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10-120(第10/14页)
“那就定九月九为国庆日,国庆日全大秦放假庆祝。”
众大臣们齐呼:“皇上英明!”
嬴政问:“隔十日休一日,你们是何意见?”
尉缭最先发表意见:“皇上,臣认为很好,休息后做事更有精气神。”
大臣们都想十日休一日,有一个表态同意,便有人跟着表态同意。
于是这天大朝议,国庆日和休息日,中秋节便定下来,二十四节气还需要太卜和善长天文的人完善。
时间流走,初春,李方和王羽收到唐启阳的来信,看信里说皇上打算让他们和韩非一起主持修史,高兴不已。
徐山也收到姑姑和姑丈的信,读信给大父大母听,徐木和徐红听女儿女婿在信里说他们过得很好,脸上露出笑。
徐山给大父大母读信后去找李先生和王先生,给他们安排去咸阳的事。
同样是初春的一天,全大秦出新告令,规定九月九为大秦国庆日,每年国庆日全大秦放假一天,官员小吏还有属于朝廷的工坊,十日休一日,即日起生效,每年八月十五定为中秋团圆节。
告令一出,能十日休一日的人最高兴,大秦国庆日,只有老秦人高兴吧,中秋团圆节没啥感觉。
河水融化,土地解冻后官方在咸阳附近招青壮干活,主要是建泥砖房。
李方和王羽各带一个孙子出发,两辆马车和四个骑马的镖师,刚过黄河就下起春雨,一路停停走走,春天气候多变,所幸没有人染上风寒。
三月底某天下午,一行人到达渭河大石桥南岸,马车里的人出马车,一行人看着长长的大石拱桥惊呆,李方的小孙子李阳惊叹:“真厉害啊!”
信陵君坐着马车从临江楼离开,一会看路边眼熟的人忙叫马车停下,伸出头喊:“李先生,王先生,你们可到了。”
李方和王羽听后忙转头,笑打招呼:“信陵君。”
“信陵君。”
信陵君下马车和他们相互见礼后说:“走,我带你们去唐君家。”
李方和王羽初来乍到,以前在松溪庄和信陵君也熟,便没有推辞:“麻烦信陵君。”
信陵君笑说:“不麻烦,我正好有点小事找他,不能骑马过桥,牵着马过桥。”
李方:“谢信陵君。”
于是,大家重新回马车里,信陵君的马车在前面带头,过桥后进城,没多久便到唐家。
唐启阳估计李方和王羽差不多到了,没有出门,果然等到他们,大家见礼后信陵君便道别离去,唐启阳带李方他们去安置,马车车夫和四个保镖让王南带他们到右隔壁安置。
第118章 不可篡改
徐兰从小庄子回到家进门见到李先生和王先生,高兴跟他们揖礼说:“李先生王先生来了。”
李方和王羽站起来回礼:“兰娘子。”
“兰娘子。”
徐兰微笑说:“你们可是到了,唐启阳几乎天天念叨,猜你们到哪儿了。”
唐启阳笑笑,给她介绍李方的小孙子李阳和王羽的小孙子王潜。
徐兰的衣服上有泥点,和两个年轻人见礼后说:“你们聊,我去去就来。”
随即徐兰转身出堂屋回他们的卧室换身干净的衣服,重回堂屋,坐下后问李方王羽:“李先生,王先生,路上可顺利?”
李方笑说:“顺利,唐君说你去庄子,春耕快完成了吗?”唐君和兰娘子可真是喜欢种地,凭他们的成就和身份可养尊处优,但是他们依然亲自去安排耕种,亲自操心,很了不起。
徐兰:“差不多了,我阿父阿母可好?”
李方:“很好,松溪庄都很好。”
那就好。
四人温馨叙旧,用晚饭的时候唐启阳开一坛葡萄酒欢迎他们到来。
李方和王羽虽然第一次来咸阳,可咸阳有不少熟人,他们休息两天后皇帝在宫里设宴宴请他们,欢迎他们来咸阳,之后是信陵君在临江楼设宴请他们叙旧,李斯和韩非休息的时候在李斯家宴请他们,师兄弟相聚叙旧。
李方和王羽来咸阳后的待遇令淳于越那一派自诩最正统的儒者羡慕不已,当年荀子在稷下学宫出任两次祭酒,后来被排挤离开稷下学宫,如今他徒子徒孙无数,有大成就的弟子好几个,李方还是皇帝的启蒙老师,王羽也曾给皇帝上过课,
他们虽然也是儒者,但跟他们出自齐郡这一派无来往。
送李方和王羽来咸阳的马车和车夫跟四个镖师一样是镖局的,唐启阳让王南额外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在咸阳转玩几天,购买一些东西后再回去。
李方和王羽来咸阳半个月后搬进皇帝给他们住的宅子,然后开始去太学,两天后皇帝下令李方王羽韩非率史官和太学的博士们修史,整理上古、殷商、周,还有各个诸侯国的历史,整理成册,务必真实,不可篡改!
此令一出,愤恨不甘的原六国贵族们愣住,他们的母国的历史也能修史,还不可篡改?
嬴政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憎。
齐派的儒者听主持修史的人是李方和王羽韩非三人,眼都红了,修史啊,这很可能能名留青史的差事,皇上也太信任李方和王羽韩非,老天爷也太偏爱荀子!
春光明媚,阳光暖和,官员们休息的时候忍不住带家人去郊外或河边踏青,亦或和三五好友去渭河边的酒楼相聚看风景,临江楼和旁边的两个酒楼生意大好,其中以临江楼为最。
如今葡萄酒大受读书人欢迎,三家酒楼都有葡萄酒卖,临江楼的葡萄酒最充裕。
这天休息日上午,嬴政和唐启阳夫妻,还有扶苏坐在临江楼五楼一个临江包厢阳台外,喝茶闲谈,是真的闲谈,谈吃喝生活的小事,消磨半天,用午饭后才回城。
四月下荀,大秦各地举行考试,去年中秀才的人考举人,明年四月在咸阳考进士,因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没有任何经验,过程中问题频出,所以进度就慢了些。
差不多同时,新城各个工地停工,青壮们回家,准备收冬小麦。
这两年全大秦风调雨顺,商业渐兴,盗匪匿迹,一副和平景象。
老百姓们收完冬小麦交税后,朝廷在老秦人的老地盘关中,上郡,陇西,北郡,汉中发出征兵令,征兵北击匈奴,还是军功授爵制,已有男丁在长沙郡当兵的人家不用出人。
与此同时,南阳郡治和下面各县明确下达征召民夫,去咸阳建皇宫的命令:每户出一个壮丁,第一个月属当年徭役,第二个月干活有钱拿,每日八个铜钱,每月二百四十个铜钱,役期一年。
老百姓们初听里长说去给皇帝建皇宫心里不满,后面听说每个月有二百四十个铜子拿,心里马上愿意了,现在挣铜子比以前容易不少,但钱永远不够用。
有人怀疑问里长:“里长,真有铜子发?”
里长回答:“官方下达的命令是如此,不会有假。”
随后里长继续传达政令:“冬日里咸阳比咱这儿冷,要带着厚衣服和棉被,沿路县城的城门口有便宜的干粮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