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130-140(第5/20页)
判断,“应该是三省总督派人送来的信,虽然故事讲的不错,但是从头到尾都只是故事,没有任何证据。”
陈玉僵硬的抬起头,眼底晦涩难明,“三省总督他希望我对李晓朝做什么?”
如果没有太子殿下,明知道这封信没有任何证据,他也会选择相信。
“只要能给李晓朝找麻烦,做什么都好?”唐臻收起信纸,毫不犹豫的收入袖袋,不打算再还给陈玉。
以陈玉目前的状态,多看几次信中的内容。即使能忍住,没有热血上头,做出不理智的选择,也难免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陈玉克制的垂下眼睫,闷声道,“殿下放心,哪怕真的有李晓朝背叛侯爷的证据,我也不会擅自行动,坏殿下的大事。”
唐臻点头,他知道,说出这句话,对陈玉有多艰难。
“如果我是三省总督,不仅会给你送信,还会告诉李晓朝,你是程锋的义子,早就对他恨之入骨。”
施尚文这次,对京都势在必得。
光凭李晓朝,即使能暂时挡住来势汹汹的东南军,还有施尚文的盟友,位于京都另一侧的湖广军虎视眈眈。
京都更换主人,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这个推论有前提条件。
京都只有李晓朝,孤立无援、腹背受敌。
可是如今京都还有龙虎少将军岑威和梁家军猛虎梁安,两人皆能短时间内调动军队,身边就有多至数千人的亲卫军。
三省总督想要速战速决求稳,最省心省力的方式,莫过于提前阻止李晓朝与岑威或梁安成为盟友。
陈玉冷笑,“殿下不必担心,李晓朝最能隐忍,他肯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唐臻面露好奇,他能感受到陈玉身上浓烈的憎恨,可惜无法理解。
然而这并不耽误他以自己的方式,安抚陈玉的情绪。
“报仇既有简单痛快的方式,也有别具趣味的办法。让他眼睁睁的看着,最重要的东西,慢慢离他而去的过程,反而是他最煎熬的时刻。”
陈玉昂头灌下整盏浓茶,低声道,“我知道,还没查清当年的真相,即使有机会,我也不会贸然动手。”
李晓朝如唐臻预料的那般,收到来源未知的信件,终于能确定,陈雪就是程锋,陈玉确实对他有恨意。
陈玉的预料也没错,李晓朝非但没有因此表现出对陈玉的敌意,试图先下手为强,做出斩草除根,防患于未然的事。反而孤身一人,主动与陈玉单独见面。
先是怀念从前,然后拿出信件,赌咒发誓,他绝没有做出背叛安定侯的事。又拿出证据,证明他这么多年,始终在追查当年的事,从未放弃为老侯爷报仇。
陈玉整日跟在唐臻身边,又深受梁安的影响,装傻充愣的本事与老实人的形象大相径庭。恰逢李晓朝焦头烂额,委实没有多少精力能够耗费在他的身上。
因此两人相互敷衍,轻而易举的维持表面太平。
只是直到最后,李晓朝也不曾试图通过他的好‘贤侄’,拉拢梁安,
可见他们之间所谓的交心,究竟有多少水分。
唐臻本以为,李晓朝放弃西南水师的帮助,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岑威,会主动来找他,求他劝岑威做救苦救难的菩萨。
毕竟抛开他与岑威的私事不谈,太子与仅剩的三名伴读关系甚笃,不是秘密。
没想到李晓朝虽然隔三差五的给太子请安,特意保证,只要他活着,东南军绝不会有踏入京都大门的机会,但是他从不主动提起如何面对大军压境。
即使唐臻故意询问,李晓朝也会敷衍过去。
岑威倒是知无不言,告诉唐臻,李晓朝愿意用京都的所有矿产,换取龙虎军的帮助。
时隔不久,三省总督又有动作,主动联系岑威,表示愿意将尚未出嫁的小女儿,嫁给岑威做妾。
岑威还没来得及提起这件事,消息已经传遍京都。
梁安理所当然的做出猜测,“临时认的干女儿?”
“现在是施尚文有求于人,怎么可能做结仇的事?”陈玉翻了个白眼,“确实是施尚文的女儿,出自总督夫人的侄女,不仅从小就受施尚文的宠爱,总督夫人也待她如亲女。”
唐臻似笑非笑的看向岑威,“少将军大喜?”
随即感到手被抓住,数次用力都没能顺利挣脱,直接放弃。
“以退为进的招数罢了,你还不知道?”岑威面露无奈,后半句话只有与他近在咫尺的唐臻能听见,“只要你开口,我立刻告诉父亲,这辈子不会再娶妻纳妾。”
反正他哥有孩子,龙虎军不至于后继无人。
唐臻闻言,眼角眉梢残留的笑意立刻消散,面无表情的转过头。
还没回京都的日子,岑威带着他到处游玩,虽然夜里两人时常亲近,但是从未做到最后。
回到这里,陈玉和程诚几乎日夜不离的盯着他。偶尔找到空隙,他和岑威还是会亲近,但时间更短,完全没有做坏事的余地。
要不是他们都耳聪目明,胆子又大,恐怕早就被抓住端倪。
饶是如此,唐臻也能感受到,陈玉看他的目光越来越不对劲。
岑威所说的开口无疑是改变的契机。
唐臻不想改变,更不想岑威去与岑壮虎说,从此不会再娶妻生子。
露水情缘,只是你情我愿。虽然随时都会结束,但是没有麻烦。
如果按照岑威所说的开口,唐臻有预感,将来会有数不尽的麻烦等着他。
岑威对唐臻的反应丝毫不意外,若无其事的抓紧又想挣脱的手,分神与梁安商量暗自调兵的正事。
正式开战之前,无论施尚文和李晓朝如何博弈,在岑威和梁安的身上花费多少心思,他们都不会对施尚文和李晓朝有准确的回应。
李晓朝扛不住东南军的进攻,即将兵败如山倒的时刻,正是岑威和梁安出兵的最佳时机。
京都存在的意义,注定它不止是施尚文和李晓朝眼中的香饽饽。
施尚文的野心是京都的危机,同样是岑威和梁安的机会。
以恩人的形象,在不被京都百姓排斥的情况下,光明正大的从李晓朝手中分走京都的天赐良机。
第134章 一合一
李晓朝和施尚文如同岑威所预料的那般,距离真正的短兵相接,各自还有后招。
前者手握施尚文与薛寄勾结的证据,在紧要关头抛出。
虽然逻辑不够完美,给施尚文留下了自证清白的机会,但足以缓解李晓朝的燃眉之急。
毕竟施尚文的野心和急切,注定他无法接受乱臣贼子的罪名,否则之前因此所受的束缚,岂不是枉费工夫,自找麻烦?
施尚文拿下京都的计划遭到阻碍,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增加投入的成本。已经许久没有再与岑家父子联络感情的沈思水,调兵的同时,分别令心腹给岑壮虎和岑威送去亲笔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