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40-50(第9/14页)
省去了捏花样的繁琐功夫不说,配着花点的雅名,以栗子、豆沙、南瓜、莲蓉作馅,熟糯米粉作皮。
面团揉出来,模子简单往上一印,入蒸笼一蒸,五颜六色的拼盘,样式清透好看,还能接受大批量的预订。
亏她想得出来。
罗娘子忍俊不禁,梁翁负手咳了几声,还是没忍住,悄悄弯起一边唇角。
梁婆婆更是笑弯了腰,伸手,用力点了点史如意的脑袋,道:“你这丫头,鬼点子恁地这般多。”
史如意调皮地吐吐舌头,回头,把翠丫兄妹俩的事与祥和斋几人说了,皆是唏嘘不已。
她想找石英来做这套模具,也算是力所能及地帮衬一下,罗娘子自是应了。
罗娘子回来之后,连叹可惜,道:“那石英石公子,虽是匠籍出身,也是个正经读书人,家中倾力资助,原是准备读书科举的。谁知临考前夕,铺中一场大火,爹娘双亡,自个儿腿也废了。”
匠籍之流,尚能科举中选,双腿残疾,却是终身与做官无缘了。
史如意那日看石英做的雕件,上刻诗赋词句,风雅与一般工匠不同,心中还啧啧称奇,原是还有这层隐情在。
想那石英一朝从天堂跌入地狱,也并未自暴自弃,自个儿生计艰难,却还收养了翠丫作小妹,心中更是多了几分佩服。
梁婆婆却指着罗娘子,摇头,笑骂道:“这几日罗儿每日收了摊,就往人家里跑,又给人小妹梳头,又是给做了几身新衣裳的……我知罗儿你心软,看不得这些,但不要做得太过分,叫人家赖上你倒不好了。况且你一个姑娘家,每日出入别人屋子,也容易叫人闲话。”
罗娘子面皮微红着应下,第二日,却还是忍不住跑过去了。
第47章 三黄油鸡
祥和斋这套谐音吉祥的花点,甫一推出,便大受欢迎——毕竟新年到了,谁不爱听几句讨巧的吉祥话呢?
这点心虽是由模具统一制成,但样式新奇有趣,价格也比往日祥和斋里卖的限量花点便宜,一盒子装八个,卖一百文钱,是寻常人家也能负担得起的。
许多人家早早预订下十几盒,不管是送与亲朋好友,还是正月宴席祭祖,摆在桌上都显得格外圆满好看。
大少爷云璋提前写了信回来,太太曾氏盼着数着日子。到了大少爷归家的这天,曾氏便使了奶娘李嬷嬷过来,亲自点了晚膳的菜让大厨房做。
“娘子说了,做两道大菜,两道主菜,一道羹。余下几道小食,温妈妈看着拿主意便好……只大少爷回来,老爷高兴,两个人难免是要吃酒的,二少爷指不定也陪着吃一些,温妈妈,别忘了再备几碟下酒菜。”
温妈妈笑着应下,道:“晓得了,多谢嬷嬷提点。”
史如意看李嬷嬷要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赶过来,嘴角的梨涡笑得甜,道:“嬷嬷!别急着走,早晨我们自个儿做了几个牛肉丸子,还在锅头温着呐。嬷嬷嘴巴利害,帮尝尝看味道如何?”
