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1/14页)

    第22章 祥和斋

    许婶子说的那家点心铺子,史如意是晓得的。

    她那日和香菱在西市向人打听点心铺,那卖胡饼的大娘,看史如意年纪小,估摸手里没几个铜子,特地好心提点她。

    “小丫头,你若要买那寻常的麻团蜜糕,别到知香楼去……

    那地儿卖的忒贵,都是老爷太太才去。

    再拐两条巷子,有家老牌糕点铺,名唤‘祥和斋’的,点心最是美味实在。”

    牛车晃晃悠悠地驶至观音桥,史如意手里提着竹盒,从车上小心翼翼地下来,回头挥挥手。

    “婶子,宝源哥,我这就去啦。”

    宝源在前头架着牛车,应了一声,许婶子伸长脖子看她,一脸的担忧。

    “哎,如意闺女,你可千万慢着点!

    ……真不用婶子跟你一块儿去?”

    虽然如意脑子好使,说起话来也条理清晰,但毕竟人小。

    许婶子不大担心史如意被人骗,担心的是旁人故意欺负她。

    史如意心头涌上一股暖流,知晓许婶子是真心为她着想,笑眯眯地摇头。

    “真不用,婶子放心吧。

    我心里头有数。”

    她虽然人小,但也正因着如此,店家才容易放下戒备心来。

    毕竟这点心铺子经营情况不好,若是一大帮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故意来砸场子的呢。

    史如意目送牛车离开,并不急着去那点心铺。

    先沿着青石板街慢慢走,东瞧西望的,把周围商铺环境都看了一遭,心里大概有了个数。

    这巷子位置不算偏,离那最热闹的观音桥只隔了两条街,巷面略窄,地上青砖被岁月踏得平整。

    巷子里头都是上了年头的老店,许多家门口支着的幌子都已褪色了,在风中飘摇。

    除了吃食小店,巷子里头还有什么杂货行、绸缎店、杏林铺……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人流量虽少了些,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譬如,这边的顾客都是熟客。

    进了店,都不用出声,店家便已经晓得他要点啥子,一边打包,一边闲话着家常。

    史如意摸摸下巴,进了祥和斋附近一家卖羊杂碎的脚店。

    这个时辰,店里没什么客人用饭。

    像这样的小脚店,是请不起伙计的。

    店家并师傅,是一位满脸络腮胡的汉子,一看见史如意进来,就热情地吆喝开了。

    “小娘子,里边坐……

    想吃点什么?阿叔给你做,保管你吃得香。”

    史如意点了一碗煎白肠,要五个铜子。

    这年头肉价贵,寻常人家嘴馋,又买不起红肉的,便会点上一碗“煎白肠”来过过嘴瘾。

    名义上虽然是“煎”,实质上只是单纯水煮。

    清洗干净肥肠,放在碟里,若是店里来了客人,随吃随切。骨头汤则是一直在锅头滚着的,越熬越有味道,满屋子的香。

    史如意自个儿调了一小碟酱料,蘸了酱送那白肠。

    却无想象中油腻的腥膻味,滑软柔韧,肥嫩鲜美,嚼来满口奇香,让她暗暗称奇。

    果然这能屹立多年的铺子,都是有几分真本事在的。

    当下毫不客气地赞了那店家一番。

    “哈哈哈,小娘子是第一次来我家吧?

    不是阿叔吹牛皮,咱这煎白肠啊,在整个安阳都有名气。

    许多官人都特意赶了路来吃咧——”

    那络腮胡汉子看桌上史如意调的那碟子酱料,就晓得她是个会吃的,脸上的神色颇为自得。

    史如意吃完白肠,把碗里的汤也仰头喝掉,用汗巾子擦了擦嘴角,向那店家打听。

    “阿叔,我娘让我出来外头点心铺,买几包糖糕回去,招待亲戚用的。

    阿叔可有哪家推荐吗?”

    那汉子面上显出几分犹豫来,他神色变幻几次,忽地放下手中搅汤的长勺,重重叹了一声。

    “小娘子,若是从前,我想都不用想,定是要给你推荐‘祥和斋’的。

    喏,看见没,就巷子口那家……

    搁上十几年前,大家都要排队挤破头去抢,每日不到午时就卖光光!

    只可惜,那店家如今人老了,不中用了,做不成糕点了。

    许多人来尝,都说再不是那个味了……”

    那汉子是个热心肠的,连声叹气,似乎打心底里为那祥和斋感到惋惜。

    史如意心念一动,坐直了几分身子,眨眨眼,饶有兴致地追问。

    “那这家的后人呢?

    怎地就做不出先前的味道来了?”

    那汉子“哈哈”大笑几声,像是在笑她年纪小,不晓事,单纯。

    “不是阿叔吹牛,这人跟人的手艺啊,确实不一样。

    哪天换了个师傅,碰上那嘴刁的客人,立刻就能尝出不对味来。

    我有次感了风寒,不得已在床上躺着,让我娘子出来代做两日,那客人一个个都嚷嚷。

    你说说,难道我还能对我自家娘子藏私?都是手把手亲自教过的,可那煎白肠做出来的味,就是不一样。”

    史如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复问那汉子。

    “阿叔,那这祥和斋……现下是谁在管?”

    ……

    史如意提着竹盒,走进祥和斋,一眼就瞧见了那阿叔口中的“罗娘子”。

    罗娘子一身荆钗布裙,约莫二十左右的年纪,端坐于木台之后,静静看着门外过路的行人。

    并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从容雅致的气度。

    据那隔壁煎白肠的阿叔说,这罗娘子嫁的是这祥和斋店家的独子,成亲不过两年,丈夫便不幸得了痨病走了。

    大庆风气开放,礼教束缚不重,公主养男宠,贵妇上花楼。

    这寡妇要再嫁,不是甚稀奇事。

    罗娘子年纪还轻,众人都劝她,连公公婆婆也劝。

    这罗娘子却说出嫁从夫,如今夫君既去,留下二老无人照应,理应替他孝顺爹娘。

    这邻里有笑罗娘子傻的,也有夸她赤诚孝心的……

    更多的,还是说罗娘子精明会打算的。

    这百年之后,两个老的撒手人寰,祥和斋不就落到她手上了吗?

    这祥和斋有口皆碑,也是安阳城响当当的点心铺子呢,到时铺子到手,再娶再嫁,又哪是什么难事?

    史如意把这些听来的话都在脑中过了一遍,仰头打量那罗娘子。

    三人成虎,这市井谣言的威力她是知晓的。

    单看罗娘子的面相,却并不像传闻中的市侩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