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10、第 1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她的1979》 10、第 10 章(第2/3页)

枪换大炮,从米酒到状元红!”

    “好,那我就借各位吉言了。”

    江边的风,捎带着年轻人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

    第二天清晨,纵使困得睁不开眼,陈兰君还是挣扎着醒来了。

    她打开门,到楼道尽头的公共水房,接了一把自来水洗脸。

    清晨的自来水,清清凉凉,掬两捧水一浇,整个人都清醒了。

    她走回房去,却见赵宏已经在搬东西下楼。

    她喊住他:“阿宏哥,你稍等一下,我就好。”

    不等赵宏回答,屋里沈牡丹的声音响起来:“阿兰,你让他去,今天你就别出摊了。这不是你要走了?我请了一天假,好好陪你逛逛。”

    盛情难却,加上陈兰君确实有给家里人买些东西的想法,便答应了。

    沈牡丹性质很高,她甚至从衣柜里翻出了一条宝蓝色布拉吉连衣裙:“你试试,这是我年轻买的,保存的很好!”

    确实保存的不错,布拉吉应该是有用铁熨斗熨烫过,裙摆的几处褶子有棱有角,颜色也好,衬得人肤色更加白皙。

    陈兰君裙子一上身,沈牡丹感叹道:“真好看,阿兰,你穿这种蓝很合适。”

    两人打扮完毕,下楼,沈牡丹骑上她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陈兰君,一路往市中心去。

    天气好,天像水洗过一样的蓝。

    视线里的房屋渐渐密集起来,越往市中心,沿路的电线杆子越多,弯弯曲曲的,与平直的水泥马路一起,显出现代城市的牌面。

    自行车在一栋三层楼宇前停下,陈兰君仰头一看,不是商店,确悬着一块写有“惠宾楼”字样的招聘,临街的几扇窗敞开着,可见里面熙熙攘攘的食客。

    “姑姑,这是……”

    沈牡丹弯腰将自行车仔细锁好,过来挽着陈兰君的胳膊,说,“请你饮早茶,不许拒绝。”

    这家茶楼是老字号,很有些年头,两层的小楼,大开间,与前面的骑楼相连,又敞快又明亮,从前生意就不错,到了饭点非得等位不可,改成国营之后,生意依旧红火。

    带着白袖套的服务员捧着一个满是各色点心的大茶盘,灵活地在桌子与桌子与人群之间穿梭。喝茶的、聊天的、吃点心……食客交谈的嗡嗡声中不时夹杂着碗碟碰撞声,还有各式各样点心的清香萦绕于鼻尖,确实是个好地方。

    沈牡丹领头,灵活地从乱糟糟的桌椅间穿过,带着陈兰君到点菜的柜台。

    柜台前也排着队,等待的时间里,沈牡丹问:“你看,想吃什么,牌子上都写了。”

    柜台后面有一大块黑板,整整齐齐罗列着茶楼可供应的点心:虾饺、干蒸烧麦、莲蓉酥、芋头排骨……都是些口味经典的点心。

    但令陈兰君视线停驻的,是旁边悬挂的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星期美点:马蹄糕”几个字。

    陈兰君问:“姑姑,‘星期美点’是什么意思?”

    沈牡丹眯着眼望望:“没听过呀,上回来还没有这块牌子。不过我也很久没来就是了。”

    排在前头的一位老食客说:“你们这些后生都不知道了,解放前就有这‘星期美点’,只是后来不弄了。这不是新政策来了吗?他们就又挂上了。就是说这周特别供应的一款点心,还能优惠一毛钱呢。”

    “原来是这样。”

    其实就是后来餐厅经常使用的促销方法,每周一款特定折扣的点心,或是上新点心,以提高食客的复购率。

    陈兰君有些意外,这样的促销策略,原来这么早就开始用了。她还是低估了穗城人对于风向的感悟力以及行动力。想想也是,都是聪明人,既然知道春江水暖,肯定要下水抢先游。

    还是不可低估了他人,陈兰君心想着。

    她望着那招牌说:“姑姑,我就点个马蹄糕吧。”

    “再点一个,凑个‘一盅两件’。”

    于是陈兰君又点了个香菇猪肉干蒸烧麦,可沈牡丹仍不满意,轮到她点单时,噼里啪啦说了一堆:“铁观音有吗?来一盅,马蹄糕、干蒸烧麦、凤爪、再来份虾饺……”

    大有将小吃点心全点一轮的趋势,陈兰君劝,她就按着鼓鼓囊囊的钱包说:“不行,你就让我这做姑姑的尽一份心,钱和饭票我都带足了!”

    还是点单的服务员劝才止住了:“做姑姑的对侄女好,那是没话讲的。可是,同事,我们要按食量点单,拒绝浪费,你看,那边还是香江来的老板呢,也没这么点。”

    顺着服务员的目光,陈兰君望过去。

    乱哄哄、闹嚷嚷的食客之中,南窗下,一个青年懒懒散散坐着,正是邵清和。他的衬衫是淡粉色,从一大群白、蓝衣裳中跳出来,格外醒目,袖口微微挽起,露出一截健壮的小臂,肌肉的线条很漂亮,不至于太壮,也不至于太瘦。浑身的气质与一众食客全然不同,有许多人都在悄悄看他。

    这个人真是,走到哪里都要被人瞩目。陈兰君哑然失笑,把视线转向他对首。

    作陪的人是时下标准的干部打扮,黑框圆眼镜,带了一个黑色公文包,正说着什么,眉头皱着,表情不太轻松。

    正巧附近的一桌食客吃完了起身,陈兰君瞧准空档,三两步往前,占了个座。

    “姑姑,这里正好有空位。”

    “好,你先坐,我等下点心。”

    沈牡丹答应着,挪到排队领点心的队伍后头。

    陈兰君一个人坐着,闲着也是无聊,便凝神去听邵清和与那个干部的对话。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信息是很重要的,若能听到些内幕消息,相当于捡到个镶银的饭碗,足够吃上许久。再有,她其实也有些好奇,不知道邵清和这时候来内地,所为何事?

    说话的一直是那个干部模样的人:

    “小邵总,我真的尽力了,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里有他自己的一套规矩,虽然我天天去催,可有些部门有些人,他是真的指挥不动。我们这个西园大饭店建设的事,它就被扼住喉咙了。人家不配合,也不是说直接拒绝,就是说‘不好意思,要走流程’,可是一走这个流程,那就没完没了。而且也是要走流程,很多东西都要批条、要配额才能弄到的……”

    陈兰君听了一耳朵,心领神会,看来还是计划经济带来的限制。只不过他们知青小摊是毛毛雨,那个什么西园大饭店是大暴雨。

    在相关部门的干部絮絮叨叨一大堆理由之后,邵清和不置可否,夹了一只虾饺,细嚼慢咽,吃完了,才说:“所以呢,你们有什么建议?”

    对方硬着头皮说:“其实,也可以不用那么着急,慢慢来,总是能解决好的。”

    邵清和修长的指尖敲在桌上,一下又一下。

    “慢慢来。这话,你不觉得好笑吗?”

    “花园大酒店已经动工了,再慢,就没先机了。”

    对方无话可说,憋了半天,嗫嚅着嘴唇,吃了句:“小邵总尝尝这个凤爪,是这里的特色菜。”

    她有一点轻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