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90-100(第10/17页)

军恢复曾经的繁荣, 又是送上门的赚钱买卖,揽下活计, 交给自家三弟谢有杰。

    他继承家业,占了大头,总得让弟弟们也跟着吃上肉。老二有茶叶的生意, 便把这活归了老三。

    都知道赖瑾是什么性子,谢有杰唯恐工程出纰漏, 不敢有半点懈怠。他带着女儿, 全程亲自盯着。

    谢有杰建客栈的时候, 见到路上有女兵经过,想到镇边大军中男女兵是一样的待遇,心下便起了心思。他的长子骑马摔瘸了腿,三个女儿同样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必不会差,便将她们都送去参军。

    许多人家不愿意女儿出去抛头露面,更别提当兵。愿意把女儿送去兵营的,多是待女儿不怎么样的,孩子养得瘦弱内怯,过不了招募选拔关。招人难,所以镇边大军招女兵,属于长期征招。

    谢有杰这种想让女儿投军谋前程的,极度稀少。他把三个女儿都送去,两个大的都过了,老三的年龄、身高、体能都不够,让过两年再长大些再去。

    他想着都要送孩子去打仗了,最好多见些世面,不再拘在后宅,便把带出来跟着一起干工程。

    赖瑾路过的时候,远远地瞧见一个身穿锦锻的男子把十二三岁的大的女儿带出来干活,大冷天的,孩子抱着木简跟在旁边像小秘书,心说:“这才是真正的用童工。”他觉得把萧灼华支使得团团转,好像也没那么过分了。

    ……

    离开野沟子县几个月,再回来时,赖瑾差点没敢认。

    野沟子县的驻军帐篷全撤了,多出许多正在建造的宅院民居。

    因为有商队运来煤炭,砖和瓦都烧出来了。烧砖的工艺不算很过关,烧出来的砖很脆,用力一敲就能断成两截。赖瑾不懂烧砖,不知道哪里的问题,但看砌墙的效果后,怎么也比夯土造的耐用。

    手摇式缝纫机造出来了,大大在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作坊扭亏为营,女工们不仅工资有了保障,每月还有奖金拿。她们吃住都在作坊里,不用自己开销,攒下不少钱财,便想置宅子成家。

    萧灼华在安排建县衙、县尉府时,把修建民居宅子一并安排上。

    原野客栈成为镇边大家的家属院兼婚礼举办场所。

    冬天没战事,驻守边山防线的兵卒将士,每个月有四天休沐时间,他们把时间凑一起,再请几天假,抓紧时间成亲安家。

    那些孤身一人的山匪,不想自己辛苦卖命挣来的军功钱财连个继承人都没有。他们不敢去想像军伍中的千总、都尉们那样去娶豪族女郎,找个寻常百姓家的女郎成亲就已经很满足了。陈郡的人现在都知道镇边大军富,也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女工作坊有不少人到了成亲年龄的,也想找对象成亲。

    从之前首饰铺相亲延伸出来的风气,集市成了男女双方相看的场所。

    休沐的时候,他们逛街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顺便相看对象,若是有看上的,打听清楚是什么人,便到官媒衙属托媒人去说亲。

    逛集市的人多了,且都是有钱且得花钱的,小摊贩跟着也多了起来。

    这些都是陈郡投奔过来的。他们没赶上招工和开荒,没钱没地,但之前开荒分到地的苦力都去参军了,留下来的地由村长租种给他们。如今还没到春耕的时候,都出来摆摊做工赚些钱养家糊口。

    不知不觉间,他们把便经济带动起来了。

    ……

    赖瑾没在野沟子县停留,穿过跟乡镇小集市似的野沟子县城,朝着边山防线去。

    边山防线拉得长,大军驻扎得分散,从野沟子山到边山,全是大大小小的军营。

    野沟子山,山高林密,不要说官道,就连军营都掩大了大山中,只有一些显眼位,隐约可以看到些哨台、帐篷、屋舍。

    赖瑾坐在马车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前行。

    野沟子乡只有山路,没有官道,如今的官道是新修的土路。把树砍了,地铲平,运输队、军队来来回回碾压,形成一条格外颠簸的山路。

    工期紧,忙着运输,根本没有时间去开山凿石修路,这条路可以说是让往来的大军踩出来。

    押送来的战俘,只留少极少一部分,把一些较险峻、容易滑坡的路段搬石头修平整,其余的全部调去修筑边山防线了。

    赖瑾在马车里颠得慌,索性下来骑马行走,并没有沿着官道前行,打算逛逛沿途的营寨。

    山里的军营,建得跟山寨似的,帐篷变成了就地取材造成的房屋。

    房屋修得很粗糙,山里砍树搭成的房梁、柱子,墙是用石头垒的。对他们来说,能遮风挡雨住人就行了。粮仓建得格外结实,防潮、防雨、防火晾晒都考虑到了。很大一片粮仓,中间的地清得干干净净的,这样,遇到天气好的时候,还能把陈粮放出来晒一晒。要是遇到袭营,或者是粮仓着火,因为隔着远,不至于一把火烧一片。

    上了山,往各营去,只有小路,辎重物资、粮食等,全都得靠人工搬运。这样的地形,易守难攻,骑兵更是……下马走吧。

    不少路段,又滑又窄,骑着马,很可能连人带马一起摔下山去。

    赖瑾的马车,只能留在底下的官道上。

    兵卒子住在山里养了鸡鸭鹅羊,如果不是到处都是岗哨,防卫森严的模样,乍然看起来还以为到了山中村落。

    在一些地势较开阔,能够驻扎得开的地方,少至千人,多则几千,驻扎起大片军营。这样的地方,比起哨所要防得更加严实,且每天都在操练,同样也养有家禽牲畜,甚至还在军营旁边开辟了田地。这些活,主要是由伙头兵,以及各个佰的人,轮流耕作。

    他们大多数都是农家子弟,从小就会干这些活计,操练之余,种些菜,养些鸡鸭,改善伙食。

    各个营都有自己的养殖地,千总天天去数,少了一只鸡,都要找人算账。

    赖瑾转到军营养殖场的时候,千总正逮着人训,“谁干的?我走好几十里路到野沟子县买来这些鸡崽,容易吗我。好不容易养大了,哦,鸡没了,剩下一地鸡毛。是饿着你们了吗?”扭头吩咐身旁跟着的斥侯什长,叫他带人去查,怒道:“查出来以后,送到我跟前来,叫我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偷我的鸡,罚他扫一个月茅坑。”

    他正训着话,瞧见面前今天出来干活的这个佰的兵卒子看向身后的眼神不对,再听到有脚步声,以为是隔壁营的来看热闹,骂道:“看什么看,你们营就没丢过鸡……鸡……将军。”

    天气刚回暖,枝头才冒出点嫩芽,这里的地就已经开上了,犁得松软的地里洒欢地跑着好几十只走地鸡,正在地里刨食。

    千总瞧见赖瑾的眼神,赶紧抱拳道:“将军,我们没有耽误防守和训练,天天给他们操练满四个时辰。这些都是傍晚下操以后,开的地。”

    赖瑾知道军营枯燥,且他们有产出改善伙食,挺不错的,而且,种地可是力气活,也能训练体能。他说道:“我过来转转。”

    千总抱拳应道:“是!”当即领着赖瑾把他这个营的营区转了个遍,从住所,到各处哨点,包括御敌工事等都领赖瑾去看了。

    赖瑾到御敌工事处时,还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