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70-80(第2/14页)
虽不知其中真假,想必不会空穴来风。
当今太后并非圣上亲母,太后膝下无子,圣上与长公主乃是先皇宫人所出。
先皇一夕驾崩,朝野大动,外有突厥兵临城下,内有王爷蠢蠢欲动,京都满是鹤唳风声。
关键时刻,还是太后出马,将圣上和长公主记于名下,顺理成章继承大统。太后则垂帘听政,与摄政王携手亲理朝事数年,一直到圣上大婚,才纳百官谏言放了权。
如今潜心修佛,不理世事,若有不知情的人进了宫,打眼一望,还以为是哪座庵中慈眉善目的主持师太。
虽是退隐,太后毕竟临朝数年,积威犹在,母族花家又是封疆大吏,手握兵权,便连当今皇后,亦是太后嫡亲侄女。只可惜中宫成亲多年,和其姑母一样,并无所出,让人忧心。
反倒是先皇子侄,当今圣上的堂兄弟,年仅六岁,据说生来慧敏,很得摄政王的亲眼,中宫似乎亦有抱养之意。
近年来,京中偶有风波,道太后与长公主不甚和睦,圣上左右为难,很是掣肘。
按理来说,长公主应当是与圣上一派,长公主的态度,便代表了圣上的态度,只是……
史如意一想到这,便觉得朝堂之事诡谲云涌,能在里头如鱼得水之人,都是成了精的老妖怪。她这个细皮嫩肉的掺和进去,怕是最后连个骨头都剩不出来。
她这辈子的指望就两个,一是把厨艺绝学发扬光大,酒楼开遍五湖四海,二是护好身边之人,不求大富大贵,但盼衣食无忧。
不是史如意不爱富贵,实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自古以来,富贵总要险中求。若是那光脚的倒也不怕穿鞋的,自个儿一条贱命,赔就赔进去了,但她现在开着食肆,努力想为身边人撑起一片天来。
她若是倒了,这帮人也必被牵连其中……这教她又如何忍心。
史如意轻咳几声,严肃道:“师傅,徒儿知晓您对我的期盼,只是以女子之身建功立业,未必只得这一条路可走……若论经纶才智,徒儿连您都比不过,是有几条命,敢到宫闱之中上蹿下跳?”
梅师傅听她话语中隐现退缩之意,柳眉一竖,立时便要发火。
却又听史如意道:“不过……”
第72章 窑鸡
翠丫望着梅师傅的马车逐渐远去,心有余悸地转头,对史如意道*:“如意姐姐,师傅这回竟然没有再多训你!”
若是放在以往,这师徒俩相爱相杀,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各拿出十八般唇舌武艺,不论上几个时辰是不会收手的。
史如意眉眼弯弯的一笑,把手负在身后作高人状:“师傅是想着水滴穿石,每日给我洗脑一点,总有脱胎换髓的一天。奈何我这石偏是块顽石,冥顽不化的那种……师傅这可不就没法子了麽。”
况且,她也没说错,与其和那些有着七窍玲珑心的朝臣们比谁心眼子多,倒不如老老实实把自个儿的厨艺发扬光大。
条条大路通罗马,若是她真能把酒楼开至天南地北,成为直达天听的皇商,封官受爵都不无可能。
翠丫心悦诚服地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又问道:“如意姐姐,那你方才举的那些女子经商的例子……”
史如意笑道:“自然是真的,你以为我瞎编的?梅师傅通读百书,我岂敢在她面前胡说一通。”
据残卷记载,古有女商人俞大娘,以炒茶起家,后做船运。
在她以前,所谓“水不载万”,大船容载量最多不过八、九千石,俞大娘所造巨型航船却可远超万石,体积宏伟,气势惊人。
这种船上甚至可种花果生蔬,驾驶船员有数百人之多,生死嫁娶都在船上进行,俨然一个移动的江上小城。巨船直接以“俞大娘”来命名,航行在江西、淮南两地之间,每来往一次,便能获得巨利。
前朝名将朱儁母亲“贩缯为业”,靠贩卖丝绸成了富婆,家资甚丰,个性不羁,曾一次在赌场豪掷千金为人还债。
这布匹业果真赚钱,听红玉闲聊时说起,苏杭顶尖的那批针线娘子,都是代代相传的技法,似菩萨一般被人供起来,吃穿用度都由人包揽。
一架刺绣屏风,酸枝木为屏座,白缎为地,以五彩丝线满工绣制孔雀开屏、鹤舞松林等景,表祝寿之意。这样一架屏风,要花上数名绣娘好几年的心血,有价无市,最后多入了达官显贵的府邸。
更别提早些年的广陵茶佬、丹砂巴妇……多少杰出的女豪杰,孤身一人走天下,即使身受桎梏,也挣扎着在男人所写的历史中留下姓名。
士农工商,商人所行多被认为是不体面之事,但也幸亏如此,女子才未被排除在外,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可悲。
史如意摸摸翠丫头顶的小发髻,道:“天无绝人之路,女子不能读书科举,我便走厨艺经商一途。世界之大,总有可大施拳脚之地……
谁说女子不如男?翠丫,郎君们说的鬼话,让他们骗骗自己也就算了,你可不要中了奸计,被他们一块儿骗到了。”
长公主身边女史之位,看着虽然前程大好,贸然入局,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不确定的时候,史如意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先把自个儿这边养的兵粮马壮,比投靠谁都重要。
翠丫兴奋地摩拳擦掌,道:“我明白了!”
史如意问:“你明白什么了?”
翠丫傻乐道:“跟如意姐干准没错!”
史如意听了,终于没忍住笑。二人天南地北地胡侃了一阵,又畅想了一番酒楼的前景,人家赵家酒楼里请行首胡女来吹拉弹唱,她们若是发达了,专请那身材精壮的汉子耍百家杂戏,什么弄剑、跳丸、走索、缘杆、五案、七盘……
力量与美感兼具,看得底下人连连喝彩才好。
史如意忽然想起一事,问翠丫道:“对了……翠丫,你阿兄跟罗姐儿如何了?”
翠丫撇了撇嘴,恨铁不成钢:“还是老样子,罗姐儿最近不怎么到工匠铺里了,我阿兄便时常对着石料发呆。我让阿兄去找罗姐儿,阿兄偏不肯去,说是怕耽误人家……我有时真恨阿兄是块木头!”
史如意眨了眨眼睛,低声道:“若只是要让你阿兄多说几句话,这有何难?两杯酒下肚,什麽都能招出来。
正好,酒垆伙计前两日刚给我送来了一坛桃花酿,这酒甜润,吃一两口不妨事,吃多了就醉人了……”
二人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底看到了八卦的兴奋之色。
七夕佳节,民间习俗爱吃“巧果”,发面团后放入印有瓜果梨桃、游鱼仙鹤的榼子中,做出糖饼。
夜晚在自家院里摆上巧果花瓜,小娘子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获得一手绣活绝技,称霸绣林。腊月拜灶神,七夕拜织女,衣食之事乃是百姓大事,织女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祥和斋亦适时推出了七夕限定花点,冰皮巧果,点染成七色,样子比花朵还娇艳,让人舍不得吃。
史如意跟梁翁做完巧果,来到前头帮梁婆婆包饺子。
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传说中,吃到铜钱的人有福,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