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80-90(第5/17页)

。八十丈之内,威力不减。”

    听闻此言,所有人都咽了咽口水,包括胤礽。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胤礽听说的是满人以骑兵打天下,这段时日他越去了解大清的军事力量,越是心惊。

    什么以骑兵打天下,怕不是对大清的火器有什么误会吧?

    清初之战他不知道,但就三藩之战来说,主力可不是骑兵,而是包括神威炮在内的百门重炮!

    不然三藩凭据守城之利,又怎么会让清军摧枯拉朽般的推进?

    在城墙之下,骑兵可是冲锋不起来的,弓箭也射不穿城门。

    唯有火炮,一轮齐射便足以破城。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八旗兵权散乱但康熙却不怕他们反叛的真正原因之一,所有的火器营火炮营,都掌握在康熙一人手中,将领士兵都是层层筛选,绝对忠心。

    在众人的激烈请求之下,铜炮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这一次再无质疑,只剩下敬畏和激动。

    敬畏于火器之强大,激动于有此利器,大清必将再无人敢犯。

    唯有胤礽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这才是康熙初期,中国便有了这般强大的火炮,据他所知,南怀瑾研制的火器远不止这一门铜炮,还有适应各种地形,不同兵种,形制威力各不相同的其他火炮。

    他虽然没见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火炮,但南怀瑾说过,他所研制的火炮,即便是在他的祖国葡萄牙,也是最先进的。

    可为什么葡萄牙能满世界的殖民,而两三百年后的大清,却被洋人的火炮所平呢?

    这样的重炮要是能装在大清的海军船上,英国军舰又凭什么能轻易踏上中华大地!

    胤礽的心扑腾扑腾的剧烈跳动,他突然感觉,能改变历史的契机仿佛就在眼前。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有一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中华大地沦陷在战火的硝烟中的机会就摆在那里,哪怕是为之付出再多也值得。

    “汗阿玛,请您为这门铜炮赐名!”

    胤礽抬头看向康熙,“这是国之重器,值得被所有人记住!”

    现场早就备好了纸笔,康熙提笔而书,写下四个大字——

    【武成永固】。

    第84章

    这门铜炮最终被命名为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共制得十八门,暂且安置在京城周围,护卫京师。

    不是康熙舍不得多铸,而是如今的大清军队,暂且还用不上这个。

    胤礽最近一直沉迷于研究南怀瑾的图纸,试图找出其中最适合装配水师的重炮来。

    康熙对于儿子突如其来的好战之意表示不太理解,试探着问道:“你为何非要往船上装炮?”

    胤礽自然而然的答道:“□□啊。”

    对于打不□□这件事,朝中其实是有不同声音的。

    以福建总督姚启圣为首的一派主战,认为台湾自古便是中国的领土,大清一统天下,不该任由郑氏盘踞台湾,画地为王。

    而主和派却是认为,台湾不过小岛,食之无味,大清刚刚平定三藩之乱,该休养生息,不该为了弹丸之地浪费精力。

    这台湾打还是不打尚且没有定论,可胤礽却已经进到如何打的这一步了。

    康熙忍不住失笑:“朕以前一直担心你太过仁善,不肯擅动刀兵,会被人所迫,没想到你竟然是个主战派。”

    “我不是主战派。”

    胤礽认真道,“我希望在大清的疆土之上,再无刀兵。”

    康熙挑眉:“那你还要炮轰台湾?”

    胤礽也学着挑眉:“台湾现在是大清的疆土了?”

    康熙:……

    说的很对,台湾还是郑氏的,算不得大清的疆土。

    康熙捏着下巴盯着儿子看,琢磨着儿子这话的意思。

    他一直以为儿子是悲天悯人的菩萨,敢情还是个会护短的菩萨?

    自己家里不动刀兵,对外人就直接上炮火,这恩怨分明的性子——

    随他。

    康熙其实并不在乎台湾那点地方,大清太大了,如今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治理,远不到开疆拓土之时,所以之前康熙也是想着台湾可以再缓缓,并不着急。

    可现在儿子想打,那——

    就打呗。

    “来人,宣姚启圣进宫。”

    ……

    福建总督姚启圣是趁着过年回京述职,又借着阅兵之事留在京城没走,就是想趁机劝说康熙□□的。

    相比于大清来说,台湾是没多大,或许康熙并不怎么在乎台湾是不是姓郑,可福建却是苦台湾久矣。

    台湾人有事没事就在沿海骚扰渔民百姓,有郑家海军的护持,福建那点兵船根本无法阻拦。

    之前郑家军趁着三藩之乱上了岸就是前车之鉴,虽然他们如今被赶了回去,可谁也不想日夜提防着他们暗中放冷箭啊!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斩草除根,让台湾彻底归于大清,福建才能长治久安。

    姚启圣想着,就算是康熙不同意攻□□,至少也得求来兴建福建水师的圣旨,大清得有一支能跟郑家水师抗衡的海军,百姓才能放心。

    好不容易等到了康熙的传召,他劝说的话还没出口,康熙就递给他几张图纸道:“这是太子挑选出来的适合安装在军舰上的火炮,你看看上面的数据,可合用?”

    姚启圣顿时就乐了。

    他还担心皇上不想打仗,没想到竟然都已经开始设计军舰了。

    火炮好啊,郑家军就是仗着几门重炮威胁他们,但那威力,远比不上阅兵试验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若是能在福建沿海摆上一排,那还怕什么郑家水师!

    百丈射程就足够叫郑家军抱头鼠窜的了!

    姚启圣翻了翻手中的图纸,发现并没有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试探着开口问道:“皇上,武成永固大将军炮不知可有存余?”

    “你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康熙笑骂,“眼界就这么浅,只盯着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那玩意太重,能上得了船吗?”

    “上不了船也无妨,百丈呢,摆在岸边就够用了,”

    姚启圣见康熙没有直接拒绝,觉得有戏,“皇上,咱们就在岸边摆上一排,郑家军敢过来,直接轰了他!”

    康熙嗤了一声:“姚启圣,你闹腾半天,就想着将炮架在岸上等郑家军来犯?还不如朕的太子有抱负!太子说了,要御敌于国门之外,等到他们敢打过来,那就晚了!”

    姚启圣惊喜:“太子殿下如此高瞻远瞩?”

    他在京城也听闻了不少关于胤礽的传说,主要是赈灾祈雨之类的事迹,听着就像是那庙里的菩萨。

    这让他不由得也有跟康熙一样的错觉,以为太子悲天悯人,宽容善良,绝不会愿意动刀兵。

    现在听康熙的意思,太子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