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180-190(第7/22页)

现很多折子里胤礽写满了字,而他却只写了“知道了”。

    再看内容,要么是自己完全不了解但信任儿子的决定,要么是儿子的想法跟自己完全一样,没必要再多写什么。

    而他自己回复的比较详细的折子,大多是事关宗亲世家以及朝臣大将的事情,胤礽毕竟年轻,在人情世故上,总是会多几分较真,也不能说不对,但有些事还是得张弛有度,在无关大雅的事情上,得过且过要比追究到底更有利于安抚人心。

    换句话说,胤礽管的是朝中实事,事关民生、经济、工事等等,几乎全都交到了胤礽的手中,而康熙除了对大事做决策之外,更多是为胤礽提供一个稳定的朝局,让他能无后顾之忧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于康熙来说,这种状态很舒服,他亲手养大的太子本就该是为他分忧的,他信任胤礽,所以完全不介意给胤礽更多权利。

    但朝中却有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总想在他们父子之间寻找可乘之机,有些话能传到他的耳朵里,绝不是空穴来风。

    而胤礽又不够心狠,总以善念去对待他人,康熙觉得儿子迟早要在这件事上吃大亏,但只靠嘴说,只怕很难叫儿子相信。

    所以今夜他借着太皇太后为胤礽设下的这一局,来试探人心,就是要让胤礽亲自去看清楚人心叵测。

    不过一番试探下来,结果虽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那也不能说不好。

    在不知道胤礽因何受罚的情况下,阿哥们大多还是选择与胤礽同担,而宫里的妃嫔公主,也没叫他失望——

    至于德妃和卫贵人的反应,倒也算是在他意料之内的。

    因为太子看重胤禛的缘故,德妃素来不跟乾安宫有来往,更何况胤祚有心疾,一向早眠,德妃爱子心切,不愿意胤祚来跟着受苦也正常。

    左右胤祚无权可争,德妃母子想要置身事外,康熙觉得倒也没什么不好。

    至于卫贵人,她自从搬出了延禧宫后,为了避祸一直不敢与后宫其他嫔妃往来,消息自然闭塞,说她病了八阿哥忙于侍疾不知道前面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不管六阿哥和八阿哥因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康熙心中,他们俩如今已经从培养名单上被划下去了。

    康熙有太多儿子,优秀者众多,根本用不着去在意不愿意上进的儿子,而在他心中,上进的标准就是,是否与太子同心。

    胤礽今日的话,他听懂了。

    胤礽嘴里说的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建文帝,但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他不想要“试金石”。

    他的太子,一向疼爱兄弟姐妹,想要的是人人尽己所能为天下百姓谋福,而不是耽于争权夺利,虚耗光阴。

    胤礽是在说,如果阿哥里有比他更出色的,他愿意退位让贤,而不会徒劳的占着位置,逼着兄弟们发难,甚至康熙觉得,胤礽似乎更向往不必继承帝位,只是单纯的去做些为国谋福之事。

    这是康熙绝不会允许的。

    他的太子,一定得完美无瑕的接过大清江山,成就一代明君,让他千古之后能骄傲的面对列祖列宗,告诉他们,这才是一个好阿玛应该为儿子铺平的路。

    所以他不会允许胤礽自污,就如同今日太皇太后想做的事一样。

    康熙缓步走出乾清宫,走到儿子们的面前。

    “太子尚且年幼,当以进学为主,不该分心他想。绵延赓续之事自有朕和太皇太后做主,不需太子操心。”

    康熙板着脸一字一句道,“今日太子为纳妃之事顶撞朕与太皇太后,令你于乾安宫中闭门思过,非得圣旨,不得外出。”

    胤礽在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他正要反驳,却被胤褆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他今日闹这么一场,本就是不想因为自己的执念让康熙和太皇太后为难,他既是想要打破陈规,那就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无论因此受到何等惩罚,他有心甘情愿。

    可康熙这么一说,乍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但仔细一想,却完全不对劲了。

    什么叫他还年幼,什么叫绵延赓续之事不用他操心,这不是明摆着在说,他之所以迟迟未娶妻纳妾,不是他不想,是康熙和太皇太后故意卡着他吗?

    还说他为了纳妃之事顶撞,好似是他急着娶亲他们不让一样!

    这话要是传出去,必定会叫天下误会,届时康熙以亲事打压太子的传言必定漫天,而将来若是他真能与石英儿结成连理,石英儿的与众不同也会被误解成康熙故意选择这样的太子妃来影响他的后嗣,落在后人史书之上,便是康熙忌惮太子的铁证。

    明明是他的固执和不驯,为什么不说明白是他的问题,而要康熙为他来背锅呢?!

    胤礽不愿意,他奋力的推开胤褆,就想站起来跟康熙说清楚,然而跪了许久的腿早已麻木,用力之下,只是扑倒在地上。

    等他被人扶起来的时候,乾清宫的大门已然紧闭。

    “太子爷,皇上也是疼爱您,您就接旨吧。”

    梁九功苦着脸劝道。

    胤褆也劝道:“如今汗阿玛圣旨已下,此事便算是有了定论,你好好回去闭门思过便是了,不要再闹出旁的事,让汗阿玛也不好收场。”

    “可是你明知道我——”

    胤礽话说了一半,便被胤禛打断了。

    “太子哥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汗阿玛金口玉言,便是定论。”

    胤禛正色道,“汗阿玛既要遂了你的心意,那你就谢恩吧,别辜负了汗阿玛的疼爱。”

    胤礽神色复杂的看向胤禛:“你当真知道今日之事的真相?”

    “我不知道,”

    胤禛坦然道,“但我知道汗阿玛最疼爱太子哥哥,而太子哥哥也最孝顺,所以你们定然有你们的默契,我不需要知道其中真相,我只知道,汗阿玛定然是为了你好的。”

    是啊,康熙自然是全为了他好的。

    宁可自己担上后世恶名,宁可将他推到一个被人同情的位置上,也不让他承担执拗的代价。

    “太子哥哥,早点回去吧,”

    胤禛上前跟胤褆一起将胤礽搀扶起来,“你看,小七都腿疼了,你再跪下去,明儿定然是无法下地了。”

    胤褆看向乾清宫紧闭的大门,突然觉得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十分可笑。

    他以为自己够有担当,想要什么就直接去要,有什么后果也愿意承担,可到最后,他的所做所为却是由太皇太后和康熙来帮他背锅。

    他们这般轻易的就同意了他的任性,将他摘得干干净净的,叫他情何以堪!

    回到乾安宫后,胤礽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缩在角落里发呆。

    这些年来的意气风发让他早已忘记了失败的滋味,他以为自己已经有能力掌控一切,可到头来,却又是如此的无力。

    他亲口许下承诺的姑娘,因为他的自以为是不曾用心,被耗尽了热情,在他终于明白了喜欢一个人该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她却归还了信物,飘然走远,不知是否还能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