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70-80(第26/28页)

祯不是斗鸡,他也没想一上来就干架。

    本想着表明身份呵止吕家人,但好巧不巧今夜都是便装出行,特意连黄腰带都没系。

    吕家丝毫不信能撞上皇室宗亲。

    这种谎话一听就假。皇亲国戚不在大宅子享受生活来乱葬岗做什么?还带着孩子一起来,这必是压榨童工了。

    雷道士更是坚定了对方是胆大包天搞身份冒充的惯犯,必是要将其擒获,随后押送顺天府还能收一笔举报费。

    这一仗说来就来。

    胤祯方面获胜,但让雷道士的小徒弟跑了,那小子跑去顺天府报案。

    顺天府听闻有人敢冒充皇子,也顾不上天黑加班出警很苦逼,只能跑一趟乱葬岗。

    再然后,衙役到场最先认出了保泰。

    这位新承爵的和硕亲王以往是招狗逗猫的主,与顺天府的衙役们都打过照面。

    这可大大不妙!

    原来不是李鬼,还真就是出现了李逵。

    要是遇上假冒者,把人逮住该怎么判也能参考大清律。偏偏遇上真的皇室宗亲,这就麻烦了,要怎么处理呢?

    摆在眼前的问题,为什么十四阿哥等人要来乱葬岗?

    这问题的尺度难以把握,问深了吧,怕是会涉及什么不可说的秘密。

    万幸的是此次没有人重伤。

    三位皇孙没受伤,胤祯出手也有轻重就把吕家人给绑了,打人时没朝脏腑处下死手。

    顺天府府尹钱晋锡立刻通知雍郡王与五贝勒胤祺,不管怎么说先把弘晖、弘昐、弘昇三个孩子的家长给叫来。

    武拂衣听完前因,这可不就是巧了,两拨人在乱葬岗给撞上。“十四阿哥交代他为什么要去乱葬岗吗?”

    衙役可不敢认「交代」一词,钱府尹不会轻易审问皇子。

    “回雍郡王,十四爷今夜为了牛痘研究去挑选适合研究的尸体,不曾想发生了冲突。”

    十四阿哥的解释是真的吗?

    胤祯协助胤祐搞牛痘接种推广,这事办了两年多,京城内该是都有耳闻。

    表面上理由是能成立,实际上牛痘的研究却用不到尸体,更不谈十四竟然把侄子们在夜晚带去郊外。

    事发时间,已经开始宵禁了。

    宵禁从一更三点起,到五更三点结束。

    大体上来说,把天黑时间段分为五份,每一份就是一更。其中,每一更再细分五份,每份视作一点。

    宵禁的起止从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大约就是戌时开始到寅时结束。

    除了朝廷允许节假日通宵夜市,平日各个街口宵禁时间段要上栅栏,不许随意百姓随意通行。

    如果有人违反且被巡夜衙役的抓住了,就会挨笞刑罚。根据被抓的时间段与地点的不同,挨打的次数不同。

    凡事总有例外。

    有紧急公务、家里有病人或是要生产了,或是办理丧事,这些不在限制内。

    这一回乱葬岗打群架,两方都是在宵禁时间段内行动。

    吕家不顾宵禁夜间驱鬼,自辩是占了看病那一条。

    胤祯组团观察尸体,也说是占了治病救人那一条,说白天去乱葬岗运尸影响不好。

    衙役叙述了双方的辩词,也不好说两边是否真的都合法。这种事说到底也是民不举官不究,偏偏这次闹出来了。

    “十四阿哥认为驱邪法事不能算是正经治病。钱大人还请雍郡王定夺。”

    “钱大人倒是一心为民。”

    武拂衣抛出这句,看到衙役讪讪一笑,她也没有再说为难人的话。

    在离开北郊庄子前,听胤禛迅速提了几句时任顺天府府尹钱晋锡。

    钱晋锡是从康熙三十九年调任来此。

    顺天府是京城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京城府尹比其他知府品级要高,是正三品。

    京城权贵云集,自不必说首都的府尹不好做。敢不敢管事,又能不能管事,或是有没有派系倾向等等,让这个官位的人选很是有讲究。

    钱晋锡为官多年,二十多年前在江南任知县。如今,他年事已高,来到京城却没有和稀泥混日子。

    刚刚上任就着手建立义学。

    不似以往书院大多建立在城郊之地。为了学子便利读书,他敢于选址在正阳门金鱼池附近。这地方靠近洪庄,正是洪承畴的园地附近。

    洪承畴是谁?明朝末年,他本是蓟辽总督,向皇太极投诚归顺了清朝,抬入镶黄旗。

    此人后来也得到了顺治的重用,以极少代价平定江南,而且先后出任了两广、湖南、云贵等地的总督平定南边之乱。人在康熙四年去世了,被追赠少师,谥号文襄,立御碑。

    钱晋锡把义学开在了洪庄边上,给取名为大兴义学。

    但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室与宿舍都不够用了,甚至连伙食供应也成了问题。

    于是,他就向洪家后人去购买空地,希望买下部分洪庄富余的空地用作建立新校舍。一开始惨遭强硬拒绝被赶走,事情闹得很僵硬。

    哪怕面对功臣之后,也不惧其威。

    钱晋锡软硬兼施,先找与洪家交好的朋友去劝说,转身又找皇上帮忙。

    康熙给赐了一块「广育群才」的匾额给大兴义学,以示对于建立义学的肯定。

    不久之后,钱晋锡忙着找捐款给学生们吃饱饭,先放出话去义学有困难,然后上了一份折子。

    大夸特夸,真不愧是洪承畴的后人,洪家看到义学的艰难处境,愿意献出洪庄给办理义学。

    洪家被打了一记闷棍,在中间人劝说下只是勉勉强强愿意暂借地皮,没想到就变成捐赠了。

    眼瞅皇帝支持钱晋锡,而之前强硬拒绝闹得很不愉快。如果继续坚称洪庄不捐只借,就会显得非常小气。

    再小气,洪庄是自家产业,外人也没办法。

    话是如此,人在京城生活必须考虑名声。

    强硬拒绝钱晋锡买地在前,而洪家善举的风头已经被放出去了。为了一块空着的荒地,到底要不要强撑到底?

    最终,洪家还是借坡下驴,把这块地给献出去做了书院。

    由此可见,钱府尹是不怕事的,行事风格也不择手段。奈何他身体很不好,指不定哪天就死在任上了。

    胤禛特意提起这件事说明钱晋锡的为官之道,此人以民为重,不惜得罪权贵。

    这位府尹不会因为今夜打架一方是皇室宗亲就偏帮十四等人。

    需知犯了同一条罪,律法上对百姓与皇亲宗室的量刑不同。后者从轻处置,也能交罚金免去刑罚。

    正因如此,在犯了宵禁的问题上,吕家处于劣势。要是被定了罪,一个人三十鞭子是少不了的。

    以钱晋锡不朋不党的性格,今夜接到此案,直接在明天上报康熙或是最公允的处理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