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110-120(第14/29页)

天罚。

    昌泰帝和太子应及时迷途知返,祈求上天的原谅,避免更密集的天灾降临。

    朝臣建议太子发布罪己诏,亲自去距离京都只有五百里的丰山祭祀天地,请求原谅,祈求即将到来的春耕能够顺利完成。

    至于昌泰帝人在陈国公的地界,不归他们管。

    消息不可避免的传入福宁宫,众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

    程诚满脸无法隐忍的愤怒,陈玉却心事重重。

    当年成宗的兄长,烈宗的嫡长子也是第一位太子,便是在圣朝境内天灾频频,百姓哀声怨道之时发布罪己诏,前往丰山祭祀天地,当众自刎。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嘉定府地龙翻身导致的损失却远远不如当年,朝臣竟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太子逼去丰山祭祀天地。

    哪怕憨厚如程诚,也知道他们不安好心,另有图谋。

    情急之下,他想起年前相似的经历,情不自禁的问道,“殿下,何不杀鸡儆猴?”

    当初殿下只杀两人,便堵住悠悠众口。今日若是两人不够,他便为殿下杀一十个,一百个!

    哪怕将京都朝堂杀空也在所不惜。

    没等唐臻开口,陈玉已经开口阻止,“不可妄动。”

    他朝程诚招手,低声道,“据我所知,骠骑大将军、首辅大人和陈国公世子皆不赞同殿下发布罪己诏,岑兄和梁安也有意阻止这件事,但”

    止不住。

    即使这些人不计前嫌的在这件事上达成共识,依旧无法阻止越来越响亮的呼声。最大的阻力早就从提出这件事的人,变成心存恐惧,生怕百年前的天灾再次降临的百姓。

    杀光京都的朝臣容易,不限于京都的百姓,又该如何劝说?

    程诚握紧腰间的佩剑,脸色越来越难看,猛地转身,大步朝门外走去。

    “让他去,他心中有数,不会因怒妄为。”

    唐臻叫住想要追上去的陈玉,轻声问道,“沈风君和沈婉君可有异动?”

    细数起来,圣朝举足轻重的人,只有那么几个。

    在京都,李晓朝、孟长明、岑威、梁安、陈玉都不赞同的事,不仅没能压下去,反而愈演愈烈,背后之人不言而喻。

    三省总督施尚文必在其中。

    东南三省虽然距离四川千里迢迢,但毕竟是仅次于陈国公的庞然大物,四川巡抚顺手卖三省总督个面子,不算过分。起码不至于让同样距离四川千里迢迢的陈国公,为此兴兵。

    至于湖广布政史沈思水本就不是个甘于蛰伏的人,突然变得安静,反而显得诡异。

    陈玉比程诚更通透,闻言立刻想到此事的关键之处。

    他凝眉思索半晌,缓缓摇头,“沈风君和沈婉君依旧闭门不出,因为还在皇贵妃娘娘的丧期,他们连新年都以尚未出孝为理由,不肯与外人有交集。”

    唐臻哂笑,给出评价,“用力过猛。”

    如果只是为皇贵妃守孝,在哪里不能守?为什么非要留在京都。

    陈玉心中正惦记更重要的事,委实无暇分出心神给沈风君和沈婉君,闻言略显敷衍的点了头,欲言又止的盯着唐臻侧脸。

    许久之后,他终于狠下心开口,“殿下可要抓住这个机会?”

    唐臻莫名其妙的听到句既没有开头,又缺少结尾的话,终于睁开像是在说梦话似的眼皮,反问陈玉,“什么机会?”

    走出皇宫,离开京都,摆脱太子殿下的身份,从此翱翔天际的机会。

    四目相对,陈玉眼底的情绪复杂至极,唐臻黑白分明的眼中却只有茫然。

    直到陈玉猛地转过头,不肯再理会唐臻,他才突然醒悟,陈玉为何突然满脸即将生离死别的模样。

    以太子对陈玉的信重,他如果想要舍弃太子的身份,至少几年之内,不宜再与陈玉有任何交集。

    唐臻抬手搭上陈玉的肩膀,语气少见的深沉,“我什么时候说要离开?”

    难道发生过他在清醒的状态下,没有记忆的事?

    陈玉要紧牙关,强行逼自己开口,“三省总督逼你去丰山祭祀天地,肯定另有准备。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你是被逼着离开皇宫,后续又有主动送上来背黑锅的人实乃离开的最佳时机。”

    唐臻见陈玉身体紧绷到极致,依旧不愿意回头看他。收回搭在陈玉肩上的手,重新躺下,目光幽幽的看向关着的窗户。

    “我有份礼物没收到。”

    离开皇宫,然后呢?

    应该去哪里,做什么。

    “礼物?”陈玉忽略不重要的细节,半蹲在唐臻的身侧,勉强克制住突如其来的激动,“殿下不要自由了?”

    唐臻翻身背对陈玉。

    不,他没说。

    面对朝臣的步步紧逼,唐臻始终保持不回应的态度,躲在福宁宫内,假装没看见内阁送来的折子。

    昌泰一十五年,一月初一。

    距离太子祈风调雨顺却迎来嘉定府有地龙翻身的八百里加急,整整三十日,三省总督的幼弟施云宇携万民请愿书抵达京都,请求面见太子殿下。

    唐臻自然是不肯见,然后就收到施云宇当街阻拦李晓朝,对其破口大骂,怀疑骠骑大将军拥兵自重,阻止太子与朝臣见面的消息。

    不得不说,施云宇的出招确实巧妙。

    当街阻拦,看热闹的京都百姓皆知施云宇是携万民请愿书而来,自然会生出认同施云宇的念头。

    施云宇痛骂李晓朝,完全站在为太子考虑的立场,再次立于不败之地。

    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太子和骠骑大将军,塑造成大部分人眼中对立的立场。

    反正他本就是抱着搅混水的心态来京都,何必在乎是否得罪人?

    光是认清自己这项,足以胜过施承善和施乘德不知道多少倍。

    可惜三省总督缺乏天助。

    昌泰一十五年,各地风调雨顺,别说天灾,连人祸都罕见。

    去丰山祭祀天地的事拖延半个多月,百姓已经从激动变成习惯,至少在上天再次降临警示之前,百姓只会悄悄看热闹。

    施云宇有奇招,李晓朝更是狠人。

    骠骑大将军被三省总督的幼子当街拦下,指着鼻子痛骂的第一天,孟长明心情愉悦的进宫看望唐臻,张嘴便是,“恭喜殿下,今日有比话本子更有意思的趣事供殿下消遣。”

    彼时唐臻正捧着话本子昏昏欲睡,闻言立刻打起精神,凝神打量孟长明半晌,忽然道,“施云宇死了?”

    孟长明脸上的笑意立刻收敛,忽然觉得他不是专门给太子送消遣,竟然像是亲自来做太子的消遣。

    唐臻见状,只管往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向猜,“下手的人是李晓朝。”

    孟长明放下茶盏,冷笑道,“太子殿下料事如神,不如再猜猜前因后果。”

    唐臻意味不明的打量孟长明,陷入沉思,喃喃道,“昨日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