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70-180(第10/26页)

一己之力彻底封死了寒门学子、官员上升的通道。

    天下寒门之前有多崇拜仰慕这个人,之后便有多痛恨唾弃这个人。

    然对于大力支持改革,给大渊带来过蓬勃生机,给百姓带来过短暂希望的长公主,百姓只有敬慕。

    可今日,竟然有人宣称长公主是含冤而死,死于谋杀。

    怎能不令人震惊。

    连一直置身事外的韩莳芳都紧拧起眉,神情变得莫测。

    顾凌洲更是神色凝重。

    “今日是你母亲忌辰,你神志不清,出语疯癫,本辅不与你一般计较。”

    卫悯面色极度阴沉难看开口。

    “来人,立刻将他带下去,好生看管起来!”

    卫悯直接厉喝吩咐。

    人群已乱作一团。

    龚珍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立刻转身亲自去办。

    卫瑾瑜于混乱中大笑。

    “正因今日是我母亲忌辰,我才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她的冤屈。”

    “首辅大人如此迫不及待要封住我的嘴,是怕我说出什么?”

    “陛下。”

    卫瑾瑜直直望向天盛帝。

    “我母亲是含冤而死,您——究竟要不要为她伸冤?”

    少年眸中如淬了冰,寒冰凝成的利箭,直刺皇帝眼睛。

    天盛帝面孔雪白,看起来摇摇欲坠,似乎是难以接受这个说辞。

    就连督查院一众御史也看傻了眼。

    共事这么久,他们已经习惯了卫瑾瑜的离经叛道,却没有料到,卫瑾瑜会发出这般惊世之言。

    而另一侧,两拨人马正在无声对抗。

    一波是龚珍所率领的宫门守卫,一波是玄虎卫。

    宫门守卫欲往城门楼下拿人,竟被选玄虎卫拦住。

    龚珍怒问:“你们敢不执行首辅命令?”

    “玄虎卫素来只听从陛下命令。”

    裴行简强势接话。

    “陛下没有吩咐拿人,尔等岂能擅自行动。”

    “你——”

    龚珍怒不可遏。

    “陛下!”

    卫悯一双厉目沉沉看向皇帝。

    “长公主忌辰,何等严肃场合,陛下难道真要任由这个孽障在此胡言乱语,扰乱人心么?!”

    “不!”

    卫瑾瑜依旧盯着皇帝。

    “陛下与我母亲姐弟情深,若我母亲真是含冤而亡,陛下一定不会置之不理,一定会为她讨回公道,对不对?”

    一时,所有视线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皇帝摇晃片刻,慢慢握紧栏杆,最终以沉痛语气道:“瑾瑜,你思念母亲,朕可以理解,可长姐病逝,当时宫中的宫女太监都可以作证,你无凭无证,说出这等话,实在是对你母亲的大不敬。你该好好冷静冷静了!”

    “来人,将卫大人请下去!”

    皇帝闭目吩咐。

    卫瑾瑜目中毫无惧色,冷冷一扯唇角,抬眸往天上看去。

    几乎同时,忽有人惊呼:“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跟着抬眼望去,只见无数张写着血红字迹的纸张,自城门楼上方随风飘落下来,纷纷扬扬落得到处都是。

    有人官员直接被糊了一脸。

    围观人群也不顾官兵阻拦,争着去捡雪片般掉落在地的纸张。

    刘寒之和同行的学子自然也跟着去捡,唯许劭一动不动立在原地,用愈发复杂的神色望着那直挺挺立在宫门正中的少年。

    如白鹤一般的少年。

    不过瞬息功夫,人群便炸开了锅。

    “是一封供状,有签字的供状!”

    “这上面所写内容,当真是真的么?!”

    “怎会如此?!”

    “这也——这也太可怕了些。”

    此起彼伏的倒抽气声。

    议论声质问声四起。

    不少官员也已经捧着落到脸上的纸读了起来。

    只看了几行,便双手颤抖,露出触目惊心的表情。

    “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有没抢到纸的人急声问。

    于是有人颤颤答:“写、写长公主被人谋害而死,凶手是、是——”

    因为信息太过震惊可怕,念的人双手颤抖,根本不敢念出后面的内容。

    梁音上前一步,亦将血书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只看了一眼,本就雪白的面孔更加有破碎之态,竟直接站立不稳。

    “陛下。”

    卫瑾瑜再度开口。

    “此乃前任礼部尚书文尚亲手书写的供状,他招认,臣母,根本不是死于急病,亦不是死于天盛八年六月十六,而是死于天盛八年六月十一的夜里——被人以议事名义骗入凤阁内杀害。”

    少年用过于平静的语调,一字字,清晰地陈述着。

    每一字,都足以掀起惊风暴雨。

    便是此前一直对卫瑾瑜这个卫氏嫡孙持敌视态度的一干寒门学子,都震惊地看着血书上的内容。

    天盛八年六月十一,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

    可再往后推两日,天盛八年六月十三,却是朝野皆知且讳莫如深的日子。

    那便是登闻鼓事件发生之日,亦是卫晏死之日。

    世人皆以为,明睿长公主是在卫晏死后三日,天盛八年六月十六,忧思成疾而亡。

    而真正的事实竟然是——早在卫晏死前两日,天盛八年六月十一,长公主已经身亡么?!

    且是死于凤阁之中!

    这是何等令人震惊的事实!

    随着这可怖事实如沉水蛛网一般浮出水面,一些盘桓在这桩旧案中的疑点也再度浮现在人们心头。

    比如,以明睿长公主在朝在野的威望与声望,如何会眼睁睁地看着卫晏死于登闻鼓下,而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如果在登闻鼓事件发生时,长公主已先一步遇害,此事自然有了合理解释。

    “只是一封莫须有的供状而已,如何能断定不是伪造,而是文尚所书?”

    龚珍当先质问。

    然后就有礼部官员小声回道:“好像……确实是文尚书笔迹不假。”

    “文氏书法很有名,文尚书的字,我们都认得……”

    官员说完,才意识到气氛不对,吓得闭嘴。

    而此时此刻,不少人也终于回忆起,文尚在致仕回乡途中,身首异处,横死在沧浪亭之事。因为杀人手法极端,大理寺和刑部都断定为仇杀。

    “是你 !”

    “是你杀了文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