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40-50(第7/23页)

但对于岳乐的徇私误判一直耿耿于怀,每一天都希望能沉冤昭雪。

    究竟是不是冤枉?是不是误判?

    岳乐死了十二年,早就是死无对证。

    康熙却站在了礼亲王一脉,将岳乐的谥号取消了,更是把他降爵位为安郡王。

    因为有代善一脉、岳乐、康熙的恩怨在前,如今玻璃销售的人选也就不难推测了。

    胤禛对康熙心思把握精准。

    如果此前八福晋没有在牛痘研究中插一脚,那么还不一定会提醒康熙再次记起安亲王曾经带来的威胁。

    岳乐是死了,但他曾经被顺治帝重用,甚至一度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他在朝中的关系网之广可想而知。

    郭络罗氏越是积极能干,对于胤禩来说就越不利。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皇上,安亲王家的后人对于权力的渴望之心不死。

    这些道理八阿哥懂吗?

    胤禛推测八弟可能是真的不太懂。有时,汗阿玛表现出的看中反而是提防,表示了冷落反而才是保护。

    很快,胤禛的推测成真。

    康熙公布人选,让代善的曾孙椿泰负责玻璃窗的销售事宜。

    然后,他又安慰没能当选的皇子们,别伤心别难过。很快了,一个月后春节就送他们一份厚礼作为补偿。

    什么厚礼?

    一众人云里雾里。

    胤禛却要十分努力地去克制,让自己的嘴角别抽得太厉害。

    他把自己翻译的《原理》汉译本交给了武拂衣,武拂衣给了他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赞美,然后承诺一定会让此译本堂堂正正地问世。

    胤禛却很想知道,今年过节,收礼就收牛顿《原理》,众人的心情还能好吗!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康熙四十一年的春节, 比以往都寒冷了一些。不是天冷,而是部分人的那颗心拔凉拔凉的。

    胤禩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汗阿玛所谓的厚礼居然是一套书。

    既然以套论,当然不只一本。

    总共分为三册。分别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文版、对应的汉译本, 以及对此书的解析版《从零开始学『原理』》。

    皇子从老大到老十四, 每个人都发了一套。

    康熙也给宗亲、朝臣家发了。不难发现能拿到书的, 都是在京城有些牌面的人家, 多数人的孩子都去上书房念过书。

    然而, 真的很难去判定在皇上面前有一席之地是否值得开心。

    康熙给送书,不会允许你放在书架上吃灰。

    拿到书的人不约而同想起一百二十遍魔咒。

    回想在上书房念书的那些年,康熙的教育理念很严格。不只对皇室子弟有要求, 对皇子伴读也同样标准甚严。说是读一百遍记不住弄不懂书籍内容,那就背诵一百二十遍。

    离开了上书房,居然还要再读书。

    胤禩读了几页就开始脑袋发胀。

    他是真的不善数理。虽然《原理》的解析版写得足够详尽明了,但让人看了就想打哈欠。

    更不提每一章后面有自测题,来验证究竟有没有读懂牛顿的公式理论。他做了一章,十道题就对了一道,多么惨烈的分数。

    大年初三, 胤禩到胤禟家串门, 憋不住提了一句。

    “也不知道是谁让汗阿玛动了发书的念头, 今年春节都要在一心向学中度过了。”

    “弟弟也想知道, 能好好‘问候’对方一下!”

    胤禟说得同仇敌忾, 仿佛真的一无所知。

    “这书的汉译本署名圆明居士,解析版落款五三山人, 全部是闻所未闻的外号,也许汗阿玛不知从哪里找的隐士高人。”

    才怪!

    胤禟心里狂喊,他认为自己能推测出真相。

    牛顿的《原理》就是四哥要他设法买来的。

    所谓「五三山人」, 这就是化名。一定是四哥为了避免众兄弟报复,才署名五三而不敢提一个四字。

    早知今天要苦读,当初就不该那般实心眼地帮着四哥买书,送四哥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比送书要强千百倍。

    后悔却迟了。

    胤禟不傻,所以选择对胤禩也无懈可击地隐瞒了真相。

    既然汗阿玛没有以四哥的名义印书,这事就不能从自己口中露馅,否则就是给四哥拉仇恨,更会让汗阿玛不满。

    何况,仔细算来自己也是造成大伙过年要苦读的帮凶,称得上始作俑者之一。爆料四哥,不等于把自己也卖了。

    此刻,胤禟想得很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把某些猜测瞒着八哥,对他造成不了任何伤害。说到底就是读一套书,书是谁翻译的又是谁解析的,这会已经不重要了。

    真的不重要吗?

    说心里话,胤禟也想把始作俑者揍一顿,但考虑到那约等于要把他自己也给打了,故而作罢。

    *

    *

    雍郡王府中,胤禛也看到了这套康熙分发的年礼。

    表面上,四阿哥与其他皇子一样。

    仿佛都是初学者,被皇上赠了书,也要在二月上旬递交学习心得。

    二月上旬,这个时间节点与南巡相关。

    古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月中旬,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大婚。三月初,康熙南下,随性名单最迟在二月上旬就要决定。

    康熙明确表示,谁能把学习心得写得让他上满意就能获得伴君同行的殊荣,或是能考虑着给些好差事。

    话虽如此,总有人得过且过,也有人只想留在京城也对南巡没兴趣。留在京城能做的事不少,比如监国。

    走或留,各有利弊。

    胤禛以前希望留,但现在觉得走也不错。

    选择权被交到了他手中,因为四阿哥要上交的学习心得是由他来完成的。

    武拂衣一个字也不打算写。

    给的理由冠冕堂皇,既然执笔了解析版,怎么能再写对应的学习心得?自问自答,有作弊嫌疑。

    鬼话,听听就好。

    康熙难道不知道这套书是谁编的,就算是作弊也是圣意默许的。

    提到编书,是有一点出乎了胤禛的意料。

    武拂衣说了让他翻译的汉译本堂堂正正地问世,叫他给译者署名起个雅号。然后就真敢直接交给康熙,提议发书时一套三份。

    胤禛起了圆明居士的自称,但还是试图阻拦老鬼对康熙如实禀告的想法。

    再等一等,此时不适合明着说是武氏翻译了《原理》,只要汗阿玛不细问就不说圆明居士是谁。

    后来,康熙确实没有细问,但武拂衣还是主动说了。

    老鬼总有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