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100-110(第8/24页)

   安布禄与阿山两任刑部尚书知法犯法,甚至是构陷做局谋害同僚。

    从刑部搬回来的卷宗,谁都无法确保它们的真实性,其中极大概率存在冤假错案。

    胤禛暂时没有发现冤假错案,但让他发现了有意思的地方。

    “吴存礼近些年在江南做官,前前后后,他接连破获了五次略卖人口案件。以前听过他善于河工,去了江南就对抓人贩子有心得了。”

    非法买卖人口,年年打击却又屡禁不止。

    地方官员侦办此类案件不奇怪,但吴存礼的破案时间集中在近五年,正是刑部高层出问题的时间段。

    “府内的卷宗有限,明天你去吏部走一趟。”

    胤禛建议,“前年,陈汝弼经历构陷案后辞职归隐。去年,吴存礼升为苏州知府。陈还在吏部文选司时,吴的政绩考评记录又是怎么样呢?”

    陈汝弼之所以被三法司高层联手加害,就是他坚持不受贿,守住了吏部公正考评的关卡。

    倘若吴存礼的考评记录前后一致,那是最好不过。

    但假设陈汝弼没能给出高分,当他辞官离去,吴存礼升迁至知府,这事就有待推敲了。

    别忘了,有一个词叫做贼喊抓贼。

    苏州知府位于江南之地,接触的富商不计其数,也是非法人口贩卖链条上的必经地。

    如何掩饰犯罪?

    贼喊抓贼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即便曾经是为民请命的好官,不意味着人不会改变。

    如同陈汝弼这般,一生清正值得人敬佩。但这样的人却不多,陈汝弼也被官场倾轧所累,最终退隐。

    胤禛疑心重,更是懂得人心易变。

    即便是他本人,也能从工作狂变得不想每天再被折子淹没,凭什么确定吴存礼没有变?

    武拂衣记下了这件事,第二天就去吏部查阅旧档。

    这事真就被胤禛说中了。陈汝弼在吏部任职期,有关吴存礼的考评只是中平而已,远不如后来的优异。

    再看的详细些。

    从头去看吴存礼为官二十多年,最初十几年确实非常优异,但他调职富庶的江南后就开始政绩平平。如果陈汝弼没有辞官离职,以他给吴存礼的考评分,这位想要升官必是要再等上十来年。

    吴存礼,此人是非法人口买卖大网中的保护伞之一吗?

    是与否都需要证据说话。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切入点。给江南的李卫去信,盯一盯吴存礼指不定能顺藤摸瓜有所收获。

    *

    *

    京城的夏天,气候炎阳似火,今年朝中却没掀起波澜。

    直至九月秋来,康熙圣驾回京,召开朝会也是风平浪静。

    这种安静很是难得,甚至有些小道段子传了出来。为什么没人搞事?因为不想惹毛雍郡王,要搞弹劾也等康熙回京后再搞。

    雍郡王监国时搞弹劾,指不定原告最终被查明是诬告,最后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可别忘了,四爷连皇上的母族佟家也不给面子,三年前把隆科多给就地正法判了死罪。

    段子只是段子。

    京城越是诡异的安静,越证明有事要发生。

    此时,河道官员上奏,大运河彻底疏通好了。

    这次施工不仓促,踏踏实实地搞了十个月,皇上如果想要南巡可以行船去江南了。

    去,或是不去?

    康熙很快发了明旨,十月出发,而这一次留老五、老七监国,其余皇子都跟着一起去江南。

    武拂衣不意外康熙会坚持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康熙正是这种性格的人。

    出发前三天,胤禛终于能画出一幅让他满意的「老鬼真容图」。

    别问他究竟重画了几幅。

    问就是一幅接一幅的意境都不对,比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又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等等。这些意境怎么能显露出来。

    因此,这些画都被打入“冷宫”。

    胤禛小心翼翼地将所谓错误意境的画像都锁到柜子里。

    柜子里还有老鬼在木兰围场吹奏的树叶,广州城老鬼赠送的桃花标本等等,就让它们静悄悄地待在这个秘密角落里。

    “看吧。”

    胤禛把终稿给了武拂衣观赏,“根据你的描述,我画了你活着的样子。你看看像不像?”

    “不容易,画了四个月,你终于憋出来了。”

    武拂衣摊开画轴。很快,她的眼神一凝,嘴角一僵。

    其实,她很有艺术鉴赏能力,只是平时不调动文艺细胞罢了。

    所以说,眼前这幅画像,活脱脱就是一幅「江湖通缉令」,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没错,胤禛是根据她的描述,画出了她以前的相貌。

    但,注意,转折词来了,画中人的气质完全不对!

    武拂衣指着画像,“阿四,你给说清楚了,为什么你的画表达这种意思——号外,号外,高价悬赏了,一百万两白银悬赏捉拿此人归案,死活不论。你说明白了,我怎么就朝着江湖第一大魔头的方向发展了?”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此画可不就是江湖通缉令。

    胤禛尝试多种意境的画作, 最终确定这一款最适合武拂衣。

    “以你的行事作风,敢摸着良心说从前没有荣登过XXX悬赏榜吗?”

    胤禛义正词严,“我以写实风作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你的气质。敢于揭露真相的人不多了, 你难道不该珍惜吗?“

    武拂衣:……

    哪里不太对, 但又无从辩驳。

    实话实说, 自己在无限世界中确实霸占过几大通缉榜首,可在那种地方没被追杀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手。

    “往事不必再提。”

    武拂衣自认早就金盆洗手,“做人不能沉溺于昔日荣耀中,你的诚实作风可以另寻用武之地。友情建议, 可以把我画成「星霜荏苒, 解甲归田, 大隐于市」。”

    胤禛领会核心宗旨,“简而言之, 《一位大魔头退隐后在京城的招猫逗狗日常》。”

    武拂衣点头, 这人还是很跟得上自己的思路。

    “以后再说吧, 今年够忙的没时间画。”

    胤禛没有表示他愿意立刻完成。

    最初提出画肖像是为了解老鬼的模样, 这个目的已经达成。

    形容武拂衣,能概括为一句话:似轻云蔽月,似杳霭流玉,见则难忘。

    胤禛认为多次落笔弄偏意境, 老鬼至少要承担百分之一的责任,怪就怪她过分美丽。

    当然,他的理智尚在,说到底还是怪自己深陷其中。既然知道了,岂能现在落笔「魔头退休图」,一不小心就会画成双双把家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