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他马甲掉了》 40-50(第11/16页)
“我没有这个意思,但确实有件事要麻烦诸位。”他从光脑中找出一份文档,望向面前裁判团中那些已经有些陌生的面孔。
“我把新的减能耗技术做了整理,除了设计与源码外,一些个人思考也写了进去。这些内容我已经上传到了EatHub,只是担心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想请诸位替我查漏补缺,进行建设。”
裁判团的人惯性分析:“如果是这样……”
“等等!”他们突然回过神来,“你说什么?你把技术开源了?”
莱恩哈特凭借着一份不成熟的技术就成了如今身价千亿的总裁,而宋连旌……他竟然想把完整版直接公布出来?
裁判团的人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等他们找回理智,登陆星网时,才发现整个减能耗技术已经被一个ID是乱码的用户公布到了EatHub。
他们惊疑不定地看着面前的青年,才意识到他不止是想想,而是已经动作。
“你、你真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文档已经发出,乱码用户的EatHub界面下,是齐刷刷的一排问号。
他开源的技术,买下十个R0996星绰绰有余,放眼整个联邦,没人想得到有谁会这样做。这已经不能用慷慨来形容,说上一句无私,都犹嫌不够。
宋连旌不大理解这种震惊。
机甲是他的发明,能拥有后来的规模,却不止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是个在无数人齐心协力之下诞生出的新方向,比起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他更希望见证这个领域欣欣向荣,焕发新生。
“我知道,也早已下定决心,”宋连旌笑了一下,“就请你们把这当成……他最后的愿望吧。”
半晌,裁判团说不出话。
如今的机甲行业,几乎没有人在搞开源。可回到战争时期,在研发部中,这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在为机甲的发展添砖加瓦,从来不曾藏过什么。
或许正是因此,机甲的发展才能那样迅速,最终成为人类战胜异种的关键之一。
宋连旌交代完,便抱着猫往回走了。比赛虽然戛然而止,但咸鱼修理店计划好的庆祝还是安排上了。
南岸人在海滩上搭起篝火,围着焰火席地而坐。烤肉的香气伴随海风一起飘来,宋连旌加快脚步,不再停留。
裁判团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竟然从中看到了一些属于梅斯维亚的影子——不是后来令人琢磨不透的联邦元帅,而是“枕戈”问世前后,那个隔三差五跑到研发部拉着人讨论问题的张扬少年。
往事历历在目,故人却已遍寻不及。
他们无言良久,终于潸然泪下,失声痛哭。
——
仲裁结果和减能耗技术开源,几乎是同一时间的事。
吃瓜群众等了将近一天,确实吃到了一个大瓜,大得他们差点儿被一口噎死。
他们没有裁判团对往事那么了解,但胜在人多势众,集思广益,虽然多花了很多功夫,好在捋出了一点来龙去脉。
“指挥官”本人并没将技术交给莱恩哈特,他是后来通过某些手段得到的不完整版,借此创立的公司。
本来依“指挥官”的声名,这完全可以被当成他有意藏私、提防唯一的学生的证据。
可偏偏拿到完整技术的宋连旌直接大方地把所有东西放到EatHub上,还是遵循了“指挥官”的意愿。
能直接把技术开源,“指挥官”有什么理由不告诉莱恩哈特?
最大的可能是,这项技术在他死前才真正成型,因此没对外公布。
而莱恩哈特通过不正当手段看到了半成品,对此念念不忘,才有了“不教他”的说法,最后拿到了未经完善的版本,也从没发觉不对。
真是天大的一出笑话。
这本来只是猜测,却在不久后得到了裁判团所有人的转发,立刻被侧面印证了。
又有人想到莱恩哈特在自传里反反复复提及,无数次表现出愧疚的“那个人”。如今一想,说得完全就是他的老师。
只能得到他技术的半成品所以心怀不满,靠着这份作品发家致富,名满天下,抱有崇敬的同时,又始终无法接受自己超越不了老师的现实。
旁观者难以理解他的愧疚从何而来,最终只能归结为一种扭曲的不甘与心虚。
联邦的新闻从来不少,但烧到莱恩哈特这种顶级富豪身上,还让他形象崩塌得如此彻底的,还是头一回。
观众吃瓜吃得不亦乐乎时,原本的帖子却突然加载不出来,点进去只剩下一片404,裁判团的号更是被封了个干净。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几乎同时出现的刺眼言论。
[“指挥官”是什么人?靠一个开源技术就能洗白了?]
[因为他恋栈权位、一意开战而死的人还不够多吗?如果不是在星网上,你们早被抓进治安署去了!]
[想不到,到了这个时候,他的支持者还能出来晃悠。]
这些话所列举的,其实是联邦对“指挥官”的普遍看法。
联邦对于“指挥官”最大的一项指控就是他为了坐稳自己的元帅之位,拒绝异种和谈,借战争发展自己的势力,是让深雨战争持续十余年的罪魁祸首。
这是大部分人从小便听过的话,早就盖棺定论。
但突如其来的删帖捂嘴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修理师群体,他们本来就对开创了整个领域的人态度偏中立。在宋连旌代“指挥官”公布减能耗技术后,对他的好感度更蹭蹭上涨。
这么重要的东西说开源就开源,他会是抱着权力不撒手的人?
虽然宋连旌说减能耗技术是基础,但它其实十分复杂,再天才的人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做完。
而根据时间线梳理,这项技术最有可能是深雨战争末期的成果。
在那时,异种深知自己一旦被打退到人类建立的防线以外,就再也没有机会接近仅剩的富饶星域,开启了疯狂反扑。
那是前线压力最大的时候,许多亲历者回忆起来时,都说当时他们几乎不眠不休,睁开眼就是新的战役。
而在这一整段时间里,“指挥官”几乎没有一个决策有所疏漏。
在这一点上,再恨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
他指挥过的战役至今仍是联邦军事学院的必修课,被无数人学习分析。而即便是后人复盘时,为了读懂局面,也需要阅读浩如烟海的资料。他们完全不敢想象,当时的“指挥官”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出仅有的正确的路来,背后又付出了多少时间。
一个人繁忙到这种程度,竟然还要挤出时间优化机甲能耗,想着让它为星球重建做出准备。
“指挥官”真的是个战争狂吗?
他们所挖掘出来的,分明与从小在联邦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
有生以来头一次,许多人面对那自己熟知的故事发出疑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