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20-130(第11/14页)

家。

    两派儒家隔着墨家分开坐,这个安排挺有意思。

    李斯和韩非下方是兵家王翦和蒙武,李牧,他们后面几人也是将军。

    后面就是纵横家,黄老道家,农家,医家,阴阳家,名家,小说家,比较有名的学派济济一堂。

    不少人热切看向唐启阳和徐兰,热切看他们的是医家,农家,小说家的人,唐启阳和徐兰觉察到热切的眼神回望,微笑回应,得到他们回应的人高兴不已。

    唐启阳在黄老道家后面看到张良和杨玄清。

    没多久,宫殿里的座位坐满人,侍人们上茶,大家端坐不再说话。

    侍人们退出去后皇帝迈着龙形虎步走进来,后面跟着扶苏,嬴政走到最前面皇座前停下,扶苏停在唐启阳的侧边站定,两人相互微笑致意。

    众人站起来揖礼后喊:“皇上永寿!”

    嬴政坐下说:“诸位坐下吧。”

    众人坐下,心思不一看向皇帝,猜测皇帝聚集各家的用意。

    嬴政开口说:“朕今日召各个学派齐聚一堂,是有个问题日夜困扰着朕,不解决朕一日不安。”

    这么严重?

    众人听皇帝说话脸上逐渐变凝重,始皇帝行事果决,什么事能令他日夜不安?

    他停顿一下继续说:“各个学派主张不同,相争已久,从民间至朝堂,从辩论至当街碰见骂架,甚至相互仇视。”

    嬴政停下端起茶杯喝茶。

    两三百年来,墨家和儒家相争最激烈,皇帝明显说的是这两家,墨家人和儒家人低下头,其他家平时有相争,但不像墨家和儒家那样出名,心里齐齐松一口气。

    嬴政喝两口茶后继续说:“如今的大秦和各诸侯并立的时候不一样,依法治国,令我大秦无盗匪横行,无抢杀强虏,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武能安邦,边境的兵力保证大秦不受外族侵犯,靠着优良的农具和无数水库水渠,合理的种地种田方法,令粮食增产,养活无数人,令赋税增加,方能建皇宫新城,北击匈奴,修建长城,以后还在百越挖运粮渠,南征百越,挖渠沟通黄河和淮水,令南北水运通畅,提倡礼义仁智信,教化老百姓,让老百姓知礼仪廉耻,医者治愈有疾之人…,每个学派都有出色的一面,我大秦的发展,想变繁荣富强,每一个缺一不可。”

    嬴政说一大段话后口干,停下喝茶。

    皇帝的这番话对很多人冲击很大,特别是年纪比较大,没有参加科举的人,这些人学的知识片面,从来没有从大局上思考,眼界窄,听皇帝这么说看到更广的天地。

    完整的社会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有环相扣。

    王翦和蒙武年纪大了,平时很少上朝,听得一脸懵,就留意了武能安邦四个字。

    李牧听到这里猜出皇帝会见各家学派用意,眼里高兴,能太平谁会希望再出乱世?

    李方和王羽韩非眼里高兴,还有深深的自豪感,他们曾教过小时候的皇帝,优秀的皇帝有他们的一点点功劳,这自豪和满足无法对人言说。

    李方瞄唐启阳夫妻一眼,自己很久以前觉得他们为大秦培养大王不是错觉,但也没有猜对,他们不仅仅是为大秦培养大王,是为天下培养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

    嬴政喝几口茶后继续说:“我大秦上下官员皆有所属学派,若各个学派相争严重,相互仇视,今天我为我的学派将别学派的官员弄下去,明天那个学派报复回来,把朝堂,把国事变成学派斗争之地,置天下万万民不顾,将会变成如何?朕每每想到此处便夜不能寐!”

    除了唐启阳和徐兰,殿里其他人汗流浃背,很多人低下头,气氛很沉重。

    张良思索,现在墨家和儒家表面相安无事是因为始皇帝压着,将来若是皇帝比较弱,学派相争误国的事未必不会发生,皇上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做打算。

    在沉重气氛中,相里垣站起来面向皇帝揖礼,郑重说:“皇上,臣做为墨家巨子,以后规定墨家弟子不可过于争意气,决不可为墨家不顾大局,误国误民,违者逐出墨家,代代传下去!”

    嬴政微点头:“善,坐下吧。”

    “唯!”相里垣应声揖礼坐下。

    淳于越正在为难,他虽然是齐地儒家的代表,但并不能管着天下所有儒者。

    李方和王羽相视一眼,一起站起来面向皇帝揖礼,李方表态:“皇上,我和王师弟不能代表儒家,但会告诫弟子们万事以大局为重,并让他们代代相传。”

    嬴政嘴角露出一丝笑:“善,坐下吧。”

    淳于越听了李方和王羽的话暗骂他们狡猾,等他们应声揖礼坐下后站起来面向皇帝揖礼说:“皇上,臣虽然是齐地儒家领头人,但无墨家巨子号令弟子们一样号令儒家弟子的能力,臣会告诫儒者们不可意气相争,万事以大局为重!”

    嬴政对淳于越的回应不太满意,不过给他面子,也说:“善,坐下吧。”

    第129章 方法

    淳于越有一定程度了解皇帝,听皇帝的语气就知道他不满意自己的回应,但他真没法和墨家巨子一样能号令所有儒家弟子,心里苦笑揖礼坐下。

    随后其他学派代表相继表态会告诫弟子们做事以大局为重。

    嬴政没有为难任何学派,他等所有学派表态完后说:“朕相信在坐诸位的人品,相信在朕的有生之年不会有陷害其他学派的事发生,但若是一两百年后呢?介时朕和诸位已不在,若有一家变得很强大,贬低其他家,迫害其他家,令一家独大,又当如何?”

    别说,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特别是法家和墨家,儒家这三大家,不少人悄悄瞄这三家。

    法家,墨家,儒家三家要是说没有想过令自己一家独大没有人相信,李斯想到自己做廷尉的时候就曾有让法家一家独大的想法,所以三家代表沉默。

    气氛变凝重,场面静悄悄,不少人心里期盼唐君或兰娘子说话救场。

    唐启阳和徐兰稳坐如山,一言不发。

    嬴政看了看阿叔和兰从母,见他们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微微撇嘴角,知道他们来走过场,但是他见不得阿叔舒服,开口问阿叔:“长丰侯有何想法?”

    唐启阳站起来面向皇帝揖礼,又看各个学派后眼神转回说:“皇上和在坐的诸位都知道我是杂家,在我看来不管是哪一家的学说都是宝贵的文化,是我们人类的文明成果,任何一家容不下其他家,想迫害其他家,令一家独大都是阻止社会发展,阻止文化文明发展,那将会是历史的罪人!”

    历史的罪人!

    这是天大的罪名!在场很多人暗吸一口气。

    李牧伸手端起茶杯喝茶,嘴角微笑。

    张良眼里和杨玄清相视一眼,眼里皆是佩服,唐君真是心胸宽广。

    李方和王羽韩非脸上是果然如此的表情,眼里有无奈,唐启阳还和年轻时一样傲。

    王翦和蒙武虽然是武将,但一直谨慎,不会轻易得罪人,听唐启阳的话后脸上惊讶:唐君也太大胆了!

    扶苏眼里亦是佩服。

    历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