虽说解放之后,国家倡导男女共同劳动,同计工分。但在很多地方的实际操作中,男人和女人的工分差别是很大的。像陈兰君家所在的大队,倘若男的出工一天,计5分,那么女的再勤劳,顶天了也就3分。

    现在村里这个家具厂,也是采用记工分,最后算出利润,统一发工资的形式。既然都是记工分,以前的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

    但是种地和做工,其实还是有差别的。种地需要劳力,力气大小很重要,但是现在村里这个家具厂,生产的都是板凳之类的小件,依着最后的成果来看,差别并不是很大。

    因此矛盾就产生了。

    天色已晚,郑梅将双方都说了一顿,便叫众人散了。

    回去的路上,陈兰君向她提议:“要么,我们改一改,以做出成品的数量为依据定工分?”

    郑梅想了想,说:“这倒也公平,我之后和大家说说,看能不能商量出个新章程。”

    在家中休息了两天,该返校了。

    陈兰君和曹红药各自骑一辆自行车,往学校去,路宽的时候,就并排走。

    “这下好啦,你也可以放心了。”曹红药说,“兰姐,如今你可以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习上。上一段时间你忙这个,忙那个。都没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读书,结果这次成绩只考了个第五。”

    这话倒是真的,前一段时间陈兰君确实疏于学习。

    她并不否认这一点,说:“嗯,我明白的。”

    “加油!最后也就这几个月了。辛苦一点。我们考上个好大学,就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了。对了,你是想考哪个学校?”

    陈兰君犹豫一瞬,说:“明大吧。”

    虽然说重来了一回,但陈兰君对于自己还是颇有些自知之明的,凭她的水平,什么燕大、华大是想都不用想的。人是重生了,可不代表换了个脑子。

    还是本省的重点大学,明德大学毕竟切实际一些。而且,这也她原本就想弥补的一个小小遗憾。

    上一次高考,她的志愿填的就是明德大学,只是可惜没有被录取,为此,陈兰君耿耿于怀了许多年。这种失之交臂的感觉总是令人格外难受。

    再来一次,她肯定能弥补这个遗憾。当然,前提是全身心放到学习上来。

    还是太没有点紧迫感了。

    陈兰君反思自己。

    回到学校,请示过秦老师之后,陈兰君在黑板的左下角写了一行粉笔字。

    “距离高考还有XXX天!”

    别说,这字一出,立马就有特别的感觉了。

    第32章

    接下来的一百来天, 陈兰君彻底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

    每日一心一意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临到过年了,才回了一趟家。

    因是毕业班, 寒假特别短,只有七天。

    虽然时间短, 但是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教科书之类的打好包,打算打回去看。

    小年拿油纸和麻绳将书捆了个严严实实, 一回头, 发现预备出门的陈兰君竟然只背了一个包:“你不带书回去复习啊?”

    “谁说没带。”陈兰君说,“各科的《高考大纲》我带了,总共就几天,拿多了, 我也看不完, 提来提去也累。”

    小年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