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90-100(第14/15页)

阳想没想便说:“那时几十万降军大秦没法养,放又不能放了,武安君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换是我会和他一样做法。”

    嬴政脸上意外,阿叔为人一向和气心善,不想竟能说出这番话。

    唐启阳看他一眼又说:“那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国运之战,主将不能以个人的视角和喜好做出决定,而是从国家层面考虑后做出决定。”

    这简单话明了,阿叔就是不一般人,嬴政微点头:“这段时间我有时间便想以后派商队去百越将地形和人数状况摸清,可以肯定以后征百越的时候不能用战车,想不出该如何打。”

    唐启阳夹起羊肉随意说:“灭楚后挑出两三万精锐,让他们回家探亲半年后去南方山林训练,适应当地气候,熟悉山林作战,这些精锐要发工酬,叫军响吧,把他们培养成专职军人,朝庭趁此机会改革军制,逐步由征兵制向募兵制过渡,在不同时期,征兵和募兵两者兼用。”

    嬴政听懂了,如今是强制征兵,募,招也,招精锐士兵专门训练培养,发工酬…军响,和官员一样性质,拿钱粮做事,此方法培养出来的专职士兵必定不会高矮不一,能力参差不齐,必会高矮差不多,能力差不多,骁勇善战,协同作战强。

    大秦长时间养四五万专职军人没有问题。

    这方法想着不错,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逐个解决便是。

    他说:“我会好好想想。”

    唐启阳用公筷给他夹羊肉:“你现在管着比原来大几倍的大秦,很忙,军制改革不简单,你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这事慢慢想,不用急!”

    嬴政微点头。

    两人继续边吃喝边谈,晚上嬴政留宿在唐家。

    邯郸,一场大雪过后,徐兰知道邯郸城里城外有些房子塌了,郡守陈菽派人帮忙搭起房子,实在不能搭起来的人安排住在书院里,书院放假。

    雪化后,徐兰便和徐山说:“你去和陈菽说,如果受灾的人没有地方安排,可以安排到康平园空出的老房子住,松溪庄提供粮食和部分取暖木材。”

    康平园住的全是逃灾的人,灾后留下的人有几家的孩子长大出息后带一家人回老家,空出房子。

    徐山接管松溪庄后还像他们以前一样存粮,每年向外卖的花椒,桐油,山茶油,茶粕,西瓜,各种水果,柿饼,还有各种种子足够青溪书院开支,不用卖粮食,所以能存粮。

    徐山应:“好。”

    徐山进城一趟回来和徐兰说:“姑姑,陈菽说现在受灾的人能安排过来,要是后面还下大雪,还有受灾的人,安排不过来便安排进康平园。”

    徐兰:“好。”

    后面又下一场雪,但是雪不大,而且雪化后气温明显回升。

    这天,徐兰翻看空间里的日历,正月十五,冬天过去了。

    第100章 兴奋

    雁门郡某地某村,马石和十二岁长子马明从草料棚里抱草料到旁边羊圈喂羊,马石家养十六只绵养,冬日那场大雪令羊圈塌一半,压死和冻死了七只。

    马明看空荡不少的羊圈和阿父说:“阿父,羊死了快一半,今年我不去书院。”家里只有十亩地,每年种九亩冬麦和一亩薯蓣,交赋税后麦和薯蓣掺着吃还不太够,家里的银钱收入靠卖羊卖羊毛卖鸡蛋。

    很久以前李牧将军在雁门郡的时候给大家苜蓿种子种植,养牛羊马,现在养羊二十只以下不用交税,家里干活的人少,便没有多养。

    马石语气坚定:“要去,你会读书,上学不能断,且今年赋税只交一成,家里不会太难,房子可以晚几年建,王经一直跟着李牧将军,他给你大伯来信说的消息指定没错。”

    大兄曾经是在李牧将军手下的兵,和王经有过命交情,王经给大兄信里说大秦以后可能要通过考试选官,所以才大开书院,劝大兄有机会就送后辈去书院读书,听说邯郸的柏溪亭很多人在青溪庄读书后能当上官,有好几个做到郡守。

    他们归属大秦后生活好了不少,赋税减轻,买到便宜的盐,能换到能烧许久的蜂窝煤,冬日里也一样价,刚过去的冬日里下那场不曾见过的大雪,柴火准备不够的人家咬咬牙买些蜂窝煤煮饭取暖,不至于一家被冻死。

    壮年人多的人家已经盖起砖瓦房,他们家这两年也存了些钱,原本筹备盖青砖瓦房。

    马石世代贫穷,原本没有奢望儿子将来能当官,将长子送去书院读书原本只是让他学会认字写字,回来教其他孩子,将来找事做比较容易,不想长子聪慧,会读书,于是改变主意,打算供他读书,读书比盖房子更重要,说不定将来他有机会出头,跳出农家,不再世世代代苦下去。

    胆子比较大的普通人有和马石一样的想法,在时代悄悄变革中抓住机会。

    马明瓮声瓮气说:“我会努力读书!”

    马石黝黑的脸上露出笑。

    徐兰在河里的冰融化后跟阿父阿母亲友们道别离去。

    徐木和徐红这几年习惯了兰和阳来来去去,但看兰骑马离去的背影还是很舍不得,徐山夫妻和孩子们也不舍目送姑姑(姑婆)离开。

    这天早上,嬴政坐在王位上看大臣们吵成一团,今天.朝议内容是一个人名下最多能有多少亩土地,一户人家最多能有多少个隶臣隶妾,不能无限蓄奴,按官阶大小层级递减。

    简化文字和银钱改革顺利完成,开荒的相关规定和每人拥有多少土地两件事提上日程。

    大臣们为每人拥有多少土地意见不同吵起来,王绾和昌平君、嬴桦等提议三公是一千顷,尚书是八百顷,往下逐级递减,无官职的普通地主上限是三百顷。

    一顷是五十亩。

    其他人觉得太多,两边吵起来。

    吕不韦没有表态,王绾见丞相置身事外,转头问他:“相邦,你觉得多少亩合适?”

    吕不韦说:“要看能留下多少隶臣隶妾,要不然有土地亦无人耕种,会荒着。”

    大臣们齐刷刷看向王位上英明神武的大王。

    嬴政说:“寡人自然希望能收越多税越好,以后大秦还要征南越,修直道驰道,北击匈奴,连起长城,建更多水渠水库防旱防洪,在渭河南边建新宫殿新城,这都需要大钱,寡人希望大秦在寡人和诸位大臣,天下所有人共同努力下壮大,强盛繁华,缔造出盛世!”

    他以后还想西征月氏,面向西域,这事先不提,免得他们跳脚。

    贵族大臣们放出越多的隶臣隶妾立户成普通黔首,分到田地耕作,收的税自然就越多。

    缔造出盛世!

    这五个字对有抱负有理想的读书人是个大诱惑。

    大臣们愣住,齐国曾有强盛时期,被誉为盛世,四海一后的大秦变成盛世将会是如何?

    如果他们治出一个庞大的盛世……,部分大臣脸上变兴奋,个别大臣在心里骂骂咧咧:他们手里的土地是费尽心思开荒养成好地,隶臣是费心思买来的,要他们吐出来这不是断他们钱财嘛,这和杀他们父母有啥差别?

    MM的,谁给王上提的损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