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170-180(第11/26页)

堂上发生争执,吓得一众大臣缄默不语,怕不管支持哪个,都会惹祸上身。

    乾清宫中,康熙看着胤礽呈上来的详细奏报,黑着脸道:“你这是准备了多久了?”

    胤礽回道:“从二十四年大姐姐非要嫁去漠北开始,已经三年了。”

    大公主远嫁土谢图汗部是为了守护大清的安全,而他,不可能让姐姐活在准噶尔的威胁下,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是坚决不同意跟准噶尔部和谈,必要将本该属于中国的领土尽数收回。

    三年了,大公主已经在归化城立稳了脚跟,并以此为据点,逐步收服喀尔喀小部落,一点点的扩张势力范围。

    到如今,土谢图汗部几乎尽归大公主麾下,西边的三音诺颜部也有臣服之意,大公主故意放出消息,说想将公主府从归化城迁至乌里雅苏台,而这里如今是扎萨克图汗部的控制范围,这就意味着,大公主随时可能会对扎萨克图汗部动手。

    准噶尔部之所以会这么突然进军喀尔喀蒙古,也与此事有关。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姐弟俩私底下都在密谋些什么!”

    康熙怒道,“好端端的,为什么非要现在就与准噶尔开战?”

    “此时不打,阿玛,您想等到什么时候呢?”

    胤礽反问,“据我所知,准噶尔部此时正在同哈萨克汗国交战,意图将其收入囊中,继而与西方诸国建立贸易通道,若到那时,准噶尔部从西方买到了更多的火器,阿玛,咱们再想取胜,就得用人命去堆了。”

    “大姐姐不过是放出个没撇的消息罢了,为什么噶尔丹就这么容易急了?因为他知道,若是他不先动手,等到大姐姐动手的时候,他就会腹背受敌,准噶尔部如今还经不起双线甚至三线作战。”

    “既然大清与准噶尔终有一战,那我认为此时就是最好的战机,有哈萨克汗国在西边牵扯他们的精力,东线大清的军队就能长驱直入,若噶尔丹敢将西边的兵力调出来,那咱们甘肃、四川、云南的兵力就能直接收复青海,直逼西藏和新疆。”

    “阿玛,不能再养寇了,必须在准噶尔打通与西方的通道之前,断了他们的后路,不然遗患无穷。”

    胤礽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准噶尔如今的战力依旧主要是骑兵,大清凭借火器与之一战,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若是等再过上几年,准噶尔也有了火器,就算没有大清的厉害,交手的时候也难免会有更多伤亡。

    胤礽觉得,只要准噶尔有本事打通陆路通道,西方诸国就一定会卖给他们武器,支持他们与大清相争,好坐收渔翁之利。

    随着大清在马六甲地区租借的贸易港建成,如今的大清在西方人眼中,恐怕就是一座金山,他们之所以还没动,是不知道这座金山下有没有藏着能杀人的武器。

    一旦大清在对外的战争中退让了,或者失利了,就会有无数人蜂拥而上,都想瓜分走一份黄金。

    记忆中那段深刻而黑暗的历史决不能重演,大清越是富足,就越要强硬,绝不会对敌有丝毫的手软。

    武器藏在金山下,依旧会叫人心生妄念,只有架起来打死几个敌人,才能让人知道它的威力,从而望而却步。

    “行,你要战,那便战,”

    康熙让步了,“但我大清良将繁多,怎么就非要你亲自请战了?保成,朕告诉你多少次了,君子不立危墙,你是大清的太子,便是多少个准噶尔部,朕也不会拿你的安危去换!”

    胤礽早就想过这个问题:“阿玛,首先,我就算亲自领兵,也是坐镇中军,不会亲自上战场,所以不会有危险;其次,我之所以要去,就是因为我是大清的太子。”

    “准噶尔部占领的土地那么大,咱们要是一寸一寸的打过去,得要多少年?如今正是大清快速发展的时候,不能让准噶尔拖慢了咱们的脚步,所以这一战,我要将噶尔丹引出来,擒贼先擒王。”

    “只要噶尔丹死了,准噶尔部就是一团散沙,想要收复,便不费吹灰之力。”

    “其三,这一战不比之前的小打小闹,我怕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想亲自去督战,以免军令无法通达,导致功亏一篑。”

    康熙按了按额头:“那朕去,你留在京城里监国。”

    他承认,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但他就是不放心儿子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若非要去,那就他去,有儿子镇守后方,他也放心。

    “阿玛,您不能去,”

    胤礽劝道,“您是大清的天子,噶尔丹不过是叛将,不值得您亲征,显得咱们多重视一般。咱们越是举重若轻,越是更叫人畏惧,您就当是让儿子们去锻炼锻炼,我保证看好大哥和三弟,绝不会叫他们胡来的。”

    康熙伸手怼在胤礽的额头上:“朕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素来主意正,朕的话都不听,朕还能指望其他人看得住你?你现在答应的好好的,到时候非要去前线,有人能拦得住你吗?”

    胤礽立刻抗议:“怎么可能,我又不傻,我没事跑到前线去干什么,难不成我还需要亲手杀敌来立功吗?阿玛您教过的,我手底下的人立的功,都有我一份,我只管坐镇中军,督促他们大胜就是了。”

    胤礽说的十分合理,但康熙就是觉得,还是有些担忧。

    胤礽自小就养在他身边,几乎没分开过,更别说是去那么远的地方。

    就算他真的乖乖待在中军,但衣食住行呢?

    要是睡的不好,吃的不好,累病了,可怎么办?

    看着眼前跟自己一般高的儿子,康熙却还是觉得他是个孩子。

    又没成亲呢,怎么就不是孩子了?

    康熙还是没松口,转头就去了慈宁宫,想让太皇太后帮忙劝劝胤礽。

    太皇太后却道:“你像胤礽这么大的时候,都敢喊着撤藩了,怎么如今大清兵马更强,你反倒不放心了?”

    “那怎么能一样呢,”

    康熙振振有词,“我那时候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干,可现在又不是非得他不可,玛嬷,保成还没成亲呢,也没有后嗣,他如何能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太皇太后切了一声:“你当年带他去雅克萨城的时候,怎么没说这话?不过就是当年你在,如今保成要离开你眼皮子底下了,你就患得患失了。要我说啊,保成比你谨慎,他才不会叫自己置身危险之中呢,你若是得空,多去后宫转转,自打九阿哥出世后,怎么这么多年都没动静呢?”

    康熙无语:“玛嬷,我都有九个儿子了,您还时不时的催我,保成一个都没有,怎么不见你催催他?”

    “正是因为保成在这事儿上不上心,你才得更努力些,”

    太皇太后直言道,“我这把年纪了,也不跟你绕圈子,懿文太子前车之鉴,你不得不防。”

    康熙眼神一紧:“玛嬷这说的是什么,保成身体康健,怎么能与无福之人相比!”

    “咱们保成自是最有福的,我只是想让你好好想想,防患于未然。”

    太皇太后点到即止,“至于出征之事,我是依着保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他需要出去闯荡闯荡,才是对他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