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80章 最后一次改元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80章 最后一次改元(第2/3页)

他虽然话少且温吞,但脾气不错后,就直接向李旦问起,她该如何做这个王妃。

    李旦想了半晌,才慢吞吞与王妃说:“要不,你就学一个人吧。”

    刘王妃其实是个爽利的脾气,听李旦说话,能给她急得冒火。好容易等李旦说完这句话,她忙就追问道:“学谁?”

    “从前的太子妃嫂子,现在的延真上师。”

    刘氏有些懂了:她虽未见过那位嫂子,但知道,从前的裴太子妃是公认的沉默安静,从来不多话多事。

    对李旦而言,比起性格有些张扬,长袖善舞乐于交际的周王妃,他更希望妻子像太子妃。

    “好,我记下了。”

    李旦见王妃主动问起,难得多说了几句——

    “既然你入了殷王府,夫妻就是一体,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说。”

    他的语调依旧是慢吞吞:“东宫空悬,不管外面有什么流言蜚语,有什么人鼓动你,你都不要理会。”

    “论序齿,二哥比我年长,且还有嫡子。”

    “若是论传承,如今二哥的庶长子,已经过继东宫,算作大哥的子嗣。而大哥的丧仪,是按照天子丧仪的规制行的——父皇母后欲立太孙也说不准。”

    李旦说完后对王妃笑了笑:“我与二哥是同胞兄弟,关系一向也不错。无论如何,咱们就安安静静过日子,总不会错。”

    刘王妃清脆应了一声:她懂了。殷王虽然在皇储候选人之列,但属于赢面比较小的。

    而殷王李旦的性子,又绝不是豪赌的人,所以他直接躺了,只等天意安排,完全放弃事在人为那一块——如果父母真的选他做继承人,他就去做,如果不选他,也行。

    他们兄弟姊妹关系都不错,当个富贵亲王也很好。

    况且……

    李旦想起了摄政的母后,想起了镇国的公主姐姐,怎么说呢,他很清楚意识到,哪怕当了太子,甚至将来当了皇帝,他说了大概也不算。

    因想到此事,李旦看着眼前性情爽利的王妃,怕她将来这直脾气得罪人,就又提了点要求。

    李旦对王妃强调了下,她在这皇城中行事的原则:母后为她需要遵从的最高级别,这个没的说。

    而刘王妃想起威严的天后,显然也有些打怵。

    李旦就安慰王妃道,母后一般不管后宫的事儿,因母后需要上朝批奏疏,没什么空管家长里短。

    “除了母后外,其次,就听长姐的。”

    李旦想起之前宗亲向父皇进言事,就嘱咐:“若有什么宗亲跟你递话,又或是有什么命妇跟你说起涉及朝政的事儿,你别自己糊里糊涂应了被人哄了,凡有不决事,都可以打发宫人去问长姐。”

    又与王妃说起,至于宫里的宫务家常事,初来乍到若有不懂之处,只管去寻太平公主。

    说来,太平虽在长安洛阳都有自己的公主府,但她未选定驸马,就还是更多住在宫里。

    不过……

    李旦很快道:“你不一定寻得到妹妹。”

    长姐虽然在宫里见到的机会少,但总知道可以去出版署的署衙找,可太平完全就是来去无踪,甚至是神出鬼没。

    因她有女兵护卫,本身骑射又佳,安全(起码她的安全)无碍,于是父皇母后也不管她。

    李旦还知道,太平甚至会去逛平康坊北里地段——长安城内最出名的风月之地,其中花魁被称做北里名花。

    而李旦是如何知道呢?

    太平是隐姓埋名去的,跟人竞买歌伎,把自己的月银花光了,既不敢找父皇母后要,又不敢找有钱的姐姐要,于是回头找李旦‘借钱’来了(不找李显主要是他嘴上没把门的,很容易给她说漏了嘴)……

    李旦从小就没有拒绝妹妹成功过,早已放弃挣扎,心痛交出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银钱。

    当然这件事,李旦就没有说与王妃了,他只是道:“在这宫里,你若寻不到妹妹,能寻到上官女官,也是一样的。”

    刘王妃俱一一应了,干脆利落跟李旦保证道,绝不与以上三位发生任何冲突。

    媚娘和姜沃听完殷王处暗卫的回禀,都不免摇头一笑。

    太平素日爱游乐放纵之事,她们多少也知道些。

    媚娘对此事的态度便是:“我既没空,也不舍得拘着令月。说来,我如今看曜初总不免心疼,这孩子也太懂事了些。如今已有一个孩子知晓咱们的难处,每日替咱们分忧忙的团团转,我就越发不忍心再管令月了。”

    “还好有你的弟子在,婉儿那孩子心里最有分寸,她劝的令月也都肯听,如此大事上不出岔子,旁的就随她去吧。”

    *

    而周王李显处的暗卫回禀后,则让姜沃想起一句话:李显,果然是你,跟旁人的脑回路都不一样。

    在帝后的几个儿女里,其政治素质显得格外‘清水出芙蓉’。

    纯纯的天然去雕饰。

    说来,比起殷王妃,周王妃韦氏自然对东宫之位更加心热:论序齿,太子不在,嫡子中周王李显为长,而且她还有嫡子!

    都有这个条件了,谁能不想想太子妃,想想未来的皇后甚至是太后?

    就算知道遥远,那还不兴想一想?

    但也有一件事横亘在韦氏的心头:那就是周王李显的庶长子,被过继给薨逝的太子了!

    若将来是这个孩子继位,又不是她生的,岂不是自家前程尽数落空?

    于是韦氏曾经对李显旁敲侧敲,劝周王主动去争一争太子位置,甚至直接点出,你那个庶长子李重福已经过继,就是太子的孩子,在礼法上,跟你周王李显可没关系。

    然而,李显想了想,很快乐回应道:“是,礼法上没关系,但血缘上又割不断。他就是我儿子。”

    “而且大哥又不在了。若将来是重福登基……大哥是名义上的先帝,我才是真的太上皇啊。”

    那真是不必他费劲巴力料理朝政,又能享受皇帝,甚至高于皇帝的待遇!

    这一刻,李显的人生目标,向着他曾祖父李渊靠拢了:要是儿子很争气,能让我一步到位做太上皇就好了。(李渊:我没这样想。)

    同时,李显还做起了跟他爹一样不靠谱的梦:啊,如果我的儿子肖似太宗就好了!

    韦氏……韦氏被李显噎的胃疼,险些气哭。

    之后李显就带着对未来欢快的憧憬,出门继续寻人斗鸡去了,虽然屡战屡败,但主打就是一个乐子。

    姜沃听完后,对李显的思维真是叹为观止。

    而媚娘听过此番回禀,手指随意敲着案桌道:“韦氏,自不如刘家那孩子安分懂事,但不过都是些小心思小主意,不必理会。”

    姜沃含笑点头:是,甭管史册上韦氏曾经闹出过什么动静,但武皇在的时候,都得老实如鹌鹑。

    也实在是,相差远矣。

    *

    圣驾到洛阳城的那一日,曜初来到姜沃的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