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40-50(第15/23页)

地过下去。

    **

    **

    二月,仿佛在风平浪静中结束了。

    表面上没有关于八福晋的闲言碎语,但一群诰命夫人的心理变化也不是郭络罗氏能控制的。

    三月,圣驾离京,从大运河走水路南下。

    船开得不快,但对于少数容易晕船的人来说,船再稳也不舒服。

    其中之一,就有“被”晕船的武侧福晋。

    武拂衣早前大胆向康熙提过,希望此次南下能够微服走访,才能了解到更真实的市井民生。

    直到开船,康熙终于给了来迟的回应。

    表示同意老四的想法,但这件事要做的低调又合理一些,不妨病退离开。等到七月,在江南曹家再汇合。

    谁装病?

    武氏最合适。

    换做是雍郡王或两个孩子病了,皇上是否要为儿孙停船逗留一段时间呢?不停,显得不仁慈。

    武氏就不同了。

    只看雍郡王是否愿意脱离大部队,为武侧福晋留下来,这就是他个人选择。

    于是,「吐得不省人事」、「是不是怀孕了?」、「原来是晕船」、「真是迎风扶柳啊」等等一系列流言被被贴到了武氏脑门上。

    胤禛不得不躺在床上装病,被迫接受这些设定。谁让他认同老鬼的说辞,比起跟着御驾,便服悄悄出行更好。

    为了谋求逼真,船舱里充斥一股浓浓的药味。仿佛武氏被泡在了药罐子里,但就是身体不见好。

    “你再辛苦装两天,等上了岸就自由了。”

    武拂衣宽慰着胤禛,为了演戏,她也陪夜宿在同一舱房内。

    胤禛正想说上岸了也不是绝对自由。

    这回汗阿玛同意四阿哥一家子单独出行,是给配备了一小队侍卫。侍卫们即是保护力量,也是变相眼线。

    话还来不及出口,却见武拂衣打开了梳妆盒,一副想要涂脂抹粉的样子。

    “你想干什么!”

    胤禛压低声音,这老鬼想对他的脸做点什么。

    武拂衣回头,莫名其妙地看了胤禛。

    “我想战术性上妆,你不明白?看看我的脸色,健康的不能更健康,丝毫不像担忧侧福晋病情的模样。一点也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状态谁信四爷会为武氏主动延缓行程。”

    武拂衣说得理直气壮,“真情不够,化妆来凑。我觉得自己能做到,就不把观霜叫来动手了。还是你要帮忙?你行吗?”

    胤禛:道理很正当,但这辣眼睛的别扭场景,为什么要让他亲眼目睹呢!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南巡刚刚开始半个月, 雍郡王就掉队了。

    坊间传言,起因是武侧福晋病重,让雍郡王决定带她上岸就医。

    流言传得有模有样, 不只一人见到四阿哥为此神色憔悴。

    别看雍郡王平时寡言冷情,但做事恩怨分明。武氏不只是后宅女眷, 更是为牛痘实验做出贡献的英勇之辈。

    武侧福晋可能不适合行船,说不定到了陆地上脚踏实地就能病好一些。

    雍郡王没有为了紧跟圣驾就抛弃武氏, 还带上了两个孩子一起上了岸, 晚一些再往江南方向出发。

    这样的举动固然有情有义,但部分人嘲讽四阿哥是傻的。不就是一个女人,能比谋求圣眷重要吗?

    南巡最重要的就是随着皇上一块走,最好是杵在皇上的视野范围,才有谋得各种被委以重任的机会。

    不论南巡队伍有何流言蜚语,三月中旬, 一支十四人的旅行队出现在河间府地界。

    正是便装出行的武拂衣一行人。

    获得了康熙的批准,雍郡王扮成从盛京到江南寻亲的商贾,姓甄名偲,谐音就是真四。

    其余人,包括康熙配备的六名侍卫,所有人都使用化名。

    更是让苏培盛要掩饰住太监身份。商贾之家,哪有能用到太监的。为了叫的方便, 就称呼苏管家。

    给其他人的假名,武拂衣叫得颇为随意。

    让弘晖叫了甄军, 给弘昐叫了甄分, 然后对外宣布武侧福晋位贾氏。

    胤禛无话可说,他对这些称呼没什么意见,反正老鬼总有一套说辞。为什么命名为贾氏, 可不就是假的谐音。

    自从他亲眼目睹老鬼对他的脸涂脂抹粉之后,精神耐冲击力大幅提升。

    不愿意承认武拂衣化妆的技术不错,成功地瞒天过海,打造了雍郡王忧心忡忡而精神不济的模样。

    与其想那些叫他哭笑不得的事,不如想叫他心情愉悦的事。

    这次,弘昐与弘晖的表现不错。

    在被告之武侧福晋为一家子单独出行而装病,两兄弟没有露出半分破绽,更没有因为不能跟随康熙而失落。

    胤禛注意到后一条,因为此次太子家的弘晳也在南巡队伍中。

    哪怕以武氏的身份无法见到康熙,但老鬼也提了弘晳三不五时往皇上面前凑,颇有皇上最宠爱孙子的架势。

    太子骄傲,打小就不屑与兄弟玩到一块,但对兄弟不至于于完全目中无人。

    弘晳的教养却很成问题。他不是第一个出生在毓庆宫的孩子,但长兄未曾有名字就夭折了。

    于是成了康熙的长孙,因为是太子的儿子而自幼受尽宠爱。对于同辈或年龄相近的叔叔们都是不屑一顾。

    随便举个例子,在上书房就与十四发生过冲突,更不提殴打大臣家进宫做伴读的孩子们。

    康熙却没有严厉责罚弘晳,而是粉饰太平地把事情揭过了。

    胤禛无法确定康熙的做法,是因为溺爱长孙多一些,还是另一个不可说的理由。

    不讲原则的疼爱是为了麻痹多数人的认知,让人们以为太子依旧受宠,所以皇上爱屋及乌。

    太子十几岁时,康熙虽然疼爱他,但也要求甚严。与如今对待弘晳的溺爱似是而非。

    溺孙如杀孙。

    康熙会不懂吗?或是懂了,但已经收回了对太子及其孩子的单纯亲情。

    胤禛与康熙相处,无法不多个心眼。而不论弘晳究竟为什么受宠,别让弘晖与弘昐受委屈是最重要的。

    两个孩子能晚一些进宫念书就晚一些,能别和弘皙同路就别同路。否则一旦发生冲突,即便康熙真心认同四爷家的孩子,却也不知道会表现出哪种偏向。

    为了这一点,胤禛可以苦兮兮地装病,也可以瞧着老鬼随意装扮他的身体,那都值了。

    武拂衣听了胤禛的顾虑,真为难他对康熙的想法琢磨得如此透彻。别的话也不多说了,反正总结起来就一句,没皇上管着的单独出行就是爽。

    从河间府出发,一路向南好似春游。

    不差钱,又有大把的时间慢悠悠行路。

    瞧着感兴趣的小餐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