李嬷嬷笑道:“哎哟,如意做的吃食,那味道定然是好的……不过,还是别忙活了,娘子还打发我去外头买几斤蜜饯呢,过年府里来客人,要提前备下才行。”
嘴上是这么说,李嬷嬷到底没舍得挪步。
有时云老爷去外头应酬,她跟着太太曾氏用膳,也用大厨房送来的吃食。史如意有时做了什么时兴菜式,除了送到二少爷院子里,也会给太太屋里、千姨娘屋里送一份。
李嬷嬷年纪大了,舌头不灵,喜欢咸油酱香的口味,吃那些清淡的,嘴里总尝不出味来,什麽猪耳朵、酱牛肉、鳢鱼脯,都是常使唤底下丫头去买的。
但史如意上回做的三黄油鸡,据说是不加调味,白煮而成。
选那脚黄、皮黄、嘴黄的鸡,民间俗称“三黄鸡”的,鸡去毛入锅,加冷水淹过一半鸡身,倒入葱姜、料酒,大火煮沸,翻过一面,再转文火焖煮一刻钟,这般焖出来鸡肉极嫩,骨中骨髓仍鲜红。
趁热斩了块,摆在白瓷碟中呈上来,肉色洁白、皮带黄油,肥嫩鲜美,还散发着葱油的香味。
葱段打花镶边,用熬熟的“虾子酱油”同鸡一起上桌蘸食,佐以姜蓉、蒜泥等,最大限度保持了鸡肉的原汁原味,皮爽肉滑,食之别有风味。
太太曾氏初尝这三黄油鸡,觉着十分惊喜,连连伸了几筷箸。李嬷嬷自是不能和自家娘子抢的,她留了个心眼,回头特地跑去大厨房问史如意这三黄油鸡的做法。
“嬷嬷爱吃三黄油鸡,正好呢!我看嬷嬷平常总用得太咸,对身子不好,除了三黄油鸡,我再给嬷嬷说说几样其他吃食的做法……不难学,嬷嬷在屋头吩咐丫环做了吃就是了。”
问人家讨吃食做法,本是不应该的,这是人家厨娘安身立业的本事。
李嬷嬷厚着脸皮过去,也有几分仗着自个得娘子看重,倚老卖老的意思,她开口了,府中哪个敢轻易拒绝她?
只史如意笑脸相对,没有半分不得已的意思,反倒主动想了吃食法子,细细说给李嬷嬷听。话音柔和又诚恳,听上去是真在为她自个儿身子考虑,连李嬷嬷自个儿孙女兰芝平日里都没这般贴心。
想到这,李嬷嬷不由得提点她们两句,笑道:“温妈妈,我看呐,这大菜不如就做如意上次做的那三黄油鸡罢。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大少爷不爱吃,他还就爱吃那天上飞的。”
说话间,史如意捧了一碗牛肉丸子过来,汤水透亮,弥漫着一股子香味,是用牛骨熬的。
里头静静躺了几片菜叶,色泽嫩绿,在热汤中一烫立刻就捞上来了,鲜脆得很,嚼起来还有响。
史如意把竹筷递给李嬷嬷,又去调了一小碟的沙茶酱来,里头磨了蒜葱,芝麻酱、虾米末、花生末、沙姜粉等。沙茶酱香而不辣,略带甜味,配这牛肉丸子是绝配。
李嬷嬷也不跟她客气了,先喝一口热汤,竹筷捅进一个牛肉丸子,蘸了酱,送到嘴里。
满咬一口,竟是十分的爽脆,毫不费牙劲,嚼着嫩滑又有弹性,一股浓郁的牛肉香味,搭配咸鲜的沙茶酱,慢慢覆盖整个唇舌。
李嬷嬷一口一个,竟吃得不亦乐乎,压根停不下来,忙里偷闲道:“如意,这牛肉丸怎地做得这么脆?”
西市赵家酒楼的招牌菜,也有一道“鱼丸”。上回云老爷应酬回来,特地提了一瓷罐给太太曾氏尝,曾氏怕夜深克化不好,没敢多吃,尝了几个,剩下的都赏了李嬷嬷。
那鱼丸是取新鲜鱼肉剁了馅,细白的小圆球,因着鱼肉本身的脆嫩,才能做得如此弹牙。
这牛肉丸都做得这般有弹性,却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史如意忍不住笑了,促狭地眨眨眼睛,用下巴指着香菱,道:“还能是什么法子,全靠手下功夫。为了做这牛肉丸子,香菱举着两支大铁棒,足足槌了半个时辰的牛腿肉呢。”
这牛肉被暴力打成肉泥,肌肉纤维都被破坏掉,再加干淀粉搅打至起胶,用手摸到都觉着有弹性。
若是弹性正正好的牛肉丸子,不软不硬,砸到地上还能回弹。
每根铁棒足有三、四斤重,又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