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90-100(第9/15页)
正有一年的时间。
然而观望的人很快发现,外来走商的商队拉东西来卖不收旧铜币了,收银钱和新铜币,一些商铺也不太乐意收旧铜币。
嬴政和大臣们时刻关注各个郡县官员传回来的消息,民间反应跟他们预测的情况差不多。
唐启阳和徐兰监督自家春耕完成后去渭河边看建桥情况,只见岸上的桥墩地基已打好,岸上的桥墩和河水里的第一个桥墩之间已经架起弧形竹架。
唐启阳看河水里的第一个桥墩水面上高度和媳妇说:“桥墩露出水面高两米后向两侧弧扩,再向上砌大约三米,要是遇到大洪水,河水可能淹没桥面。”
徐兰:“那应该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也没事。”很多石拱桥在每年夏季发洪水的时候被淹没,一千多年也没事。
唐启阳点头:“搭的那些竹架不知道能不能经夏汛冲击。”雨季渭河涨水汛猛。
徐兰看向河水外面说:“外面桥墩之间还没有搭架,估计相里垣他们心里也没数。”
唐启阳:“应该是。”
夫妻俩远远看建桥工地后便转去青溪书院,等第二节课下,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分别给一个班学生上课。
他们来青溪书院给学生上课并不固定,随机来,徐兰一般讲医学卫生常识,用什么简单的法子治疗和缓解常见病,有时带一些野外常见能的止血消炎新鲜草药给学生们轮流辩认,如何炮制常见药材家里存着,她讲的基本上晒干就行。
唐启阳一般给学生们讲地理环境,动物习性,从虎狼讲到蛇种类,教学生认知哪种蛇有毒哪种无毒,被毒蛇咬后如何急救。
学生们很喜欢听他们的课,记下后回家告诉大人,于是很多人家长知道膝盖疼痛可以用姜加酒蒸一刻多钟后敷,这个方法有人在冬日和初春用过,效果相当不错。
知道收麦子的时候将艾草割下晒干,可以用来艾灸,可以用来做驱蚊子的熏香,等等。
当初青溪书院开学的时候坐满十个班,不少小孩坐不住,听不进,也不想认字学写字便不再来了,如今还有六个班,男女比例差不多。
坚持来读书的小孩听课和学习都很认真。
唐启阳和徐兰给两个班上一节课后便回家。
此时春雨已过,春光明媚,第二天唐启阳夫妻带一套换洗的衣服去风溪庄,到风溪庄放行李后唐启阳拿着钓鱼竿提着水桶去信陵君的别院找他,结伴去沣河钓鱼。
徐兰带着药篓和药锄进山采药,顺便摘一把刺嫰芽回来,中午炒鸡蛋吃个鲜。
半下午,嬴政派人护送扶苏和四个五岁以上公主到四合院,夫妻俩心想政儿还挺体贴,不用他们回城给扶苏兄妹几个上课。
扶苏兄妹天天在身边,夫妻俩也不想天天给他们上课。
于是第二天早上,唐启阳多带一副钓具带扶苏去跟信陵君汇合去河边钓鱼。
十三岁的扶苏是个俊美少年,性情平和,跟他高冷、一看就知道不好惹的阿父很不一样。
信陵君跟扶苏见面相互见礼后大赞:“好一个翩翩公子!”心想唐启阳以前带小时候的秦王,如今又带秦王长子,大秦啊!百年内不会走偏。
扶苏和煦微笑回:“多谢信陵君夸赞。”
信陵君说:“公子扶苏这笑容可真像唐君。”
唐启阳说:“不一样。”自己是习惯性的笑容,半真半假,扶苏的笑容是真切。
信陵君笑:“以后会一样。”
有可能,唐启阳笑笑说:“走。”
扶苏没有听懂,不知道唐翁和信陵君打什么哑迷,跟在他们后面。
徐兰则带公主们去草场,先给她们骑毛驴,再教她们骑马。
扶苏和四个妹妹五天才上一天课,其他时间过得快活,钓鱼,骑马,认识庄稼,果树,青菜,草药,杂草,在果园里抓鸡让人杀后做叫花鸡,叫花鸡这个名字不好听,但鸡肉很好吃。
嬴政听从风溪庄传回来的消息后抿嘴,不想看奏疏了!想吃叫花鸡,回想自己小时候总想着快点长大,那时候的自己有些蠢。
时间转过十几天,这天早上,唐启阳去竹林砍来一棵竹子,再砍成小节劈成对半,将竹节码进一个大肚坛子里,然后盖上盖子,用泥土封口。
扶苏看着唐翁做,不解问:“唐翁,这是做甚?”
唐启阳和他说:“我想做能吸附杂质的炭,将红糖里的杂质除去,做成白糖,咱们一起试试。”做出白糖酿红酒。
扶苏听唐翁捎带上自己试做东西稍愣,然后微笑说:“好。”
只是,炭不是黑的吗?
唐启阳:“抱上坛子,我们去窑场。”
“好。”扶苏应声抱起坛子。
唐启阳叫上王业提一个篮子带扶苏到窑场,将坛子放进一个两米见方的小窑,靠近门口放着,然后升火烧火。
唐启阳交待王业烧火后提篮子和扶苏去种桑树的地方,两人摘嫰桑叶,晚上吃桑叶豆腐。
以前扶苏也来风溪庄住过但不像这回被唐翁频繁带着动手干活,这种体验很不一样。
唐启阳边摘桑叶边问扶苏:“扶苏,这些天跟我们在风溪庄觉得闷吗?”小孩喜欢热闹,跟他们年纪大的人不一样。
扶苏浅浅笑说:“并不会,挺有意思。”
唐启阳和他说:“将来你有孩子了要让他们了解农稼,别让他们五谷不分,社会啥情况也不知道。”
扶苏毕竟年纪小,听后不好意思脸上发热,摘两片桑叶定定神后说:“唐翁,我还小。”
唐启阳:“你是还小。”他顿一下问:“你阿父跟你谈过男人的事吗?”
扶苏脸上迷茫。
唐启阳跟他说:“我跟你谈一谈人生,人一生可以分为孩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孩童的时候……”
扶苏听唐翁说到年少慕艾,对异性有好感跟追求颇不好意思,往下听脸上红热,再往下听脸上变认真严肃。
唐启阳讲到后面说:“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所以看问题和做事要从长远考虑。”
扶苏受教点头。
两人摘一篮子桑叶提回四合院。
快中午,唐启阳派王松去窑场跟他阿父说可以停火了。
下午三点多,唐启阳提个篮子和扶苏去窑场的小窑将冷下来的坛子搬出来,打开盖子,只见里面是黑色的竹炭。
唐启阳将竹炭从坛子里拿出来放进篮子,提回四合院井边将竹炭清洗后晾晒,等竹炭表面晾干,将竹炭放进棉布袋,用棍子将竹炭敲碎,然后放在锅上蒸。
扶苏看得一脸懵,唐启阳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和他说:“我想到就做,也不知道这般做对不对,做这事又不用真金白银,只费些功夫和时间,不对也没啥损失。”
扶苏点头,是没啥损失。
唐启阳将碎竹炭蒸后晾晒,第二天早上用陶盆装碎竹炭去小窑烧一个多小时后停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