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00-210(第21/31页)
全省各市和专区总共来了三家科研单位和十三家企业,除了七家无线电厂,还有广播器材厂、晶体管厂和电视器材厂这样的单位。
所有单位的代表都到齐以后,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领导便开始讲话了。
“省革委会刚刚派人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电视专业会议,根据这次的会议精神,全国各省市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彩色电视机,组织人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彩色电视技术的攻关大会战……”
只听了前半段,会议室里便有了嗡嗡议论声。
电视器材厂的厂长问:“李主任,现在黑白电视都没几台,真的要搞彩色的了?”
“嗯,在电视这方面,咱们还是要尽量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上已经有了量产的彩色电视机,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方面不差什么,自然也要迎头赶上!”
叶满枝比较关心电视台的发展,于是也主动发言提问:“李主任,现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还是黑白的,如果电视台的设备不更新换代的话,即使用了彩色电视,接收的节目也是黑白的吧?”
其他人附和:“对啊,电视台的进度跟不上,其他都白搭。”
李主任抬手向下压了压,“大家不要吵,一个一个说!既然中央已经推动发展彩色电视机了,那电视台的建设肯定也是要同步进行的。”
语毕,会议室里又是一阵议论交谈。
叶满枝、康健和潘昆仑都有点激动,忍不住握了一下拳。
他们迟迟不敢上马电视机项目,就是因为电视台的建设跟不上,如果电视节目能丰富一点,那他们肯定要想办法转产电视机!
孙主任接着说:“根据上级要求,马上要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个城市,组织全国性质的彩电攻关大会战!我省是电视技术起步比较晚的省份,而天津早在十二年前就生产出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今年又开始了彩色电视机的研制。”
“咱们省里准备组织精兵强将,支援天津战区,参加集体攻关!最近会从各单位抽调人手,希望各单位能顾全大局,全力支持这次攻关大会战……”
对于这次大会战,三家科研单位肯定是积极响应的。
叶满枝原以为,各家企业还要犹豫一下,毕竟参加大会战的费用支出是由各单位负责的,省里不会出这笔钱。
可是,坐在他们附近的几家无线电厂的厂长,居然全都踊跃举手报名了!
叶满枝:“……”
大家都这么无私吗?
还是说各厂都挺有钱的,全都能搞得起彩电生产线?
企业不是科研单位,如果厂里没有电视机业务,其实没必要参加这次的大会战。
康健偏头问:“厂长,咱们厂报名吗?”
叶满枝一时犹豫不决。
她细数了一下,十三家企业,已经有八家报了名。
她心里有点犯嘀咕,搞不懂这些企业为什么那么积极。
难不成都想上马生产电视机?
她想了想,反正两三人的差旅费也就两三百块钱,要不还是支持一下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吧。
打定了主意,她便也举手报了名。
会议快要结束时,她对潘昆仑悄声说:“潘主任,你跟其他单位的同志比较熟悉,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那几家企业为什么那么积极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啊?”
这样的工作,通常是从科研单位,以及有电视机业务的企业中抽调人手的。
省里还没有能生产电视机的企业,那些工厂跟着瞎掺和什么?
潘主任没推脱,刚散会就去找滨江无线电一厂的副厂长,旁敲侧击打听情况。
刚才叶满枝报名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了,刘副厂长以为曙光厂也是提前得到消息的企业,便没什么顾忌地与潘主任交谈了几句。
潘主任不动声色地回应对方,再次与叶满枝汇合时,语气略有些惊讶地说:“听无线电厂的意思,四机部好像要在全国投产21条电视机生产线,咱们省里也能争取拿到一条!这次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的企业,会被省里优先考虑!”
叶满枝和康健异口同声地问:“生产线是白给的啊?”
“应该是吧,四机部总不至于向企业收钱。”
闻言,叶满枝心头小鹿乱撞,比第一次跟吴峥嵘接吻还激动!
一条黑白电视机的生产线,就需要两三百万了。
那彩色电视机的生产线,岂不是更贵?
三五百万有了吧?
我的天啊!
白得三五百万呀!
难怪那几家企业都踊跃报名参加大会战呢,这种时候不积极表现,那以后还怎么有脸跟省里争取这条价值三五百万的生产线啊?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幸好她没心疼那点差旅费,刚才在会上报名了!
三人都被这个消息闹得精神亢奋,连忙搭车回了厂里。
叶满枝召集人手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把这条彩电生产线搞到手。
然而,刚听她介绍了情况,王造福就第一个反对道:“我认为曙光厂不宜生产彩色电视机!”
所有人:“……”
谁问你了!
叶满枝好脾气地说:“嗯,今天就是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王主任不同意,就说说不同意的理由吧。”
“电视机售价过高,华而不实,属于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享乐主义的产品,”王造福正气凛然道,“咱们曙光厂坚决不能生产这样的产品!”
“……”
大家被他这个理由怼得说不出话来,空气静默得有些尴尬。
这玩意售价确实高,看电视也确实带点娱乐性质,要是真的被打成了资产阶级享乐主义,那厂里还真不能坚持上马电视机业务。
会议室里安静的时间有点久了,叶满枝不能允许动摇军心的情况发生,便轻笑着问:“王主任家里有收音机吗?”
“有一台。”
“其实电视机跟收音机的功能差不多,电视台与广播电台播放的节目也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听新闻、听音乐、听样板戏。只不过,电视机是带影像的,咱们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节目。这应该不算是享乐主义吧?”
王造福反对道:“但是一台电视机的价格高达四五百元,能买四五台收音机了,除了资产阶级,谁会用这种东西听新闻?”
田春山嘟囔:“我确实没见谁家里买了电视机,这种设备一般都是单位采购的。省革委会和市革委会里都有电视机。”
如果电视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那革委会的那些领导也别看了。
王造福一噎,暂时没找出反驳的话来。
黄河犹嫌不够似的说:“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就献给了主席同志和中央,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很丰富,主席同志也要看电视节目的。”
“……”王造福坚持道,“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