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60-70(第22/26页)

口子窄细却深,虽然如此,暂时的确不流血了。

    布条去掉,上面血迹斑斑,虞九阙看着皱眉。

    秦夏抬手,轻轻揉了揉他的眉心。

    “当厨子的,切了手,烫出泡都是常有的,没什么大不了。”

    他受的这点伤,比起虞九阙之前的又算得了什么。

    芝麻大点的事罢了。

    两人说着话,喝了两盏花草茶。

    等到雅间里祝掌柜那一桌吃罢,携手起身,寒暄着将人送去了门外的轿上。

    贵客离开,他们也能先回家了。

    “夜里栓好门窗,小心火烛。”

    虞九阙惯例叮嘱,和秦夏一起从后门离开。

    上了街,两人自然而然地牵起手。

    虞九阙低下头看了一眼,小心避开秦夏受伤的地方。

    秦夏察觉到他的心思,握得越发紧。

    回程的路上,两人都不愿提五日后的事情,单说着两家铺子的经营。

    只要两家店安安稳稳地开着,秦夏一年到头兴起了,再出去接两个席面,一年下来赚个大几百两是有的。

    但有些话题,再怎么避也避不开。

    “盛京的宅子,一处要多少银子?”

    听秦夏这么问起,虞九阙心里又酸又甜。

    他本想说自己在盛京有处外宅,转念一想,那宅子也是赁的,不是买的。

    “得看位置,好地段上,巴掌大的宅子也要四五百两,三进的大宅不下上千两,再往上就更没数了。”

    盛京城素来不是什么人都能留下的,就算是在朝中为官的官员们,除非是家里能帮衬,不然时常有到告老还乡的时候,依旧只能赁宅度日,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紧巴巴。

    虞九阙这样的内侍相对而言好很多。

    一来他们出宫方便,来钱的路子多。

    二来都是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银钱攒得容易。

    秦夏自顾自地盘算。

    听起来要是想在盛京买房加开店,不带个一二千两去八成是没可能的。

    千两。

    他暗自咋舌,遥想自己刚来此地时,想买辆板车还要去一趟典当行,现下连这种梦都敢做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

    虞九阙回京是忙事业,他留在齐南县也是忙事业。

    人总要有个盼头,分别便不会显得那么难受。

    一路上两人的手都没松开。

    到家后。

    秦夏给大福喂食,又把从食肆拿回来的一些剩饭拌了拌放在院子里,让那些狸奴去吃。

    虞九阙从屋里出来,他刚刚进去开钱箱放钱。

    “阿九,要不要擦个澡?”

    “好,你进去歇着,我来烧水。”

    “咱们一起。”

    秦夏现在巴不得把虞九阙栓自己裤腰带上。

    虞九阙笑了一下,任由他去。

    两桶水挑进来倒入锅中,小哥儿坐下来给灶口添了柴。

    火焰烧起,给灶房内带来一丝热气。

    “天眼看就热了,等你有空,记得叫人来家里把浴室搭了,这样晚上回来洗澡也方便。”

    按照秦夏之前的说法,他还想琢磨着用竹管搭一个能把水吸到高处的东西,水从头顶喷洒下来,就能直接冲凉,地面铺渗水的砂石加卵石,水直接流走,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搭好也只能我一个人用了。”

    秦夏摸着大福的脑袋,这傻鹅还不知道他“小爹”要走了。

    也不知道鹅脑子够不够用,要是发现家里少了个人,会不会四处找。

    后背一暖,秦夏知道这是小哥儿自后面拥住了自己的腰。

    “我也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哥儿的声音恹恹的,没精打采。

    秦夏拍了拍小哥儿圈在自己腰上的手背,旋过身,将人拽进怀里。

    “这种事不是咱们能决定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真说起来,秦夏是不怕东宫不成事的,原书剧情白纸黑字写着,事后登临大宝的,注定是太子一脉。

    他已想好要把哪些线索整理出来交给虞九阙了,只要保住太子,他们也能提前过上安生日子。

    “你要走的这事,走前能跟旁人说么?”

    答案是否定的,秦夏点头,“那我有数了。”

    他把小哥儿又按在身前揉了揉。

    入夜,秦夏起来又打了一次水。

    虞九阙趴在枕头上,一根指头都没力气动,单单抬着眼皮,看自家相公进出忙活。

    “晚上的澡算是白洗了。”

    他嘀咕一句,惹得秦夏轻笑。

    “渴不渴?”

    他听着虞九阙的嗓子哑了,原因不说也知道。

    小哥儿咳了两声,看起来可怜巴巴。

    秦夏去倒了一杯水,喂给他喝了半盏。

    过后两人在薄衾里贴得紧紧的,也不嫌热,就这么挨着一起入睡。

    ……

    一早天蒙蒙亮,秦夏就醒来了。

    心里装着事,睡不踏实,加上念及虞九阙快要离开,一心惦记着让小夫郎吃饱吃好。

    他披衣出门,又怕虞九阙担心,走前不忘留了个字条,压在妆台上。

    出了家门,初夏的清晨是最舒服的时候。

    不冷不热,风徐徐送来阵阵凉意。

    秦夏在胡同口和韦夕打了个照面,“这么早就去商行?”

    韦夕喊了声“秦大哥”,“今日码头有船到,我们得去盯着卸货。”

    秦夏一听他去码头,本来要拐弯的腿又收了回来。

    “我正好想去码头买点鱼虾,要不一起?”

    “那敢情好。”

    路上韦夕停下买早食,不止他自己的,还有给商行里其他人捎带的。

    他问秦夏吃没吃饭,秦夏只说回去再做。

    “你们商队年后一直没出去?”

    韦夕饿了,边走边啃油饼。

    “过一阵就走了,夏天去,顺利的话入冬以前就能回。”

    说到这里,他忽而想到一件事。

    “对了,秦大哥,你那食肆接不接‘路菜’生意?”

    “路菜”是专门的叫法,古时赶路,并非一路上处处都有落脚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只能靠随身携带的食水饱腹。

    普通人赶路,能带一摞干饼子,一罐酱菜就算是齐全,像岳氏商行这种不差钱的,则舍得给商队配点好的。

    “过去你们在哪里买?”

    秦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