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90-100(第6/15页)
唐启阳端起茶说:“别说,我在外面都忘了吃水果这回事,老家的人都还好。”
那就好,徐兰说:“在外面和赶路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多年前他们第一次来咸阳的时候在路上没有固定的客栈,到饭点的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还好有空间。
唐启阳吹一吹茶喝两口后说:“经商条件变宽松后官道旁边有不少饭馆。”
徐兰:“那不错。”
唐启阳:“嗯,东郡种的南瓜和豆角黄瓜之类的太少,价格很贵,荆轲央我给他寄一些种子,今年的种子都给信陵君了吗?”
徐兰:“没有,那就留一些种子托人捎给他,他怎么样?”
唐启阳:“他做得挺不错,徐石也可以,陈菽管得最好,沿路我看到个别村庄有青砖瓦房了。”推广建窑烧青砖烧瓦建青砖瓦房的事在开春的时候已在各郡县开始展开。
秋桂送来葡萄和石榴后退出去。
徐兰拿一个石榴掰开说:“不知道有没有村霸。”村霸这种东西很可恶。
唐启阳:“很多地方基层管理力度还不太够,肯定有。”两千多年后相对公平的社会还有村霸,更不用说现在。
徐兰和他说:“昨天早上政儿在朝堂上抛出科举制。”
唐启阳:“是时候差不多了。”科举制抛出来后起码要准备两三年才可以开始举行。
……
两人谈一会话后赢政便到,唐启阳跟他说自己去的地方风景和民生。
嬴政边吃葡萄和石榴边听,等阿叔讲完后说:“昨天早上我将科举制给大臣们看了,相邦和尉缭、李斯、相里垣、淳于越赞成,昌平君强烈反对,其他人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
昌平君反对一点也不意外,意外的是御史大夫王绾,唐启阳问:“王绾也反对?”
嬴政眨眼:“是,我听说他几个儿子读书不行。”
唐启阳:“那就不意外。”
嬴政微点头。
唐启阳问他:“简化字要在举行科举前推广吧?”
嬴政:“是,如今李斯和蒙毅在负责印刷新旧字体的对照书,包括原来的五国字体,印好后送给各郡县十几本,然后全大秦发告令,我打算明年开春便下令规范金、银、铜,统一钱币,不想等攻下楚国再推行。”
换回来的原各国铜币要重新铸成新的铜币,方能统一。
唐启阳赞成:“可行,大部分铜币在贵族和地主手里,市面上没有足够的铜币流通,普通人只能以物易物,很不方便。”
嬴政说出自己的担忧:“我担心无人用铜币换银币。”金又不够。
唐启阳:“那是大家对官方不够信任,害怕将银币换回家后无用,建立信任需要时间,慢慢来,不用太急,到时候我们公开带头用铜币换银币。”
“好。”嬴政看向徐兰征她意见:“兰从母,我想请你给五岁以上的公主上课,也每五天上一天。”他的语气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的儿女就是他们的孙子孙女。
徐兰眨眼看着他问:“你确定?我教的不是诗,而是历史,医学常识,自然科学,提倡男女平等,教导姑娘们自立自强。”隔五天教一天没问题。
嬴政微点头:“我知道。”徐芹和陈韭,还有柏溪亭的姑娘们都很好,他的女儿们不该只会背诗。
徐兰赞他:“政儿心胸宽广!”
嬴政脸上露出笑:“明日便开始?”
徐兰和他说:“今年五岁以上的公主是不是增加两个?家里没有合适的桌椅。”
嬴政:“是,桌椅我已令人准备好,明早蒙毅安排人搬来。”
还真是周全,徐兰应:“好。”
随后三人谈闲事。
次日早上,蒙毅带人搬四套桌椅来唐家,放在一个小院堂屋成一个小私塾,不久后四个公主到达,打招呼后进小私塾上课。
最大的华庭九岁,阳滋六岁,嬴诗曼和赢惠曼刚五岁,后两人还没有公主封号。
徐兰没有给她们立即上课,而是问她们喜欢什么,爱做什么,华庭和阳滋跟兰媪认识,大方说自己喜欢什么,诗曼和惠曼对兰媪陌生,比较拘谨。
徐兰问她们喜好后给她们讲一个小故事,然后休息喝水吃点心,十几分钟后让华庭练字,教三个小的拿毛笔字。
华庭想学画画,午后徐兰教她基础画法,三个小的凑热闹,也跟着乱画,休息的时候徐兰拿三条彩色绳子教她们翻花绳。
差不多四点有人来接她们回宫。
四个公主的阿母好奇女儿跟兰娘子学了什么,问女儿后颇失望,女儿居然还学翻花绳,兰娘子咋能教公主这个?
徐兰不知道公主们的阿母不满自己教公主们翻花绳,知道也不介意,第二天早上夫妻俩骑马去风溪庄放马后进山秋游打猎,野炊,挖草药。
随后一个多月夫妻俩几乎天天进山,只有扶苏和四个小公主来上课的时候才不去。
这天傍晚,嬴政去长杨宫用晚饭,用完晚饭嬴政问阳滋:“这段时间跟兰媪学了啥?”
阳滋脸上红扑扑,眼里亮晶晶,伸手指高兴数:“画画,写字,听故事,翻花绳,做颜料,学剑,兰媪使剑好俊!”
嬴政嘴角露出笑:“学的不少。”
阳滋点头:“我都喜欢。”
乐夫人不想让女儿玩翻花绳和做颜料,但不能跟王上直说,不解问:“为何要学翻花绳和做颜料?”
嬴政:“玩,我小时候阿叔还特意教我爬树。”
乐夫人…王上如此优秀,她没法说唐君兰娘子教不好,扶苏能让唐君教导,阳滋她们能让兰娘子教导,其他公子的阿母羡慕坏了。
天气变冷,十月中旬,大秦各个郡县在城门口贴出告令,官差在旁边读,大意是如今的字笔画太多,为写字方便,朝庭简化字体,用简化字体替换旧字体,衙门和书店有新旧字体对照书,半年后奏疏和官方文件全面用新字体。
此告令一出,大小官员小吏苦着脸,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有些官员以前是将军,本来就不爱读书写字,有些小吏是从士兵转考小吏,想起当初认字背秦律脸上痛苦,这不是要命吗?
甚至有年纪大的人萌生不想干的念头,大多数人没有选择,咬咬牙用心学新字体,学后发现不是所有的字都改变,改变的字也有痕迹,并不是很难,狠狠松一口气。
邯郸松溪庄,荀子和学生们拿着新旧字体对照本看,觉得不难,但是对学生们很不友好。
荀子看两页后说:“这个方法好,以后读书人不用学好几国文字。”
王羽不可思议说:“秦王连大秦的文字也能抛弃!”
李方:“这是最有效的统一文字方法。”
荀子微微点头,李斯虽然野心太大,太看中名利,但简化文字这事做得好。
徐山拿着新旧字体对照本,苦着脸,这么大年纪还要重新认字。
徐兰和唐启阳的记忆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