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仁王君: 400-417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无所不能的仁王君》 400-417(第18/23页)

于是他在第四局直接撤掉了幻影。

    而幸村则因第三局延续下来的,要超越自己,超越极限的气焰,在第四局打出了绝好的发挥。

    他获得了第四局的胜利。

    于是比赛进入第五局,也是最后的决胜局。

    第414章 终于胜利

    比赛进入第五局, 对幸村和小仁王来说,就无法将战局完全掌握在手里了。

    但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不管是体能,还是对方可能有的突破, 自己的突破, 都很可能在第五局中有万千变化。他们俩都是掌控欲很强的人, 最好对手的一切变化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可遇上对方,这又是绝不可能成立的。

    比赛打到现在已经超过四个小时了。

    除去第一局的时间短一些以外,另外三局的拉锯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这对幸村和小仁王来说也都是一个考验。

    并不是说他们的体能无法支撑这么长时间的运动状态,而是完全爆发的, 高强度竞技状态本身是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的。随着比赛时间越长,注意力会自然而然随着体能和精神力的消耗而无法高强度集中,继而身体状态也随之下滑。

    比赛不只是比技巧, 也要比在不同状态下球员的发挥。

    第五局的比赛很激烈。

    小仁王从幻影中退了出来。他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达成了自己许久以来都想做到, 却嘴上说不想做也做不到的事:在幸村面前幻影成幸村。

    当他的精神力强度不如幸村时他自然做不到, 当他和幸村关系还不够好, 又或者他对幸村的情感还是憧憬尊敬大于其他时也是做不到的。是他本身有了“我足够强”和“我可以”这样的想法后, 他才能做到这个。

    当然, 幸村不知道小仁王还将幻影成自己这件事赋予了额外的意义。他虽然知道小仁王说过“不会幻影成幸村”这样的话,但听听也就算了, 小仁王说话永远半真半假的, 假话的概率大于真话的概率。

    小仁王还说过“最后一次用幻影”,那之后还不是依然在用。

    到了第五局,两个人的对决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了。因为彼此能拿出手的底牌也都亮出来了, 无法奈何对方,因此最后要拼的是底蕴和可能性。

    于是到了第五局, 两个人的打法反而显得稳重起来。

    每一球都很扎实,网球落在球场上,从旋转开始都展示出两人的基本功。而在稳定回球的同时,也在找进攻的可能性,找对方的弱点。

    幸村也不再用通透世界了。

    更早一些的时候,他就发现了,通透世界对小仁王来说没有用。因为仁王也会通透世界,而他在将呼吸法简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将一部分打开通透世界的钥匙教给了小仁王。因此,小仁王在幻影中学会的,原本就有一部分通透世界,分析对手时也带着“看透”视角。

    幸村自行打开通透世界,再逐渐打磨关上自己不需要的视角,只看那些需要的部分,是漫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幸村对这个招数理解更深,也更自如掌控。小仁王的通透世界则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学会的能力,多少有些“不求甚解”的意思,只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也逐渐窥见一些底层逻辑。

    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无法对比出优劣。正常来讲,自行开发掌握的招数自然会有更深的掌控力,但小仁王和仁王的相似性和近乎相同的逻辑又让小仁王哪怕“不求甚解”也能通过不算长的时间明白仁王教导招数下的细节。

    这也属于“好教练好老师”的优势。

    于是幸村和小仁王在“看穿”对手上是相互抵消的。他们原本对对方就很了解,在招式下又对对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一球,又一球。

    两个人想要赢的心愿都很迫切,却因对手的特殊性而不显得急躁。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状态。而后两个人都不断在球场上进行突破,是肉眼可见的进步,连观众都发现两个人打得越来越沉稳也越来越灵动。

    这是怎样的天赋,和怎样的少年意气啊。

    这一局比赛打到了抢七,小仁王和幸村都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哪怕到了抢七局,每一球的质量也没有降低。

    而随着抢七局的比分上涨,两个人看上去也越发狼狈起来。但两双眼睛都很明亮,甚至随着时间和比赛持续而愈发明亮。

    比分到32-31,小仁王领先的时候,又一次手握赛点的小仁王,在打出发球后往前跑到中场。他依然维持着足够快的移动速度,左手持拍面对打来的回球突然拉出一个吊高球。

    这是一个有些危险的选择,看上去像是在赌幸村会不会扣杀。

    幸村还有扣杀的力气吗?

    有。

    幸村找好角度跳起来。他的跳跃高度还是很可观,像是飞起来一样,像是捕杀猎物的鹰。

    而小仁王则盯着落下的网球,紧握住球拍后以肩关节为轴,大臂猛地从下往上抡,拍心正好和球的落点接触,球路仿佛垂直落在球拍上。

    网球以一个很高的弧度往幸村的后场落,是用高角度的截击来应对这个扣杀。

    如果以幸村体能巅峰的情况作对比,这个扣杀的力度显然是比不上体能和状态的巅峰期时打出的扣杀的力度的,但角度依然精准。而小仁王回击的动作很简洁,但实际也让手臂抡了更多弧度以借用惯性力来回击这个扣杀。

    这意味着两个人的状态都在下滑,但两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状态,并且依然精准控制自己的身体和一切。

    观众都以为这球可能会出界了,但幸村还是迅速后退往后场的地方跑:这一球不会出界!

    网球近乎垂直地落在后场底线上。压线球,球印更大部分落在界内,没有出界。

    而已经赶到落点的幸村拉长球时也不得不让身体扭转更多角度,手臂往后,同样借用惯性,才能让这一球能够划出直线飞向后场。

    但小仁王没有后退。

    他冒险地上网了。

    他自己在网前就截住了这一球,之后一个很轻的网前截击。

    网球落在红土场地上后,仿佛被红土吸掉了仅有的力量,回弹的角度趋向于零,就像是网球没有弹起一样,直接停在了地上。

    后退到后场的幸村没来得及接这一球。

    “33-31!”

    “Game won by 仁王雅治,7-6!”

    比分落定了,五局制,三场两胜,小仁王获得了胜利。

    听到裁判公布的比分时,小仁王也有些怔忡: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球场上。刚才为了得分做出的选择看上去很简单,打出的球仿佛也只是最普通的基本招式,截击,抽击或者扣杀,都是很基础的套路。甚至利用抢七局时对手的状态去调动对手以抓准破绽,这也是经典的战术和打法。

    但网球比赛本身就是这样。

    只有还在国中时期,所谓的比赛会以一个带着很响亮名字的招数获得胜利。

    因为球员还不够成熟,所以足够有杀伤力的网球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