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0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00-220(第8/31页)


    ……

    兴庆府。

    黛玉她们所?想那件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柳姑带着娘娘山二十几号人,与霍总兵里应外合,灭了虎头寨那一群山匪。

    霍总奏表兵给她们请功编队,让她们当总兵府护卫,柳姑她们当下也是实打实的有?功绩的人。

    其中黛玉也帮了个大忙,黛玉把这些女儿?军的事迹写成文章送回京城,刊印传阅。

    太后娘娘感念女子?英勇,发下懿旨命兴庆府刻印石碑,记述她们的功绩。

    柳姑心愿达成,婉拒了护卫的差事。

    黛玉问她原因,柳姑笑道:

    “我?自己倒是其次,只想着,叫天下人都知道她们的事迹,为她们讨个名?分,不能叫她们白白死了,将来要是能在史?书上添一笔,后人也能晓得,巾帼不让须眉。”

    霍云安见柳姑为她们如此奔忙,而自己分明比柳姑更?有?人脉,行事更?加便宜,只想着把人安置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惭愧万分。

    众人又问:“柳姑往后有?什么打算?”

    柳姑了却一桩心事,又念着另一个愿望:“先?前我?就说过,想往南边去?讨一讨营生。”

    柳姑手下二十来个人,当中有?年岁大,不愿再?出?嫁的。

    也有?想正经成家和男人过日子?的。

    柳姑也不勉强,把各样银子?分了。

    柳姑:“我?只想把她们嫁给寻常人家,也知道人都说什么,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当大户人家的奴,比当寻常百姓好。”

    柳姑只要有?一口气在,是绝对不会让手下的姑娘为奴为婢。

    柳姑笑了笑:“只是我?想着……还是不为奴为婢的好。”

    但是事情也说不准,当下霍总兵看着是可靠的,若真遇到□□,为了活下来卖身?为奴也没法子?。

    况且只看霍云安带着的丫鬟婆子?,吃喝用度比寻常百姓家的妇人好得太多。

    柳姑也不好以己度人,讪讪道:“不过也是我?的一点念想,她们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想嫁人的也好,投奔亲戚也罢,或者给霍总兵的部下去?当姨娘的。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这个世道,能活下来已是不易,只是柳姑有?自己的坚持。

    三丫倒不想着嫁人,她原本?就是童养媳,嫁人以后还不是夫家说卖就卖,要不是遇见了大姨,她肯定就被卖到窑子?里去?了。

    三丫是最坚定的:“我?要跟大姨一起走,大姨你说的咧,带我?去?南边坐大船。”

    霍云安劝她们再?留一留,过了冬与黛玉一起上路,大家都有?伴。

    瑛姑也想和柳姑一起走,让大家等她一等。

    三丫原本?跟着柳姑认了一些字,现在生活安定,柳姑想三丫再?多学:“你要坐船远行,还要和林姑娘多学认字。”

    可三丫却以为柳姑要送她去?给黛玉做丫鬟,可不喜欢黛玉,直接跑去?和黛玉说:

    “我?才?不要当你的丫头!”

    黛玉见她有?趣,也回敬三丫:“我?可不敢要你这样的丫头咧……”

    三丫气鼓鼓的,眼睛瞪的滚圆:“不许学我?说话咧!”

    然后气鼓鼓的走了,过得几日,三丫又捧了一本?书过来,兴冲冲的问黛玉:

    “这是你写的?”

    第 206 章

    黛玉嫣然一笑:“是我所写, 不知?三丫有何见教?”

    黛玉特别喜欢逗三丫玩,最爱学三丫说话?的?语调,每每把?三丫气得脸色红涨, 三丫也想学黛玉说话的调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惜她学不会。

    这样文绉绉的说话,三丫还真不习惯。

    三丫自?诩聪明,学认字只学了一个半吊子?, 若是不要遇见生?僻的?字样, 多半是读得通, 写得通。

    所以原先黛玉给瑛姑看的?文册, 好些文章她都能读个大?概意思,见黛玉写过那么多景色风俗, 各地传说, 欢喜得很。

    看来大?官家的?女孩还真是有几分本事。

    三丫真心赞道:“那你还真厉害啊……这?个字怎么念?”

    说着指着当中一个字问黛玉。

    黛玉瞥了?一眼,笑道:“这?个字念‘澹’,曹孟德有诗云,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三丫既问, 黛玉也耐心给她讲, 显然三丫的?识字数量还是不够。

    而且三丫不好诗文,就爱听写传奇故事和各类神怪故事, 每每总央求黛玉:

    “林姑娘, 你再?把?共工撞到不周山的?后面给我讲一讲咧?”

    黛玉无奈道:“你再?多识几个字, 以后就能自?己看书了?。”

    三丫不以为然:“那《山海经》里面就是几句话?,我都会?认了?, 没有你讲的?好听。”

    那些死板的?言语,哪里有黛玉讲的?活灵活现,三丫露出讨好的?笑容:“姑娘你讲的?,比咱们这?边唱诗的?还好呢!”

    兴庆府这?边有一种唱诗的?人,和京城或者江南的?说书先生?大?同小异,又有些像唱弹词,把?很多番邦传来的?故事编成?长诗,用吟唱的?方式表演出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先前冷先生?还专门出高价买过这?些人的?唱诗本子?,说是用来收藏之用。

    黛玉可不会?惯着三丫偷懒,正色道:

    “不成?,你还是要好好学认字,我听说海边有很多外国人,说的?外国话?,写的?外国字。”

    说到新奇玩意儿,三丫眼睛又亮了?:“外国字,我见过,那边胡人的?字,和我们也不一样。”

    黛玉拿出一本好容易才?淘到的?《西洋声律》,三丫好奇的?将脑袋凑过去,那些弯弯扭扭的?不知?是什么字,和契丹的?文字也不一样。

    黛玉又道:“这?种文字,不是胡人,是从海那边来的?人。”

    “海?”

    三丫是听过好几回大?姨念叨着什么江河湖海,那条大?河就是要去东海,据说还有观世音住在南海,孙大?圣也是从海边傲来国的?大?石头出身的?。

    三丫:“是不是很大??”

    黛玉眼中尽是遗憾:“我也没见过,上回没去成?。”

    她见过大?江大?湖,上次南下,差一点点就要到海上了?,可惜先生?有事众人又折返回来。

    三丫渐渐和黛玉熟了?,信服黛玉,开?始跟着黛玉学认字,每日学得好,黛玉就会?给她讲故事。

    等?到深秋的?时候,难得寻一个有日头的?天,林璋公务处置妥当,向霍小将军寻了?几匹好马,带着妻子?和妹妹出城骑马。

    三丫没料到黛玉还有这?么一手,她自?己都不太会?呢!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