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90-300(第6/19页)

线会不会太灵活曲折了一点?

    再次被创到的许尚书,决定用大一点的声音表达自己愤慨的心情——

    “臣,即刻遵陛下之旨去改!”

    神皇颔首表示满意:“许尚书精神矍铄。改好后,拿来朕瞧。”

    这便是此时挂在蓬莱殿中两套旒冕衮袍的缘故了。

    **

    大典衣裳穿起来很复杂,配饰又数不胜数,因怕弄混了天子和朝臣的玉佩等物,两人是分开东西两间各自更换衣裳的。

    哪怕有许多人帮着一起整理,等姜握终于穿好后,还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已然有礼官在门口候着,请陛下登天子玉辂车舆前往则天门。

    玉辂之前,礼官便愕然见神皇竟令姜相同舆。

    还与姜相道:“蓬莱殿离则天门可不近,你若是走过去,只怕冕上的九旒,身上佩戴的所有的玉滴、玉璜、玉花都要缠成一团,”

    姜握:有道理,等解开估计就误了登基吉时。

    于是她踏上朱红色的木凳:“那臣今日随陛下车驾而行。”

    **

    这被神都百姓津津乐道数月的新帝登基正日,天气实在好。

    日气和煦明朗,天地清晏。

    原本,城建署是准备了紫烟,准备在登基大典的吉时燃起,取紫烟憧憧,紫气东来之意。

    然而这一日却没有用上,因天边自有庆云纷郁,日色霞光。

    *

    是走熟了的三百六十步。

    分毫不错。

    姜握在计数的同时,甚至还有心情去细听笙磬,钟鼓,丝竹之音。

    太常寺安排的很到位,礼乐之声若飘天外。

    终于,最后一步踏出。

    姜握也看清了城楼之下——

    文武百官、宗亲勋贵、各州县朝使、儒生文士、四夷列国君主使臣……

    自然,还有最让姜握觉得欣慰欢喜的,许多的女子。不只是女官,是这洛阳神都里许许多多的女娘。

    是啊,她们怎么会不来看呢?

    这是古往今来,第一位登基的女皇帝。

    姜握想,若她并非后世人,若她也只是这神都中,最寻常的一个小娘子,从小听着礼法规矩长大,听着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话长大,忽然有一天听闻,有女子登基为帝了!

    她怎么会不去看?

    怎么会不对过去听到的一切产生迷惑?

    如果女子不能做一家之主的话?为什么可以做天下之主呢?

    谁错了?

    总不能是皇帝陛下错了。

    其实,只要神皇站在这里,只要她被人看见。

    许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不只我,还有你。”

    姜握微微一怔,转头去看神皇。

    十二旒冕下的神皇,露出了点熟悉的无奈之色。

    果然,她又是只记得朕,把自己都忘记了。其实,如今旒冕衮袍走到这则天门上的,不只有她这位女皇,更有她这位女宰相。

    罢了。

    将来还有很久。

    如她所说,将来,必然也不只有她们。或许,都不会有人以‘女皇’‘女相’来特意称呼她们。

    金钟之声响起,姜握将一直捧在身前的玉匣捧出:“臣恭奉陛下以神玺。”

    隔着漫长的光阴,她终是手握神玺,递于她的君王手中。

    **

    史载:

    【光宅二年,四月庚辰。帝御则天门行登基大典,姜相亲随并捧奉神玺】

    【百官万民,为元武神皇上尊号曰圣神皇帝】

    【大典后,镇国安定公主受帝命,告于南郊天地之坛,宣大赦天下之旨】

    【即日,改国号,改元年号。】

    【是为天授元年。】

    作者有话要说[1]《出自旧唐书·舆服制》、《出自旧唐书·礼仪制》

    武皇登基啦,谢谢一路看到这里的家人们!

    现在,请每一位家人,在登基大典的参观人员表上,按下您尊贵的一爪。

    第294章 大宴之喜

    帝王登基大典,国之大庆事。

    大典过后,帝于洛阳皇城太初宫内赐酺(宴饮)九日。

    皇城内正殿中遍宴文武百官、宗亲勋贵、各州县朝使、四夷列国的君王使臣等。

    而则天门至乾元门之间的内广场之地,亦设酒食。纵东都女娘们及诸州选送入京观礼的文士学子并父老百姓入内宴饮。[1]

    并各赐缣(细绢)布帛有差。

    *

    大宴虽设九日,但自是大典过后的第一日,宴饮最为隆重。

    圣神皇帝亦亲至正殿,受朝臣敬贺之酒。

    酒过三巡,皇帝显然心情颇佳,于席间欣然下旨,从此每岁四月庚辰定为‘圣神皇帝庆日’,休沐七日。

    姜握是早知此事——这还是当年她们住在掖庭之时,她刚入朝堂,很关注自己的假期,研究过朝廷的《假宁令》后,跟媚娘提过的一个疑惑。

    朝廷的假期真的很多——佳节放假都不说了,连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十一月一日等都会有缘故放一天假。

    但偏生没有开国日的假期。

    如今新朝新气象,先把国庆节的‘优良传统’捡起来才好。

    果然,圣神皇帝此旨一下,姜握就见旁人先不论,王神玉眼睛登时就亮了亮。

    新的休沐!

    正殿设的宴饮,自然也分内殿外殿。其中几位宰相的设座,便在内殿皇帝御座的丹陛下。

    故而听休沐的旨意听得最早也最清楚。

    王神玉欢快奉诏拟旨——这道旨意他都不用刘祎之等人代工,王中书令本人亲自挥笔而成,交由皇帝御览后,便有宦官去外殿宣旨。

    果然,外殿文武百僚亦是谢恩声一片。

    其实大唐原本是有一条跟皇帝有关的休沐,乃皇帝的诞辰可休沐三日。但,谁会嫌弃假期多呢?

    对王神玉来说,不能致仕,便用休沐来凑吧。

    拟过诏书(制书)的王中书令回座后,就与姜握道:“如今诸事落定,以后上奏称陛下,公文载籍中凡语及陛下,皆改称圣神皇帝——终于不必再变了。”

    是啊,过去短短两年内,称呼变得眼花缭乱。

    从天后,到称天后陛下,到天后改做元武神皇。

    终于,如今是皇帝。

    王神玉:终于不必再变更了!

    姜握端起酒盏笑眯眯不语:不必再变,也不是不能再变。以陛下的性情,既然开创尊号之说,以后多年的帝王生涯中,怎么可能不改点新花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